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02姜建清
姜建清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步伐,把握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带来的战略机遇,稳步加快国际化经营脚步,努力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书写了 “扬帆出海”的精彩篇章。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与世界融合进一步加快,“走出去”国家战略全面形成,“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实施,中国正由吸引投资国向对外投资国转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这为中国银行业深化 “走出去”经营创造了更多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利用当前各种内外部有利因素,推动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纵深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值得认真思考。
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与银行业 “走出去”
(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要求中国银行业服务全球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连续30多年平均9.5%以上的高速增长,并不断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大潮。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达到63.6万亿元,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中国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3万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6%,高于同期中国GDP和全球贸易增速,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由1978年不足1%提高至2014年的12.2%,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并于2013年取代了美国占据半个多世纪的全球最大贸易国地位,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如果使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 (一国进出口总额/GDP)来评价经济的开放程度,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年中国为50%,高于美国的30%和日本的35%,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14年在跨境投资方面,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国;完成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伴随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大量企业、机构和个人 “引进来,走出去”。截至2013年末,中国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4.6万户,投资总额3.5万亿美元;有2.5万家 “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66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员工总数达到196.7万人。①商 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4年。全球的华人华侨数量超过5000万。②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2011年。同时,2014年中国吸引入境过夜游客5562万人,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超过1亿,达到1.07亿人次,占全球出境游人数比例超过10%。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融合,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互联互通,海量的商品、服务、信息、资金及各类金融资产在中国与全球间转移和配置,其中蕴含海量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是经济的命脉,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银行服务全球化。中国的银行最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金融服务需求加速广布全球,要求中国拥有与大国经济地位匹配的全球性银行,要求中国银行业加快 “走出去”拥有更强的全球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
(二)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可以实现多重目标
第一,跟随客户步伐,强化合作关系。银行业是服务业,需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持续、紧密的服务维护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带来银行客户和服务需求在中国与全球不同区域更广范围的双向流动,需要银行能够相伴相随,才能保持和巩固对客户的合作关系。相比其他行业,银行业跟随本土客户 “走出去”,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区域服务的动力更为强烈;同时,更好地服务 “引进来”的客户,促进内外联动,也需要有更强的全球服务能力。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不仅可以获得客户的境外业务机会,将境内的客户和业务优势向海外延伸,还能通过内外联动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业务促进和相互转化,进一步扩大与 “走出去”和 “引进来”客户的合作范围,挖掘并提升客户价值,获得国际化经营协同效应。对大型银行来说,如果不跟随客户 “走出去”,面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全球性银行的激烈竞争,不但不能把握新机会,现有的境内业务优势也会慢慢丢失。
第二,全球配置资源,提升经营回报。银行 “走出去”,一方面可以获得海外的客户与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扩大业务收入;另一方面,进入全球市场使银行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自己的价值链,可以获取来源更广、成本更低的资金和选择更多、回报更高的服务及投资机会,利用不同市场在利率、汇率、风险、监管规则、税收等方面的差异,更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管理风险、捕捉机会,提高经营回报。
第三,分散金融风险,抵御经济周期。稳健经营是打造银行业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门,有效管理风险是银行基业长青的关键,分散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全球经济已经高度一体化,但各国仍有不同的经济和金融周期。业务集中在某一区域的银行尽管可以获得特定市场在繁荣时期的高速增长,但经济走势一旦逆转,摆脱困局走出泥潭的难度会很大。银行通过全球业务布局,可以分散不同市场的风险,尽可能熨平周期波动,提升抵御经济周期的能力。
第四,加快全球接轨,提升竞争能力。金融业是高度连通的行业,各国的金融市场紧密连接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资金、价格、风险、信息在不同国家之间快速流动和转移,来自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广泛竞争。大型商业银行如果不能 “走出去”,只局限在一定区域的市场经营,是难以培养真正的实力同来自全球的银行展开竞争的。中国大型银行 “走出去”,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竞争、熟悉市场规则、加快接轨步伐、获得宝贵人才,并通过竞争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银行。
