APP下载

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2015-01-02胡怀邦

全球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建设

胡怀邦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推动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需要深化多双边交流,加强顶层设计,密切各方务实合作,发挥金融特别是开发性金融的作用,为区域互联互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尽快启动实施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争取早日取得实效。

一、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构想

推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开创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开创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一带一路”战略国内段建设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主要经济区块的联系和整合,使广大中西部地区由 “内陆腹地”变成 “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国际段则将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大洋洲、非洲东部广大地区、欧洲南部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形成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东西连接、陆海一体的地缘空间格局。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构筑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主体框架,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形成了海陆统筹、东西相济、面向全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二)“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明显减弱,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中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凸显,迫切需要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将带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自由化、便利化和一体化;另一方面将推动国内低端制造业有序向境外梯度转移,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同时带动建筑工程以及高铁、电力、工程机械、电信等优势行业走出去,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一带一路”战略将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正能量。“一带一路”将搭建灵活开放的战略伙伴关系网络,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打通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之路,有助于中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等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二、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既是时代潮流,也是国际共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融合不断深化,以融通促合作,以合作谋互惠,以互惠求共赢,既是一国实现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地区乃至全球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顺应国际格局 “亚洲崛起”的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亚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区。在这种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拓展了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多层次互惠合作,为保持与维护中国战略机遇期、保障和平发展外部条件打牢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也必将成为亚洲崛起的有力支撑。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合作基础稳固

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开创了古代国际交流合作的成功模式。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具备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特别是过去10年中,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9%,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明显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总体年均增速。促合作、图共赢是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建 “一带一路”是一项符合国际社会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的伟大事业,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争取实现早期收获成果。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和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

“一带一路”覆盖区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沿途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但各自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很强,在农业、纺织、化工、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建设 “一带一路”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推动力,产生 “1+1>2”的叠加效应,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四)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与平台优势明显

近年来,中国先后与东盟、巴基斯坦等九个 “一带一路”沿线国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区协定,推动建立了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等多个多边合作机制,并开展了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多边金融务实合作。特别是近期中国提出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得到亚洲国家的广泛支持,也得到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积极参与。通过搭建多双边合作机制和平台,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信水平不断提升,对今后构建稳定的亚洲货币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都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沿线地区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部分国家政局不稳,民族、宗教矛盾由来已久,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一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投资贸易环境较差;国内在对外工作中还需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企业走出去存在一定盲目性和恶性竞争,等等。总体上看,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空前,挑战不少,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妥善应对,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打开 “一带一路”建设新局面,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国家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需要沿线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互利合作迈上新的历史高度。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步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通道等各方面,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也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规划先行,分层次、分步骤有序推进。通过规划明确目标,凝聚共识,提高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在重点区域规划方面,结合双多边合作经验,做好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规划、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规划、东盟区域合作、上合区域合作等经济走廊规划,深化区域多边多领域合作,实现“面”的布局。在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方面,做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战略规划,包括泛亚铁路、通讯骨干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经贸合作、产业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上合作等重点领域,实现 “线”的布局。在重点国别规划方面,循序渐进开展工作,制定逐年推进工作计划,有序开展与沿线有关国家的规划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实现 “点”的布局。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根据前期规划的成果,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与行业,按战略性、经济性、成熟度等维度,分期分批开发培育项目,建设 “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库,实现对 “一带一路”全部项目的统筹管理,推动规划落地。

(二)推动务实合作,抢抓时机,先行突破重大项目

分区域、产业梳理 “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亮点项目,根据 “五通”要求有针对性地对重大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在设施联通领域,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加强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优先打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在能源资源领域,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升级改造区域电网,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在加工制造业领域,以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和农业加工合作区为重点,积极支持境外经贸园区开发和建设。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以产业链整合和优化布局为重点,开发构造一批重大项目。在农业领域,以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大豆、棕榈、天然橡胶、棉花等农产品为重点,通过在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生产和国际流通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提高中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

(三)加强多方合作,推动形成银政企合力

充分发挥中国政府、银行、企业及智库等非官方组织的作用,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合力。政府做好政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对内加大统筹和协调服务力度,制定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蓝图,设立 “一带一路”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和地区发展协调机制,明晰沿线各省区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既发挥各部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避免 “一哄而上”和恶性竞争。对外建立各国政府间高层协调机制,突出政府搭台作用,避免企业走出去遭遇各种政策壁垒。

