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5-01-01郑曼丽云南师范大学
郑曼丽/云南师范大学
浅谈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郑曼丽/云南师范大学
本文在分析我国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完善策略,旨在为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促使我国基层党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进一步强化。
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完善策略
对于现阶段的基层党校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事管理活动,还是基层党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性管理活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渐演变为基层党校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基层党校担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全面汲取专业人才,还要大力培养领导干部,因此,对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与完善,是促使基层党校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助力。
一、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管理观念缺失
现阶段,我国基层党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片面注重学校管理以及教学培训,并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给予高度重视。甚至一些基层党校仍延续传统的管理方法,并没有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统计。相对而言,党校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能力优势以及素质优势,但一些基层党校并没有明确认知到人力资本所包含的商品属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极为薄弱,导致人力资源价值无法得以全面体现。甚至一些基层党校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仅是行政管理的一种体现形式,在实际工作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对待,导致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滞后性。
(二)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
首先,当前的基层党校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有限激励机制的制约,导致基层党校教师的个体追求无法顺利实现,严重阻碍了基层党校教师的未来发展。教师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缺乏自主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其次,基层党校的内部制度环境与教师的思维观念存在较大的相悖性。教师期望学校制定合理化的激励政策,以此提升自身的薪资待遇,但由于现有政策制度的约束,这种想法难以顺利实现。加之基层党校重金聘请外教,却不重点培养内部教师,导致教师心理失衡,进而丧失工作归属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
首先,基层党校没有构建相应的培训机构。我国政府部门并没有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培训工作,在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导致培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其次,基层党校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不仅可以合理化评价基层党校的人力资源,还能准确反映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现阶段,很多基层党校在考核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平均主义,这虽然有利于基层党校实现内部稳定,但长此以往,其弊端便会逐渐显现,例如,教师丧失工作积极性与竞争性等,这会严重阻碍基层党校的发展。
二、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策略
(一)端正管理理念
基层党校要想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质量,首要条件便是端正管理理念。基层党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思想理念的束缚,结合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适当调整自身的思维以及管理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实现人生目标与个体价值。其次,基层党校要营造一个拼搏、向上的氛围,以此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与进修,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思想观念得以及时进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目标,促使教师达成自身追求,实现良性发展,还能提高基层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质量,强化其核心竞争力,进而促使基层党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
基层党校要想对自身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必须建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师资水平。例如,我国某基层党校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有机融合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精神以及物资鼓励,对于工作表现较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批评与惩罚,这样不仅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自主性,还提高了人资管理的秩序性。通过这种人才选用机制,教师个体能力决定了其发展空间,该校吸纳了大批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基层党校还要对高层次人才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引进;对内部人才进行系统化培养;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给予人力、物力资源支持,以此促使其师资水平实现整体跃迁。
(三)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对于基层党校而言,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是其强化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基层党校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基层党校要结合地方实际特点,对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教育,这样可以有效突出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而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有利于强化培训教育效果。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了,基层党校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基层党校要提高培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基层党校要紧抓实际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教育模式,在实践过层中不断完善培训教育机制,促使教师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其二,基层党校要通过不断探索与科研,针对培训教育项目,制定相应的自我申报制度。基层党校可以通过有机结合自主选学以及培训教育计划的方式,构建相应的培训教育运行机制,这样有利于贯彻落实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除此之外,基层党校还要基于岗位工作以及组织发展实际需求的指导,按专业特点制定整体培训教育计划,不同岗位工作设立不同的培训课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爱好以及工作需求,通过申报的方式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其三,基层党校要对培训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全面革新。基层党校要充分融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工作目标要求以及具体内容,打破传统培训教育方式,探索相适宜的现代化培训方法,例如,开放式讲授、发现式讲授以及启发式讲授等。
(四)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
基层党校要想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首先,要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进而定期实行针对性考核,并有机结合奖惩制度。例如,教师考核成绩较为优异,要对其给予相应的奖赏;教师考核成绩较差,要对其基于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竞争精神,提高其工作质量,进而促使基层党校师资水平实现大跨度提升,有利于考核意义得以充分实现。除此之外,针对性考核还可以反映基层党校内部的教学问题,有利于基层党校内部环境不断得以有效完善,进而推动基层党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三、结语
基层党校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贯彻人力资源管理原则,还要结合其特殊性,不断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化开发与全面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相应制度与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师资水平,进而强化其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1]杨震,陈俊明.论新时期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戴军.党校教学科研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唯实,2005(07).
[3]邹牧军.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