第五,增强国际影响,提升全球地位。实力决定参与能力,参与才有贡献,贡献决定地位。银行只有自身实力强大,勇敢 “走出去”,才能在全球金融市场享有话语权。中国银行业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全球得到的认可度不够,通过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升和 “走出去”的快速发展,全球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改善。中国银行业通过 “走出去”经营,参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业务,可以逐渐提升自身在这些市场上的影响力;通过在更多国家开展经营,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和监管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了解;通过稳健经营和优异回报,可以获得更多认可,从而有机会影响世界的金融监管规则和标准,进而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
(三)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并支持经济。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既能获得自身更好发展,也可以反过来推动和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助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
第一,贯彻国家战略,引领企业 “走出去”。推动企业 “走出去”是近年来国家层面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企业到海外经营,无论是投资设厂,还是跨国并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金融服务。当前阶段,中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期,作为新进入者和外来者,国外银行对中国 “走出去”企业不熟悉、不了解,获得其金融支持的难度比较大。中国银行业主动跟随和引领客户 “走出去”,利用企业国内资产撬动海外金融杠杆,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金融服务需求,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世界资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走出去”企业在对外投资和开展并购过程中所需资金的80%~90%均来源于中国的银行机构。①世界资源研究所:《十张图帮你读懂中国对外投资》,2014年。通过提供高效的外汇兑换、跨境支付、贸易融资、跨境投资等服务,中国银行业可以为 “走出去”企业提供境外经营所需全方位金融服务,并通过自身 “走出去”的示范引领效应,加快企业 “走出去”步伐。
第二,服务海外客户,助力中国对外开放。在跟随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同时,银行国际化经营还获得了海外客户,可以帮助其开展中国相关业务,促进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并通过引导境外优质客户 “走进来”,发挥金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实现中国经济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
第三,反哺境内业务,服务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化发展将使中国银行业广泛接触全球的资金、信息、科技和人才等资源,增强银行的资源获取和运用能力,提升经营实力。通过全球业务布局,可以获取全球市场更丰富的金融服务资源,特别是资金和管理经验,反哺境内业务,服务中国经济发展。
第四,业务引领示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利用自身人民币资源和客户基础,中国的银行可以向全球客户提供跨境结算、贸易融资、人民币发债、跨境贷款、跨境投资、货币直兑、资产托管等人民币业务产品,推动更多国家的央行、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企业和个人使用并持有人民币。中国银行业通过在各个国家建设海外人民币清算行,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更加便利人民币在全球的流通和持有,提升支付与清算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第五,积极参与、促进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业是中国 “走出去”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走出去”过程中可以利用品牌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发挥引领作用,深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工商银行作为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和中墨企业家高级别工作组的中方主席单位,参与了中国与德国、墨西哥经济金融合作多项工作,为中国企业争取了政府间多项有利措施和政策支持,促成企业更多合作项目。
二、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进展与主要经验
(一)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主要历程
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以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现代银行开始 “走出去”经营探索。中国银行1917年在香港设立中国银行业在大陆地区以外的首家机构,1929年又在伦敦设立中国银行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先后在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设立分支机构,高峰时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旧中国早期的四大银行之一和发钞行,创建之初就走出国门,在香港、印度、菲律宾和印尼等地设立机构。在这一期间,中国银行业到海外经营主要服务于当时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和抗日战争期间金融服务需要。
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05年中国大型银行股改上市之前。这一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主要集中于境内经营;改革开放之后,以服务新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为目标,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陆续 “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起步和探索。其中,1979年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银行业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分行。随后,中国银行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以及赞比亚、匈牙利、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工商银行于1992年开始国际化经营,迅速起步,先后进入新加坡、哈萨克斯坦、香港、韩国、日本、卢森堡、德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建设银行1991年在英国伦敦设立第一家境外机构,随后陆续进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市场。交通银行1989年在美国纽约设立代表处,并开始在中国周边地区拓展。
