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2015-01-01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2
■谢 彬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CFG桩处理加固软土地基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由水泥、碎石、粉煤灰掺水拌合,用普通振动沉管机或长螺旋钻机施工而成。成桩后由桩、桩间土、褥垫层共同组成复合地基承受路堤荷载。CFG桩复合地基能够大幅提高原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变形,且可调整桩基间距来满足不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具有可调性大的优点。
1 工程概况
江西某高速公路KXXX+130-KXXX+350段位于花岗岩地质区,地貌为微丘岗阜,自然坡度10°-20°,植被发育一般,自然边坡稳定。本段路基原设计为清除表土后直接填筑路基,填方高度为7-13米。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未发现异常现象,当填筑至约9米高时,路基右幅约27米(滑裂面至边坡坡脚距离)范围突然出现沉陷、滑移,垂直下沉最大处约2米,水平侧滑最大处约4米。滑移发生后,立即对路基塌方段进行了地质勘察分析,以查明地层分布和地下水埋藏条件。
经地质勘查,原地表以下分布有软土,厚度为0-7m,软土为灰黑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处于饱和状态。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堆土荷载引起软土中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使软土摩擦强度降低,造成路基产生滑移。
2 地质勘察情况
2.1 地质剖面图
图1 滑裂段地质剖面图
2.2 各地层岩性特征
第①层:填筑土
填筑土:褐红色,土质稍密-中密,主要由粘土夹少量花岗岩中风化碎块组成,碎块分部不均,碾压后堆积时间不足一年。
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黑色,流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土质不均匀,含有少量腐殖质,有臭味,干强度差,韧性好,无振摇反应,手捻有较强砂感。
第③层:砂质粘性土
褐黄色,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土质不均匀,约含20-30%粗砂,干强度一般,韧性差,无振摇反应。
第④1层:花岗岩 全风化
棕黄色夹灰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已破坏但依稀可辨,钻进较快,岩芯呈土柱状,局部呈散砂状。
第④2层:花岗岩 强风化
灰白色,灰褐色,强风化,粗粒花岗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机械破碎,岩芯呈土柱状夹块状,块径2-3cm,岩质硬,锤击不易碎。
第④3层:花岗岩 中风化
灰白色,中风化,粗粒花岗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机械破碎,岩芯呈短柱状夹块状,节长5-7cm,块径4-6cm,岩质硬,锤击不易碎。
2.3 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和土工试验,该路段各主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表2 -1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3 方案选择
根据地勘资料揭露,地基软土层较厚,采用换填法开挖方量大,难以施工且工程造价过高,规范要求一般换填深度不宜超过3m,所以本次处理考虑采用复合地基,主要在砂石桩、深层水泥搅拌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之间进行比选。本路段位于花岗岩地质区,地表下约8米位置可见花岗岩风化层,能提供较高的端阻力,从而缩短桩长,减少费用,而砂石桩虽有良好的挤密和排水效果,但无法发挥桩端阻力作用,在本次处理中难以达到地基承载力大幅提升的效果;深层水泥搅拌桩虽然能最大程度利用原土,具有费用低的优势,但其强度受原土影响大,本滑坡段路基底淤泥层较厚,含水量大,呈流塑状,为高压缩性土,不适合采用水泥搅拌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能同时发挥桩的侧阻和端阻作用,其桩身材料中加入工业废料粉煤灰,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本次处理必须解决厚层软土侧向沉降滑移问题,砂石桩不具备抗剪能力,水泥搅拌桩抗滑移能力也较差,在类似处理中已有失败案例,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竖向和水平抗剪能力均较强,特别是外侧桩基可通过配置钢筋增加其水平抗力,相当于抗滑桩,针对性强,效果尤其明显。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本次软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基复合地基。
4 CFG桩基设计
4.1 参数设计
根据地质情况,场内标高8米以下存在花岗岩全风化层,层厚约3米,地基承载力300Kpa,压缩模量15.0Mpa,可作为持力层,CFG桩长拟定为10m。
桩径的选择与施工设备有很大关系,目前CFG桩施工工艺主要有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和振动沉管灌注成桩两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合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粉土和路基填土,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合于粘土、粉土、淤泥质土、填筑土、松散砂土等地质,本工程有0-6.6m深的淤泥质粉质粘土,且振动沉管施工在江西使用较多,故选用振动沉管工艺,桩径设计为500mm。
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较多,应用较普遍的一是将桩间土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进行合理组合叠加,二是用天然地基承载力扩大一个倍数两种,本文按叠加法进行设计计算。首先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式中:UP-—CFG桩的周长;