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按照市场规则守法诚信经营。企业要成为 “一带一路”的建设主体和支撑,在遵循市场驱动和商业化运作原则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平等开展经济金融合作。鼓励中国企业加大对 “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的投资力度,积极到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设立加工厂、制造基地、并购或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到资源富集国家和地区开展开采和深加工合作,通过企业的沿线布局,为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特别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减少一些沿线国家的疑虑,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公私合营模式 (PPP)、建设—经营—转让 (BOT)、私募股权投资 (PE)等方式参与投资。

金融机构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优化自身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投融资模式,提供股权融资、质押贷款、进出口信贷等业务品种,支持企业境外并购、产能转移和劳务输出。发挥好对外投资基金作用,支持企业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鼓励保险、社保、企业年金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通过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QDII)额度和范围、改善外汇管理等方式参与投资。大力发展贸易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与海外投资活动有关的人身和财产保险等,增加跨境产业、贸易和投资合作的安全性。特别是加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建设,投贷结合,为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完善区域内金融合作机制。近年来,区域内先后设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等双多边金融机构和合作机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区域投融资合作,放大资金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深化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是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加强与沿线各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态环保等公益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四)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开发性金融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形态。它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国家信用为依托,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以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模式,以中长期投融资为载体,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开发性金融为推进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开发性金融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开发性金融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很多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对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很大,但供给严重不足,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和经验缺乏的困境。据亚行估计,2010年—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投资8万亿美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另需要3000亿美元,资金缺口巨大。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和资金回收期限较长,像铁路、水电等项目回报期限长达30~50年,未来收益虽然稳定,但回报率比较低。这就决定了商业资金进入的积极性不高,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财政实力较弱,国内储蓄和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亟需引入外部资本,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以中长期投融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内开发性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凝聚起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合作共识,展现出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进入到务实推动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广阔,需要区域内众多主权开发性金融机构,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新型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世行、亚行等老牌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五)创新金融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积极开展项目融资、境外投资或承包贷款、出口买方信贷等传统金融业务,丰富国际并购与重组贷款、跨境现金管理等新业务品种,扩大信贷融资规模和服务范围;加强在汇兑、结算等领域合作,创新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和方式,推动金融服务升级;同时,进一步扩大境外发债规模,创新债券品种,充分利用直接融资为 “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加快海外战略布局,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支持境外业务多、有境外业务风险管理需求的银行机构在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督促其加强对境外业务的管理。鼓励中资银行机构加强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银团贷款、融资代理等业务合作,构建优势互补机制,提高与沿线国家金融一体化程度。

推行PPP模式,建立完善多元化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PPP模式近几十年间在欧美、澳大利亚和若干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对于缓解政府资金压力,提升建设、运营绩效,实现相关各国政府、社会资本、企业共赢多赢具有重要意义。PPP项目的推进,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出资,还需要信贷、投资、证券、租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因此,在推广PPP模式的政策措施中,应包含相关的融资激励机制,尽可能多地吸引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融资。许多国家都对PPP项目融资提供了政策支持,比如,日本、美国加大政府增信支持或提供低息贷款,法国允许项目法人经过批准后以承建设施向银行抵押融资,英国推出一系列短期担保计划,这些措施较好地促进了PPP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 “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世界经济低位不均衡复苏的发展态势和货币政策的日益分化,导致主要货币币值不稳,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资本流动更加无序,金融风险呈上升趋势,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比较而言,近年来人民币币值较为稳定,呈现缓慢升值态势,以中国超过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坚强后盾,人民币正在成为信用良好的硬通货,逐渐被周边乃至世界各国认可和接受。“加强货币流通”是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促进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也有利于中国和沿线各国有效避免汇率损失,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降低资金和交易成本,提高本地区经济、金融机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支持跨国并购、设立境外产业园区等领域。按照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会议上提出的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达1.25万亿美元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考虑通过适当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境外产业园区等形式,在转移产能、扩大市场、拓展渠道和高新技术合作等领域,开展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逐步改变当前对外投资以外币为主的局面。