第三阶段,从2005年四大行相继股改上市至今。中国银行业实力大幅提升,主要中资银行纷纷加快 “走出去”。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加速发力,通过自主申设和战略收购并举的方式拓展经营网络,迅速进入欧美等发达市场和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基本建成全球服务网络。在此期间,工商银行完成对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区域31个国家及地区的布局,并通过战略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进入非洲市场,全球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中国银行深化欧洲市场机构布局,相继在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瑞典、波兰等国家成立分行,在中东和非洲设立机构,并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建设银行加快在亚太和欧洲市场拓展,收购美国银行 (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和巴西BIC银行;农业银行在新加坡和香港设立分行,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代表处;交通银行在亚洲和欧洲部分国家增设了机构。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型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国际化发展,招商、民生、浦发、光大、中信、兴业六家银行均在香港开设分行,招商银行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民生银行收购了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浦发银行设立了伦敦代表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和工作组等方式跟随中国企业 “走出去”步伐,对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资源采购等业务提供金融支持等等。
截至2013年底,18家中国的银行共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27家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达到1.2万亿美元。其中,五大银行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业中占比超过90%,工商银行覆盖了40个国家和地区①截至2015年3月末,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境外机构直接覆盖国家及地区均分别为42个和41个。,并通过战略持股南非标准银行覆盖非洲18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银行业中网络布局最广。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覆盖的国家及地区分别为40个、15个、11个和11个。
(二)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实践
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起步虽然不算早,但发展很快,从1992年在新加坡设立首家境外机构到目前基本完成全球布局,成长为全球性大型银行,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之前的起步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 “南巡”讲话后,工商银行顺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境外机构新加坡代表处,并随后相继进入香港、韩国、日本、卢森堡、德国等市场。这一阶段主要依靠自主申设的方式拓展海外经营网络。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的稳步布局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程全面加快,工商银行顺应中国经济全球化和企业 “走出去”趋势,把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有利时机,提出 “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经营战略,国际化发展开始提速,同时逐步开展海外并购。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代表性案例主要由工商银行完成。例如,工商银行先后多次对港资银行和欧资银行进行并购整合,打造了在港的旗舰机构工银亚洲,成为中国银行业境外资本运作第一案。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的快速拓展阶段。依托股改上市后整体实力的提升,工商银行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准入放宽机遇和并购机遇增多的趋势,积极稳妥地实施自主申设和战略并购并举策略,实现海外机构布局和业务发展的大跨越。在此期间,工商银行通过申设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十余项成功海外并购,引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主要包括:收购印尼Halim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首次跨国并购,入股南非标准银行成为中国金融业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收购澳门诚兴银行成为当地最大本土银行,收购泰国ACL银行成为首次上市银行要约收购,收购东亚银行 (加拿大)突破加拿大市场,收购东亚银行 (美国)实现中国银行业在美国零售业务的破冰之举,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首次收购国外主流商业银行,收购标银公众公司成为首家收购专业交易金融机构的中国银行业。
经过20多年发展,工商银行的全球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境外综合化服务平台日益完善,战略协同效应不断显现,境外机构价值贡献持续提升。截至2014年末,工商银行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38家境外分支机构,是覆盖国家范围最广的中国的银行。境外总资产规模达到2668亿美元,在全集团占比接近8%,实现净利润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41%。如果把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作为一家独立银行来比照,总资产可以排到全球银行业的第98位,相当于美国的道富银行;利润可以排在第77位,相当于瑞士信贷集团;总体上已经可以进入全球银行业的百强榜单。经过20多年的国际化经营实践,工商银行基本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道路,那就是 “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兼顾、自主申设与战略收购并举、内外联动和本地化经营并重、市场分类与一行一策差异化发展”。
(三)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经验
第一,国际化发展要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相匹配。这是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尽管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实力大幅提升,但客观地说,在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外资银行领地,与其竞争海外市场客户并不容易。在这方面,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成为中国银行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坚实保障和最强大动力,“走出去”和 “引进来”的企业与个人是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发展最有优势的客户,与中国市场相关联的业务是中国银行业最具优势的业务领域。紧跟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是中国银行业海外经营应当坚守的基本前提,是中国银行业切入海外市场的立足之本。