qsik-—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按表2-1查得;
h—第i层土厚度;
qpk-—桩端持力层端阻力特征值,查阅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取值2000;
Ap-—桩的截面面积(㎡);
K—安全系数,取2.0。
经计算,Rk=418KN(取Rk=400KN)
路基中心填土最高处为13m,参考湖南省公路工程地基触探实验规定,高速公路路堤填高12-16m时,要求地基承载力≥155Kpa,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55Kpa,在已知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得情况下,按下式求得置换率
式中:Rk-—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式3-1求得;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面积置换率;
f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按表2-1查得;
α—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与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之比,取1.00;
Ap—桩的截面面积(㎡);
β—桩间土强度发挥度,取0.90。
经计算 m=0.042(取 m=0.04)
拟采用梅花形布桩,按下式计算桩间距S
式中:d—桩身直径(m);
m—置换率,按式3-2求得。
经计算桩间距 S=2.38m,(取 s=2.40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参数,代入下式计算此时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经计算,fspk=171kpa>155kpa,满足要求。
桩体配比按桩体强度控制,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经计算,fcm≥6114kPa,CFG桩混合料强度选C10即可,塌落度为180~200mm。
4.2 桩位布置
图2 CFG桩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 CFG桩处理立面图
5 施工工艺
5.1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2 关键工序控制
CFG桩经过20多年的施工摸索实践,工艺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频频出现缩颈断桩等缺陷,影响处理效果。下面重点谈谈在施工各个环节中如何避免出现缺陷,保证成桩质量。
5.2.1 桩基施工顺序设计
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CFG桩的成桩顺序主要分为硬质地基连打,软质地基跳打两种。本处理段地表下存在近7米的软基,新打桩在软土层施工时,对相邻已打桩产生挤压效果,若旁边已打桩混凝土未凝固,会被新打桩挤压成椭圆或不规则形,产生缩颈甚至断桩,大大降低CFG桩的承载力,故采用隔桩跳打施工方案。
同时施工时桩机的振动力较大,在先打桩施工完成后,土体密度会显著增加。随着施工完成的桩越多,土的密度越大,在补打新桩时,即便采用隔桩跳打,若已打桩强度不高,仍可能被振裂甚至振断。所以本工地补打新桩时至少确保相邻已打桩达到7d强度。具体施工时采用从大里程方向向小里程方向打进,第一遍打完后返回来补打跳过的桩,既满足已打桩施工强度需要,也不会浪费工期。
5.2.2 混合料灌注工艺
振动沉管到设计标高后立即向管内投料,直到混合料与进料口齐平。混合料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加水量按塌落度10cm控制,成桩后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有些施工单位,灌注混合料时担心钻头阀门打开宽度不够,造成桩底部缩颈,喜欢先提钻30cm再灌注混合料,这种操作有很大弊端,首先提钻过程中可能使钻头上的土掉进桩孔;其次,当桩端为透水层时,提钻后地下水会迅速充满该空间,对灌注混合料形成清洗,造成桩底离析。所以应避免提钻灌料,为保证桩底质量,最好是在设计桩长时将粘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混合料与进料口齐平后,启动马达,振动5~10s开始提管。施工中注意控制提管速度,提管速度太快可能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速度过慢又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形成混和料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强度不足。桩的提拔速度控制在1.2m/min~1.5m/min为宜,如遇淤泥或淤泥土质,提管速度适当放慢。我工地桩长介于9m~12m之间,每次提管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保证成桩的质量。
提管过程避免反插,反插时因桩杆垂直度的偏差,容易使土与砼混合在一起,影响桩身质量。灌注完成后,若发现桩顶标高稍低于实际桩顶标高,不再往管道里灌注混凝土,避免钻头脱离地面时掉在桩顶的泥土被浇筑在桩中,形成夹层,应待挖除桩顶土层,施工桩帽时再进行接桩。
5.2.3 褥垫层施工注意事项
CFG桩完成28天后可开始褥垫层施工,褥垫采用30cm碎石铺设,用小型挖掘机清理桩头,挖除桩间土,此道工序要特别注意,许多工地在挖掘机协助工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及机械碾压,致使部分CFG桩在桩头下0.4~2m处开裂,形成断桩,本工地为减小对桩间土的干扰,同时避免破坏桩体结构,在挖至褥垫层底部标高以上10cm后采用人工清理桩间土。
6 结语
本次路基侧滑处理共施工CFG桩1100根,采用1台振动打桩机,施工周期20天,经低应变检测未出现缩颈、断桩等缺陷,均为Ⅰ类桩。处理完成后,经静载实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80-200Kpa,满足路基填筑要求。路基填筑完成至今近1年,未发现有路基沉降现象。本方案快速、高效的处理了此次路基侧滑事故,充分体现了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方便,周期短,费用低,地基承载力提高明显等特点,值得今后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1]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JGJ7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