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2015-01-01朱海燕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4期
关键词:职校班级班主任

朱海燕/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职校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朱海燕/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通常指在班集体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在职校生的素质教育中,班级的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建设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再者,树立学生的群体意识,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才能顺利完成完成职业教育所赋予教育者的育人重任。

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

因为没考上理想的高中,带着沉重的思想压力,一部分学生走进了职业学校,他们情绪低迷,集体观念淡薄、纪律自由散漫、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对待学习心灰意冷,要在职校重塑学生的自信心,燃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班级的文化建设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通常指在班集体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约束、凝聚、鼓舞、同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具体分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职校的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如何指导学生,才能发挥班级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提升学生的素质,使其形成健康且健全的人格,为其将来踏入社会做好良好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职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干部也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可以先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然后通过全员讨论、民主决策,最后制定出包括纪律、卫生值日、考勤、学习和活动等各方面的班级规则制度。例如日常班级管理中,采用“值日班长负责制”,让全班同学轮流做班长,每天由一人全权负责当天班级的所有常规事务,加强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同时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到管理班级的辛苦。又如,在学生中实行“班委轮换制”,即每个学期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等方式将班委进行调整,并建立相关的监察制度,在班级出现有严重违规违纪、相关班委难以处理的情况时,可以通过“班级法庭”来对当事人进行相应的“裁决”。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竞争和互助并存。

班级的制度是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的行为准绳,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因此具备很强的执行力,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使他们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建设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室的物质文化氛围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因而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要从教室的布置入手。

创设极具人性化的教室环境,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都能微笑,充满智慧、催人奋进,洋溢着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例如在每一面墙壁都开设富有启迪作用的小栏目,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例如设立“学习园地”“书海探航”“荣誉榜”“好人好事栏”“公示栏”“展示台”“手机之家”和“清洁苑”等,空白处可张贴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班级口号等。另外,精心设计黑板报。和墙壁的装饰不同,黑板报具有可经常性更新的特点,所以在班级文化创建中,黑板报的设计不容忽视,它承载的文化气息和所起的“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更不可小觑。班主任首先要从形式上指导学生注重黑板报的对衬美和结构美,然后从内容、文字书写、插图样式、板块装饰等方面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一旦学生掌握了布局的技巧之后,则可以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构思设计,丰富多彩的板报内容不仅充分发挥了它的教育作用,更是成为了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平台。

职校生虽然学习能力弱,但不代表他们脑子笨,走近他们,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他们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班主任如果能通过鼓励和认可来激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去美化教室,使所有物化的东西都能张扬班级的文化、体现班级的个性,给他们自身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那么就如同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班级的物质文化对学生一定能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三、树立学生的群体意识,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经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大部分职校生的年龄都介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正是青春萌动期,也是一个问题多发的年龄段。加强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和班级口号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是学生奋斗的源动力,新班筹建之初,班主任一定要组织学生,根据班级的专业特色或育人目标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和班级口号,以此激励学生的斗志。奋斗目标和班级口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实际需要及时地变化。职校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其他活动中,很多人都缺乏自信,甚至非常自卑,为此最初的班级口号可设计为“有思想、有个性、有抱负”“我学习我快乐”或“学好专业课争做有能人”;到第二年他们进入车间实习阶段,口号可以改为“比能力、比勤奋、比效率”或“君子当自强不息”;到了他们顶岗实习前夕,班级口号又转变为“畅想未来,奠基人生”。目标一旦确立,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记于心中,真正成为鞭策学生不断努力的力量。

(二)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向心力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普通中学相比较,职校生的学习生活非常轻松,闲暇时间特别多,有些纪律观念淡薄、父母疏于管理的学生就会在闲散的时间里惹事生非。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可以指导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引导学生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并在其中找到集体荣誉感和自我成就感。

结合班级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活动可以设计学习、技能、文体、竞赛等各个方面,如学习兴趣小组、技能竞赛模拟赛、主题班会、时事辩论会、趣味竞技赛等,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低年级阶段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看系列教育影片“变形记”和“法律讲坛”等,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懂得担当,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高年级阶段可以开展以人生与理想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辩论会来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以下面的主题展开讨论,如“逆反心理好不好?”“如何消除与家长的代沟”“早恋是利还是弊?”“如何和异性正确交往”“如何换位思考”等,激烈的辩论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对彼此的理解尊重和相互协作,增进了团队的友谊。

(三)注重诚信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通过晨会、板报和班队活动课等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讲诚信的品德和修养。另外,形成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例如前文提到过的“班级法庭”就是由班级中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协商研讨、调查取证、请示班主任等方式来处理班级中出现的棘手问题,处理的方法和过程要公平、公开、公正,处理结果要让所有的同学信服,展示班级中正义的力量,使每个学生情感得到培育,心灵得到陶冶,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的塑造。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活动对人的影响。班级文化正是建立在一个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新型文化,面对职校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良好的班级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学业和能力的提高。构建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班主任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和智慧指导学生做好班级文化的创建工作,促进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形成,才能顺利完成完成职业教育所赋予教育者的育人重任。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2003年版.

[2]徐学莹《教育学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1998年版.

猜你喜欢

职校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的职校我的梦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