第二,探索并坚持适合自身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很多年来,中国金融界曾经把不少国外银行的经营模式作为自身国际化道路的效仿对象,比如花旗银行的综合经营、德意志银行的商行变投行、汇丰银行的全球化发展、渣打银行的新兴市场战略,有些银行因国际金融危机遭受重创之后又提倡学习富国银行的零售业务策略等等。但回顾这些大型跨国银行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其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经济实力和自身竞争优势密切相关的,不同银行的不同发展路径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并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唯一模式,简单照搬未必能够成功。中国银行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背景、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客户基础、科技实力等,探索并坚持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即便都是中国的银行,国际化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不能简单仿效。
第三,坚持稳健审慎的发展战略。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经营伴随很多风险。在成熟市场,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监管;在新兴市场,需要面对可能并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相对波动更大的经济环境。同时,国际化经营使得中国银行业与全球市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更容易受到全球市场和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如果管理不慎,容易放大经营风险。这要求商业银行在 “扬帆出海”的过程中必须以审慎、稳健为前提,明确战略目标,既不进入高风险市场,也不从事高风险业务,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避免不同国家、不同业务、不同客户之间的风险感染。
第四,申设与并购方式相结合拓展经营网络。中国银行业在拓展海外经营网络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不同市场的准入要求和时机,可以选择申设和并购相结合的方式。申设和并购各有利弊:申设从无到有,初期拓展难度较大,但没有历史负担;并购可以快速拓展经营网络、突破目标市场、丰富业务领域,但面临整合难题。申设与并购结合,灵活把握,可使中国银行业根据不同市场特性和时间窗口,合理把握 “走出去”节奏,提高国际化成效。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覆盖的41个国家和地区中,通过申设进入的有34个,通过并购进入的有7个。工商银行坚持 “战略协同、风险可控、价格合理、整合便利”的并购原则,截至目前,已完成或正在审批中的并购共17次,已完成的15项都获得了成功,通过并购形成的子公司资产和利润占工商银行全部海外机构的比例已超过70%。
第五,努力推进内外联动和集团一体化发展。母行是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强大源动力,如果不能与母行联动发展,境外机构很容易成为海外的城市信用社和信息孤岛,既无法有效服务 “走出去”企业,也无法在当地获得长足发展。中国银行业在 “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利用好母行的整体优势,构建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的一体化集团管理体制和机制,统筹资源形成集团合力,推动国际化发展取得成功。
三、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深化 “走出去”的若干思考
(一)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的新机遇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宣布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迈入了更高级、更复杂、更合理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走进新常态,需要更好地处理与世界的关系,需要中国企业以更大的视野放眼全球,主动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和技术,加大对外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新常态下,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将由吸引投资国转向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市场拥有更多机会,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多 “走出去”的服务需求。从全球跨国银行发展历史看,一国银行想要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借助当时有利的政治、经济和金融机遇。从历史上看,当今世界领先的大型银行,主要是成功抓住了母国殖民地扩张、欧洲美元市场形成和石油美元兴起这三大历史阶段,顺势 “走出去”,形成了现在的跨国银行格局。今天中国经济的强大和新常态、以 “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企业主动对外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银行业站在了重要的历史关口。
第一,中国与全球经济差异化、渐进式再平衡给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发展背景。一方面,中国正在经历从全球经济参与者到主动推动者的 “转身”。中国经济更主动、全面地融入全球,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外汇储备和外商投资额全球第一,对外投资额世界第三,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速处于全球上游水平且趋势稳健。国内的庞大需求和供给能力,从原来主要支持资金、产品、服务、技术、人才和生产方式大量引进,逐步转向支持贸易、企业、产能、资本和人民币日益走向世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引擎地位正在不断显现和强化。另一方面,主要经济体面临多级分化的再平衡。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各主要经济体政府推动发展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会更强,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没有变。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和能源革命蓄势待发,新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加快,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竞争升级,政治、经济、金融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旧的秩序不断被挑战和打破,新的秩序仍在形成过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市场表现和话语权在持续增强。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发展背景、更加丰富的业务选择空间。