推动境外人民币贷款,支持能源资源合作、优势产能输出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等。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资金需求较大,要积极推动境外人民币贷款,在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支持力度的同时,推动核电、通信、高铁、装备制造等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医疗、农业、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援助和信贷支持中,也可适度扩大人民币使用的范围和数量,增加人民币在当地的存量和流通,引导更多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形成产品流、资金流循环互动的良好局面。

推动货币互换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提高对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服务能力。在货币互换方面,加快推进双边货币互换谈判和协议签订,适时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提高货币互换使用效率。在人民币结算方面,不断升级双边本币结算协定,扩大本币结算贸易种类、贸易方式和结算地域范围,强化双边本币结算的配套支持,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为境外客户提供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

四、发挥开行在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力银行作用

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和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多年来积极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大力开拓国际合作业务,为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为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快速响应,在先期相关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发挥金融引擎和先导作用,全力服务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业发展、社会民生、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4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 “一带一路”国家融资支持项目超过400个,涉及能源、矿产、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农业等领域,承诺贷款超过1500亿美元,贷款余额约900亿美元。

在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相关国家经济金融合作中,开发银行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互利共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合作国的利益关切,以解决合作国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探索高效的合作共赢方式。二是坚持多方合作。加强银政企和同业合作,推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开展国际业务、促进多双边合作的合力。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主动构造和推动大型项目,同时通过规划把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各方同向同力。四是坚持重点突出。以经济外交、能源资源、中资企业走出去为三大战略重点,统筹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开展国际合作业务。五是坚持市场化运作。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构造项目信用结构,把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和创新模式规避风险。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明确了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和相关政策支持、制度安排,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开发银行寄予厚望。开发银行将秉承 “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宗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长期积累的中长期投融资和国际业务经验和优势,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性机构密切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多双边合作项目需求,以开发性金融更好地促进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

深化银政合作,确保政策沟通。对外,围绕国家外交重点和对外合作布局,推动战略意义重大、前期条件成熟、工作基础扎实的合作项目列入高访成果,促进多双边政府间合作机制建设,为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对内与相关部委建立多层次沟通合作机制,深入研究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配套实施措施,落实支持政策。做好与国家 “一带一路”规划对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国别规划等方面抓好落实,高效开展工作。同时,加强金融同业交流,特别是与亚投行、金砖银行和丝路基金做好业务对接,加强在项目规划开发、金融创新、投融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中国开展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搭建重要的金融平台。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设施联通。紧密围绕 “一带一路”建设、能源资源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装备制造出口等国家战略,积极开展东南亚通道、中亚运输通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油气、核电、高铁、装备、港口、园区等领域,支持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支持中资企业通过设备出口、工程承包、投资等方式参与合作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有效支持中资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又为所在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完善 “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储备库,发挥开行驻外工作组贴近项目的优势,与合作国加强联系,做好对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及境外战略客户的服务及关系维护,主动构造和推动一批经济效益好、风险可控的项目。

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助力贸易畅通。充分发挥开行 “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利用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等专业化子公司,以及中非、中葡、中法、中瑞(士)、中德、中希、中墨、中拉 (丁美洲)、中阿 (联酋)等对外基金,加大金融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拓展相互投资新领域、树立投资合作新典范。坚持双边与多边合作相结合、贷款与投资相结合、重大项目与民生项目相结合,加强与区域、次区域金融机构以及合作国中央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主力商业银行等的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财务顾问、离岸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等业务,为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货币流通。多年来,开发银行通过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开发跨境支付信息系统等方式,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开发银行将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充分利用上合、东盟等业务开展较为深入的地区,依托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重点项目,发挥在上合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等多边框架中的影响力,大力推动人民币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融资使用。同时,充分发挥债券银行优势和香港分行的区位优势,以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为桥梁,引领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

支持民生发展和人文交流,服务民心相通。结合所在国资源禀赋,积极支持当地产业项目及工业园区开发,支持农业、林业、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发展,有效提升实体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坚持推行 “绿色信贷”,注重项目社会效益,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重要原则和约束边界,促进多方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多双边交流,适度扩大开行奖学金支持力度,支持沿线国家优秀青年来华学习,培养多双边合作急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宣介中国改革开放经验,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消除外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疑虑、提升各国对 “一带一路”建设的认同,为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国家人民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