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初探
2015-01-01史桂荣刘海森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镇西北小学校
史桂荣 刘海森/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镇西北小学校
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初探
史桂荣 刘海森/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镇西北小学校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形式之一,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收所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将课本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学生引入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逐步发生转变,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实践,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其中情境教学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在语文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将课堂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情境教学的内涵
对于情境教学的定义各国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我国的教育家李吉林认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就教师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的教学关系出发,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把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课堂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所教授的内容需要,运用一定的语言、音乐、图片、视频等方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本产生情感的交流,完成课堂的互动,达到促进学习提升能力的目的。
2.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意义
2.1 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情境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上合理地创设情境、运用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听课的状态转化到主动参与,首先在主观意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会探究,会创造,在课堂上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对课堂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更生动深刻的理解,被动填鸭转变为主动吸收,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2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境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打破了呆板封闭的教学状态,能够让课堂氛围生动起来,小学生本身处于一个成长发展的阶段,天性活泼爱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情境教学的方式恰恰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动手、动脑,成为学生实践的乐园,给学生以发挥的机会,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创造空间,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能够有效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当下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课程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学生本位和有效的知识传授,关注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情境教学的模式正是遵循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情境教学中已初具规模的建立了一种新课型,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为我们深化新课改思想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有效案例,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颖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教学平台,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增加助力。
3.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阶段的局限性,课堂还应由教师主导,为学生创造一个想象力丰富、感情充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情境教学的模式一般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评价效果等几个环节组成,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辅助手段来完善情境教学:
3.1 运用实际,联系情境
学习和创作均来源生活,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是我们所最熟悉的,生活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将语文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亲身体验,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生将会得到一个愉悦的学习过程,以及有效的学习成果,让语文更加贴近生活,让语文变成生活。
在这里的运用实际,包括实境、实物,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比如在教授《春风带我去散步》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提问学生几个关于春天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季节有几个么?一年中都有什么季节呢?同学们喜欢春天么?春天有什么特点呢”,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讨论,引起学生的讨论热情,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到室外去发现季节,感受季节,验证季节,可以在操场上或绿地边教授这一节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开展学习,记忆会更加深刻。
借用实物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是情境教学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常言道闻名不如见面,小学生处在人类探索发现的初级阶段,很多事物都是陌生的,只有最直观的感受才能让他们获得最客观的评价,才能避免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疑惑和思维障碍。比如在讲授《翠鸟》一文,老师完全可以带一只真正的翠鸟到课堂上来,小学生对动物天生喜爱,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老师可以借助小鸟来讲解,学生观察地更加仔细,理解也会更加容易。
3.2 运用多媒体,演示情境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已不罕见,一些无法实现的实际场景和意境可以通过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现,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认知也会逐渐由具象发展到抽象,有了个人更具特色的思想。比如《浪花》一文,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见过大海,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图画或者视频来展现浪花的形态,可以通过声音来展现浪花的气势磅礴或轻柔缓慢,引领学生进入海的世界,感受海的魅力。又如《神笔马良》一文,这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而且由《神笔马良》改编成的动画片趣味十足,家喻户晓,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神笔马良》的动画,将文中的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通过更加形象生动地方式表现出来,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寓教于乐。
3.3 通过扮演,体验情境
每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中会有不同的思维、语言、感情、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进行揣摩,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表述自己所想所感,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特别地兴奋,也很乐于去表现自己。例如《丑小鸭》一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故事色彩,让学生分别扮演善良坚韧的丑小鸭,嘲笑丑小鸭的小鸡、小猫、其他小鸭等动物,见风使舵嫌弃小鸭的鸭妈妈,还有骄傲美丽的白天鹅,这些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情感体验,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角色的定位和理解,带入角色又高于角色,这样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真切起来,学生也会因情境学习而迸发浓厚的情感,焕发出生动的色彩!
4.结语
目前看来,情境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科学合理,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将成为情境教学法继续发展的一个动力。通过课堂的情境教学,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学效果有所提升,学生的课堂收获也就更加充实。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发展、完善、创新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1]刘玉鸿.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创新教育,2013(22).
[2]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