第二,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提供了丰富业务机会。以 “一带一路”为主轴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开启中国经济金融走向世界的崭新篇章。“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辐射范围广阔,既是国内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走向世界、开创区域合作、开启南南合作新模式的关键抓手,将显著支持中国库存、产能、资本和劳动力的输出。各类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动将不断掀起高潮,为金融跟随和服务、引领企业 “走出去”提供广阔业务空间。目前,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三倍以上,跨境贸易增长潜力更是巨大。国家层面已为金融支持 “走出去”、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出台了众多配套政策,并在不断深化,核心是简化审批手续便利 “走出去”、拓宽融资渠道助力 “走出去”和健全政策体系服务 “走出去”。同时,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区和深圳前海金融实验区的相继设立,正进一步加快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这些都将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重要战略机遇,预计在各类贸易金融服务、高铁、机电设备、电信、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中国投资等优势产业、产能、资本出口关联的项目融资、投行、托管服务,以及相关的个人金融、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众多方面蕴含丰富业务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将推动境内外机构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联动,并发挥广泛的辐射作用,促进境外业务和境内国际业务的深度融合,拉动众多产品线,成为突破中国银行业联动瓶颈的重要抓手和利润的新增长极。
第三,开启了服务劳动密集型企业 “走出去”经营的巨大市场。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附加值不断提高。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将发生明显变化,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加快 “走出去”经营步伐,利用发展中国家成本更低的劳动力进行跨国经营。同时,数十年经营发展已使中国许多企业逐渐积累了竞争优势,具备实力由目前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升级,把品牌、研发和营销环节留在国内,而将加工环节转移到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从英国、美国、欧洲国家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这样,大量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海外转移,在全球重新布局自己的价值链,将为中国银行业跟随客户、发展海外业务创造巨大市场。
第四,迎来了服务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众多机会。中国经济向效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内生自我发展和外部资源获取需要并重。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不少企业经营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发展困难,也欢迎来自中国的资本和市场需求帮助其脱困。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源,并通过与不断壮大的国内市场进行嫁接,一方面激发新企业经营活力获得并购财务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引入国内,推动加快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近五年来,中国的海外并购增长了五倍,这为中国银行业提供海外并购、投行和融资服务创造了充沛的业务机会。特别是,目前以领先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部分中资企业正在推进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战略,加快全球并购步伐并取得成功。这背后有中国银行业众多的金融服务支持。
第五,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为银行业提升贸易金融服务能力创造了新空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 “两头在外”贸易模式,导致中国产业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加剧、货币超发、外汇储备积累过多、更容易受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等多方面问题,难以延续。新常态下,中国的国际贸易将由出口为主转向出口与进口并重,出口结构更多地转向大型装备和机电、大型工程承包和服务贸易等高技术含量及具有新比较优势的产业,进口结构转向技术和资本含量更高的大型设备与战略性资源,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这将为中国银行业抓住跨境客户国际贸易链条的两端,深化内外联动,以内促外拓展海外客户与业务机会,以外带内提升全球贸易金融服务能力带来新的机遇。
第六,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舞台创造了强大动力。自2009年国家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飞速发展,从跨境贸易向跨境投融资、从结算货币向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不断拓展演进。截至2014年底,全球超过98%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了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七大储备货币和第九大外汇市场交易货币,境外人民币存款总量超过2.5万亿元。历史上,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为美资银行进入欧洲、站稳脚跟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国际金融舞台的大门向中国银行业敞开。与国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在人民币业务方面拥有天然的资金、客户、产品和定价优势,中国企业 “走出去”将使人民币在更多区域、更广范围内得到使用,中国银行业将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迎来 “走出去”经营的新局面。目前,人民币业务既已成为不少中国银行业境外机构的重要利润来源,也通过内外联动拉动境内客户营销和众多业务发展,未来空间更为广阔。
第七,中国银行业自身 “走出去”面临更为有利的开放条件。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中国银行业到海外经营、开设机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更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例如,工商银行纽约分行从1997年开始递交申请,一直未获批准,直到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希望更多有实力的银行加入共同抵御危机之后才获得批准,前后历时11年;工商银行在阿联酋的机构是当地20多年来第一家来自非海湾地区国家的银行;在工商银行进入马来西亚之前,该国十多年都没有向任何一家外资银行发放牌照。当前,经过数年努力,许多国家仍未实现经济完全复苏,加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大量资本从新兴市场撤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愿意吸引中国的银行和企业进入,帮助其恢复经济增长,这为中国银行业顺势进入更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提供了宝贵契机。
