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文献综述

2015-01-02朱庆武

金融经济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工业转型

朱庆武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我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文献综述

朱庆武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我国进入重要的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工业作为二次产业中重要的行业,其转型升级有一般的演进规律,为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有必要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做一个系统回顾,了解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及工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

一、引言

纵观人类经济史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工业革命之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国经济总体实力;工业革命后,以机器生产为主的产业在西欧各国迅速的发展,而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中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信息化产业发展使美国经济走在世界经济的前沿。同时,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中国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日等发达国家开始关注“产业空心化”现象,反思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问题,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中国在经济经过近30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此外,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渐丧失、世界经济疲软,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二次产业中重要的工业,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是至关重要。

综合先前学者所做的贡献,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三部分:一是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二是工业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笔者将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别阐述;三是工业产业结构影响力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影响其他经济变量。

二、工业经济结构的演进规律

Clark和Kuznets研究了三次产业的演进,认为经济发展首先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然后以第二产业为主,最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演化规律。工业经济结构研究方面,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1931)是第一个对工业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学者,他提出了工业结构的演进规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根据这一比例,可以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但由于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料难以获得,在计算霍夫曼比例时学者一般用其他的指标代替。赵晓华(2007)在分析云南的产业结构中用近似霍夫曼比例,即近似霍夫曼比例=轻重工业比率=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宋国宇和刘文宗(2005)则用了轻重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来替代。笔者认为在计算霍夫曼比例时基于数据的可能性和指标的准确性,选择轻重工业增加值要更具科学性。

综合来看,工业经济结构的演进规律可以概括为:工业占总产出的份额不断上升;重工业的比重不断增长;工业组织由分散的小规模向集聚的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内部由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加工工业、装配工业转移并且逐渐扩大加工深度;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转移,再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产业结构演进可以归结于“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干春晖等,2011)。在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的演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由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所有制结构和股权结构多元化转变(杜晓君,2001),孙祁祥(1997)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史上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一种经济成长现象,而中国在这一演进中不仅要面临产业结构的转换而且还要面临经济发展类型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从工业化演进的阶段看,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正处于由扩张期向成熟期的过渡之中(杨治,2000),工业经济结构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的恶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将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三、工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工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归结。供给的角度主要是从要素、技术、自然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比较优势(王宇等,2013)等来研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需求主要是从消费、出口等方面研究。

(一)供给方面

供给是工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Chenery等(1962)对日本1914-1954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日本工业的快速增长75%以上由供给贡献,而只有25%以下归功于国内外需求变化,Chenery(1989)认为经济结构是不同部门中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使用。Ace-moglu和Guerrieri(2008)的研究证实了产业结构变迁是由于部门间要素比例的差异和资本深化导致的。

林毅夫(2012)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出发,主张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发展比较优势经济,这是要素禀赋影响经济结构最为代表性的理论。干春晖和余典范(2013)则从“动态比较优势”出发提出我国在关键的转型时期,需要利用资本、劳动力等初始要素,通过相关机制和政府作用,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无论是“比较优势”还是“动态比较优势”其实质都是基于一国的要素禀赋,发挥和创造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基于我国资源情况,吕政(2007)认为资源约束制约着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必须要解决资源瓶颈障碍,在资源约束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是解决这一瓶颈重要的途径。

在劳动力与结构转型方面,Ngai和Pissarides(2007)将劳动作为变量引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均衡增长的模型,研究表明劳动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作用。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劳动力的质量是决定工业产业结构重要的因素,侯亚非和王金营(2001)通过研究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变动与GDP产业结构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力资本质量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也有学者主张要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吕政,2007),吕政的观点与侯亚非和王金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差异的,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化为劳动力质量的优势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难度。劳动力一方面它作为要素的投入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技术创新的载体,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将劳动力资源从量的优势向质的优势转变。

(二)需求方面

从需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Matsuyama(1992)比较农产品和制造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发现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更大,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加快了一国产业结构演进。Echevarria(1997)实证分析了消费水平变化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部门份额变化的过程。Fujita和James(1989)对韩国1973-1983年工业化的经验进行分析指出,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对轻纺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国内需求是初级产业(农业、采矿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公用事业产出增长的推动因素。我国从需求的角度主要是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来进行分析。刘瑞翔和安同良(2011)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1987-2007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经济的生产诱发效果重心主要在工业部门,且迅速地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1987-2007年间经济的依存结构经历了从“内需依存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王宇等(2013)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视角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1992-2010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及动因,发现扩大城乡、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工业结构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将驱动原因归结为“居民消费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出口驱动型”和“政府指出驱动型”,在不同时期,四种驱动力量的强度是不同的。研究发现扩大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工业结构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调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出口导向型行业能大量消耗过剩的重工业及原料部门,有助于调节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居民消费和出口是影响工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的原因,而资本和政府支出应该归于供给的角度。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由需求拉动的,只有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使行业的发展具有活力和前景。目前我国在工业领域,粗放式、外延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的需求,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创造新的消费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点。

四、工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力

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结构红利”,大部分研究结论证实了“结构红利”的存在,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结构红利”并不存在或不明显。

工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又重要的影响。Salter对英国1924-1950年28个制造业行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而 Timmer和 Szirmai (2000)在对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我国台湾1963-1993年13个制造业行业的研究中,假说只有在印度得到了实证,Fagerberg(2000)以及Singh(2004)对不同国家的制造业进行了假说的实证分析,对假说也持否定态度。

也有许多研究认为我国存在结构红利。张军等(2009)运用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1980—2006年我国工业的相关数据,认为改革开放期间工业结构改革导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结构红利是显著存在的。杨凌等(2010)运用调整后的偏离-份额法将我国31个地区1978-2008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分析,证实了我国及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着结构红利,结构效应对各地区的贡献强弱不同。张翼和何有良(2010)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认为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产业间要素重置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张宗益等(2014)运用偏离份额法研究了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认为能源要素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时,合理的结构红利就会呈现。王丰阁和李文璐(2015)对江西产业结构红利假说进行检验,发现自1978年以来,江西省产业结构总体上不断优化,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结构红利。

我国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大多采用偏离-份额法,偏离-份额法虽然有效但是它会造成结构效应的低估(吕铁,2002),且使用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不够细致。有些学者利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分析可以控制不可观测效应,增加样本量以及自由度,使共线性的问题得到缓解,从而使得回归结果更趋于准确。此外,在检验中多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几乎没有从需求的角度进行检验,且大多仅考虑了劳动要素再配置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没有向更多行业展开分析。从结果来看,大部分研究证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迁是存在明显的结构红利现象的,但在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缺少结构红利,工业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甚至存在结构负利现象。这说明我国的工业结构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工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结束语

对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还有一部分从分析某一地区的工业经济结构出发,分析区域的工业结构现状,找出该区域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有:柯南进(2001)研究了福建省的工业结构、陈玉保(2002)探讨了河北省工业结构政策、许杰(2006)分析吉林省工业结构、李大杰(2013)从生产效率角度分了山东省的工业结构等。从前文的论述来看,我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现有文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研究大多主要集中于对已有理论的中国或中国区域数据的检验,缺少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受制于数据获取的可行性,指标的选择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在分析影响工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时,大多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研究较少;工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力大多只考虑劳动要素再配置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忽视了其他要素的分析。

[1]安格斯·麦迪森,1996:《世界经济二百年》中译本,改革出版社.

[2]陈玉保,2002:《河北省工业经济结构政策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

[3]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2011:《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第5期.

[4]干春晖,2013:《中国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战略研究》,《学术月刊》,第4期.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工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工业人
转型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沣芝转型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