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

2015-01-0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

梁 良 兰 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

梁 良 兰 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对学生社团内部和外部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新模式。

学生社团;问题;新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共青团组织领导下,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固定名称、有共同目的、有团体章程的学生群体组织。1904年我国高校的第一个高校学生社团——京师大学堂的抗俄铁血会开始,高校社团从学术团体到思想团体,从政治团体到艺术团体等发展过程,逐渐呈多元化模式发展,最终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社团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虽形成了颇有成效的管理模式,但仍存在一些症结亟待解决。

一、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突出问题——内部组织问题和外部管理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组织管理模式陈旧,缺乏规范管理。

1.学生社团类型“重文轻理”和“偏实践避理论”。学生社团虽然种类繁多,但构成类型发展失衡,文学艺术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公益服务类社团、自然科学类社团较多,理论学习类社团和学术科技类社团较少。

2.学生社团包装精美,内在空虚,量多质少。学生社团虽然多,但容易出现社团名称和活动内容不符,活动稀少陈旧,无法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3.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匮乏。许多高校社团发展尚不成熟,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导致社团内部一盘散沙,社团活动假大空,社团无凝聚力。

4.学生社团缺乏整体管理,社团间力量欠整合。社团间各自为阵,无联系无交流,甚至社团活动有重合。

(二)高校学生社团外部监督管理模式死板,缺乏统筹管理。

1.大部分高校社团联合会形同虚设,学生社团自生自灭。高校社团联合会并没有起到协调关系的作用,社团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组织混乱。

2.高校团委监管学生社团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相应行政部门并没有对之进行引导、鼓励、指导、规范,而是让高校联合会学生干部进行管理,活动质量堪忧。

3.高校为学生社团提供的支持有限,限制学生社团发展的步伐。学生社团缺乏场地和经费,没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社团活动举步维艰。

4.高校为学生社团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社团缺乏各种保障运行机制,特别是缺少评价激励机制,社团缺乏持久生命力。

二、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新模式

(一)强化学生社团主体意识,规范内部管理制度。

1.强化学生社团集体意识,融自主、发展、创新为一体。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的主人翁精神,强化社团的自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切实地将学生社团作为成人成才的锻炼基地,形成独立的、持续的、精品的学生社团。

2.开拓学生社团的政治、科技领域。政治是社会形势的把控,直接关系到学生社团的社会环境的融合度,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研讨团体,更利于大学生参政议政的开放性和党的思想政策的贯彻。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学生社团科研方向的建立,配备专业的老师和专家进行指导,培育面向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

3.规范学生社团内部组织结构,健全管理制度,丰富团队活动。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即领导核心稳定,分工明确,制度健全;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专人管账,账目清晰,收支透明化;丰富社团活动,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科学研究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活动落实到位,及时总结调整。

4.加强学生社团间的合作和交流,资源共享。社团间可以共同举办一些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而且能够实现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建立校团委领导下的社团联合会统筹管理学生社团。

1.认真履行高校社团联合会职责,对学生社团进行长效管理。社团联合会制定章程,设立常务机构,统一协调、管理社团之间的各种问题;严格制定选拔干部制度、培训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2.高校团委做好政治思想导向工作,严把学生社团干部管理和培训。高校团委定期对对学生社团进行思想导向教育,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审批,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活动策划书、活动责任分工、安全预案和活动经费;定期对社团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邀请相关教授和社会成功人士与学生社团干部和成员进行交流;将学生社团同高校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对社团指导老师工作纳入教学实践工作量中去。

3.增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时空调控力度,将网络方式纳入进来。高校应给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各社团间进行系统调配;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社团活动固定时间和寒暑假进行学生社团活动;并利用好网络夸时空的特点,拓宽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开展各项社团活动。

4.健全高校学生社团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校团委需制定学生社团人员和相应活动的保障机制,确保人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社团活动的延续性和发展性。另外,每年对社团活动进行定期评估,给与一定的量化考核,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社团和个人应给与荣誉奖励,并在次年增加相对应的社团的活动经费,以资激励。

[1]丁学国.试论学生社团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研究,1998(02).

[2]杜红.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报,2012.

[3]刘玉祥,曹友谊.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教育理论,200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
缤纷社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