(二)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的新挑战
第一,“走出去”经营的经济和政治风险加剧。目前,全球不同国家经济走势分化明显。美国经济呈现企稳复苏态势,逐步退出QE;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依然乏力,仍在加大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面临困难增多。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不同走向,相互效应叠加,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震荡。与此同时,去年以来,中东变局、伊斯兰国兴起、卢布贬值、乌克兰危机、泰国政治动荡、越南反华游行、菲律宾南海争端等地缘政治风险频频发生,世界政治格局可能进入冲突加剧期,会加大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的经营风险。
第二,“走出去”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管理压力。新常态下国内与全球经济加速深度融合,境内外机构业务联动往来密切,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和隐蔽性不断增强。信用风险方面,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融资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客户信用风险的跨区域、跨条线传导速度加快,境内不良率抬头使得境外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同样面临考验;市场风险方面,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剧烈波动,既增加了资产负债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也给并购整合、境外交易、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造成困难;国别风险方面,政治经济金融联动日益密切,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带来的区域风险日益复杂,对境外机构本地经营可能产生冲击。
第三,全球监管日趋严格制约 “走出去”发展。资本要求方面,《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一系列宏观审慎监管规则陆续落地,银行业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和杠杆率监管要求,中国一些大型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GSIFI)后又需要满足额外的资本金要求。流动性方面,大部分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机构获取本地资金能力较弱,短借长贷,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较高,在美国退出QE的情况下流动性水平更为趋紧,流动性覆盖率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监管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反洗钱和合规监管方面,境外监管主体越来越多,监管法规日益繁杂,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的监管日益严格。2014年欧美各大银行支付的罚款总额高达650亿美元,较2013年提高了40%,境外经营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及监管红线。《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等新规实施,迫使境外机构改造业务系统和流程,国际化经营的准入壁垒、合规门槛和运营成本显著提高,有些监管机构还提出了人员、系统等本地化要求。未来,随着中国银行业境外业务规模、种类及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还可能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
(三)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打造境外网络布局,推动差异化经营。要根据发展战略与竞争优势,制定适合自身的海外网络布局和差异化经营战略。在目标区域方面,可以重点覆盖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交往密切、双方贸易与投资活跃的国家,着力拓展亚太等中国周边高成长地区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适时进入欧美发达金融市场。在网络建设方面,对于国际化发展刚刚起步的中国银行业,可以选择从中国周边市场试水,逐步向更多区域拓展。对于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已经进入较多市场的中国的银行,可以在前期设立机构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加快建设二、三级机构,有效延伸经营网络,从铺设机构转向提升境外经营价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自主申设和战略并购并举,特别是通过并购增强境外机构整体经营实力和产品线经营能力。在机构管理方面,可以按照不同国家战略地位、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类别,实施差异化经营,对不同机构配套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和资源支持。
第二,全面构建 “走出去”金融服务体系。“走出去”业务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海外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市场。要搭建集融资、跨境结算、交易、信息咨询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机构网络、产品线、科技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满足为 “走出去”客户提供优质全球服务的要求。要加大对高铁、核电、港口、公路、电力等国内优势和富余产能企业的金融支持,推进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与国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在风险可控、商业自主的基础上对重点客户、重大项目加大支持力度。要积极探索以境外股权、资产等为抵押提供项目贷款和并购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和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要主动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发起人的新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通过 “股权+债权”的模式撬动业务发展。要加强上下游客户拓展与业务营销,通过 “走出去”业务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营销和银行相关产品线与中间业务发展。
第三,深入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跨境人民币是中国银行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最具优势的业务领域,中国银行业要努力实现在全球主要市场人民币业务的领先优势,并以人民币业务为突破口推进境外其他业务的发展。要建立集团联动发展机制,打造核心产品线的竞争力,重点加强结算清算、跨境贷款、资金交易、资产管理、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 (RQFII)、沪港通等关键业务的发展。要加强对重点客户的拓展,在与 “走出去”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优先推荐使用人民币开展海外投资。积极建设海外人民币清算行,同时依托国内自贸区和试验区平台实现内外联动,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创新能力。
