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015-01-02苏永强

金融经济 2015年16期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苏永强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山东 济南 250001)

现阶段,我国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将洗钱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规范化、系统化工程,不管是在风险管理架构、风险评估环节,还是在风险监测以及风险应对等环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和缺陷。

1.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风险管理架构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整体上的风险管理架构仍然算是合规管理,主要围绕着规避违规风险的层面上制定反洗钱的相关工作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并没有注重如何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客户监测、交易等方面。导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的风险控制政策目标有所偏离。很多金融机构制定风险控制目标时,仅仅关注反洗钱工作的合规性,并没有意识到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②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全面认识洗钱风险,也没有正确的引导员工。目前很多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控制反洗钱风险的重点在于反洗钱违规风险的规避方面,工作指导方向远远偏离了洗钱风险管理。③反洗钱制度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很难跟上业务发展步伐。银行机构(除开商业银行外)往往更新反洗钱内控制度或者具体操作流程的速度比较慢,尤其是地方法人机构的反洗钱制度严重和其业务发展脱节,有的金融机构当前采用的客户身份制度仍然是2007版,这样很多新产品、新业务无法及时纳入到洗钱监测以及洗钱风险控制的范畴内。④并未合理规划反洗钱资源配置。目前,很少银行业金融机构会专门安排专业人员或者专门的团队跟进反洗钱工作,大多数都是由内设部门人员以兼职身份工作,同时也会常常变动岗位、部门,这样非常不利于顺利开展反洗钱工作。

1.2 反洗钱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方面的问题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是反洗钱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这两个环节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识别以及测量工具比较缺乏。目前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没有建立客户风险识别、风险测量、产品风险敞口识别、高风险业务风险敞口识别的统计工具,而且也没有实际受益人识别的统计工具。②产品风险评估机制欠缺。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没有严格根据《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中提出的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产品风险评估机制。③客户风险评估指标设计欠缺。目前,金融机构没有根据相关的要求对客户风险评估制定综合评估指标,客户风险评估和管理缺乏系统化、动态化。

1.3 风险监测现状及问题

目前,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没有在核心业务系统纳入反洗钱以及反恐怖融资黑名单,没有设置相应的业务触发点,也无法实时更新反恐怖以及反洗钱的融资监控名单。同时,金融机构并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本级以及分支机构内部的审计监督工作停留于表面,并没有达到真正有效的风险控制目标。其次,目前金融机构没有持续调查客户的辅助工具,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客户身份持续识别工作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对于一些可疑交易并没有制定综合的监测系统,这样可能会遗漏很多大的可疑风险隐患。

1.4 应对风险状况以及问题

在风险应对环节,很多金融机构没有制定科学的高风险业务管控措施,出现高风险业务,或者是高风险客户进行异常交易的情况下,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性机构并没有制定追溯、审查、分析典型案例的制度,没有深入查找自身的风险控制漏洞,总结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这样很难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消化能力以及风险对抗能力。其次,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发生自身案件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

2.进一步优化、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积极转变风险管理观念,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想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工作,金融机构相关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金融机构管理团队首先应该积极转变对于反洗钱的工作理念,树立一种正确的洗钱风险意识,明确反洗钱工作的主要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到反洗钱风险管理工作中。其次,应该在本机构合规文化建设中,加入反洗钱风险管理,使员工们能够立足于合规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反洗钱风险识别、风险管控力度。

2.2 增加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成本,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架构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根据《指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全面、认真落实风险管理框架中提出的工作制度以及相应的反洗钱操作规程,能够综合、全面、客观的评估客户风险、产品风险以及业务风险,更准确的识别出风险。同时,应该进一步优化、完善反洗钱技术手段,增加对于反洗钱工作技术的辅助系统成本投入,根据机构反洗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反洗钱分析监测系统,配置完善的风险识别工具、测量工具以及统计工具,不断增强机构监测、分析高风险客户以及高风险业务的能力。其次,反洗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机构接受风险能力、当前技术手段、客户市场拓展以及产品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如果机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安排专业人员或者工作团队推广反洗钱工作。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增强风险识别与监测能力

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意识、执行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反洗钱的工作成效,因此,金融机构应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同时,有必要制定一套综合、系统的风险识别机制以及风险监测机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各种各样的工作信息以及工作资源建立一套综合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相应的指标,能够对客户进行动态化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其次,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风险评估流程,应该有机结合人工审核以及系统自动评估两种模式,这样可以人机互补,有效提高风险评估效率以及评估质量,持续动态化的进行客户风险管理以及审核。另外,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异常交易行为,有必要根据机构自身消化风险能力、业务开展情况、客户群体分布状况等建立一套可疑交易监测模型,全面、认真落实风险监测工作。

2.4 建立良好的内外沟通机制,增强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

首先,应该加强针对高风险的防控措施,对于客户办理高风险业务的类型、次数以及金额等进行合理、科学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应该制定一套科学的洗钱风险应急预案,这样一旦出现风险案件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办法,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其次,制定一套合理的内部沟通机制,也就是反洗钱部门应该和下级机构、业务条线等一起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回溯、审查、研究反洗钱的内控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明确当前反洗钱工作中的风险漏洞,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洗钱风险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金融机构一定要明确反洗钱风险管理本质,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不断增强风险识别、风险监控以及风险应对能力,全面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1]张玉,张宏.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金融与法,2015.

猜你喜欢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