第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核心产品线。依托中国业务优势,着力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产品和业务。一是提升批发类融资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提升在全球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跨境并购、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批发银行业务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竞争者。二是打造全球金融市场和商品业务的交易产品线。提升利率、汇率、信用和股权交易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大宗商品、贵金属、原油等商品交易业务,努力建立完备的全球交易产品线,形成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跨市场交易能力。三是在海外零售业务中取得突破。全面服务庞大的海外华人华侨群体和不断增长的中国海外移民客户,紧跟其海外置业、出国留学及在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加强跨境汇款、跨境理财、境外房屋按揭和个人境外投资业务的发展,努力成为在华人集中区域具备影响力的本土化零售银行。四是加强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线发展。充分利用境内自贸区和试验区的政策空间及境外机构的资产管理平台,发挥境内的产品创新能力,抓住境内境外市场的不同盈利机会,整合在岸离岸两个市场,打造辐射境内外、跨领域、跨市场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模式。
第五,依托集团优势,加强联动发展。要着力解决联动动力问题,建立业务分润机制,搭建全球统一的科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运转高效、配合顺畅的集团内外联动发展模式,激发全集团的整体作战能力,从而能够发挥母行的实力和资源优势,迅速捕捉全球各个角落的信息与机会,有效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海外业务的顺利发展和境内外业务的协同配合,全面提升国际化经营的竞争力。
(四)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值得深入思考的若干问题
第一,如何增强本土化发展能力,从 “走出去”到 “走进去”。依托中国业务是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初期阶段能够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础,但要赢得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进入当地主流市场,必须要增强本土化发展能力,要有较高比例的本地客户和业务。国内业务持续高速发展让中国一些大型银行拥有了跨国经营的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硬实力,但要成为真正的跨国银行,需要培养软实力,要有效开展跨文化沟通与管理,主动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获得所在国和地区的客户及监管机构等群体认可,努力从“走出去”变为 “走进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在营销推动、资源投入、文化融合等众多方面努力。
第二,如何通过 “走出去”经营更好地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中心目标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实现从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持的集约型增长。从产业角度看,劳动密集性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需要向外转移以推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和服务业企业需要通过开展跨境并购获得先进技术和品牌,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率。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中国需要优化贸易结构、加大对外投资、提高海外投资收入,扭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失衡局面给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走出 “以高成本输入资本,以低回报输出资本”和 “美元陷阱”对中国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福利损失。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要时刻关注并服务于中国经济的转型目标。
第三,如何发挥银行优势帮助 “走出去”企业海外发展。整体上看,中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国际化发展的初期,尚未积累起全面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竞争力、人才和管理模式。中国银行业 “走出去”的时间更早、经验更丰富、覆盖的区域更广、对国际规则的掌握也更全面,要发挥自身优势,不仅要为 “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也要提供信息和商业支持,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开展海外经营。历史上,西方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就曾有西方的投资银行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现在,中国的银行亦要发挥网络广泛、信息灵通、科技领先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桥梁和耳目。
第四,如何平衡支持企业 “走出去”和控制风险。中国经济多年的增长让许多国内企业拥有了对外投资的资金与实力,在国家 “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跃跃欲试,希望 “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在众多合作对象中,中国银行业要坚持商业原则,保持理性和冷静的头脑,审慎决策,做好平衡。既要支持优势企业 “走出去”,也要合理把握支持对象,既控制自身风险,也帮助企业理性决策,防止盲目扩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要注重 “走出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跨国经营能力和投资项目与中国经济的关联性,引导中资企业理性参与,避免重蹈日本企业曾经的海外投资覆辙。同时,既要与产能输出、基础设施和劳动密集型等中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企业合作,更要支持中国已涌现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技术、通讯、互联网、金融、文化、旅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支持中国元素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中国登上世界经济舞台中心为中国银行业崛起提供了坚实支撑,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和随后的更高质量经济新常态、企业加速 “走出去”等为中国的银行成长为优秀的国际性银行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中国银行业过往 “走出去”的成绩斐然,经验弥足珍贵,展望未来,前景更加广阔。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关口,中国的银行需要更准确判断未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当前内外部各种有利因素,不断提升竞争实力,推动国际化经营纵深发展,既将自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银行,也更好地服务中国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