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
2015-01-01张颖
◎文/张颖
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初探
◎文/张颖
新媒体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快速适应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学习和努力掌握新的媒体技术,将新媒体创造性地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去。新媒体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载体,原本相对单一、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更为多元、广阔的教育空间,开放性和实效性大为增强。要全面理解把握新媒体的功能特点,搭建微平台教育新阵地。本文着重结合功能丰富、市场普及度高、在党员群众中有着较好用户基础的手机主流APP,初步分析了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微信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作用影响日益凸显。“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媒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内容和手段,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一、新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绝对不能缺位和失语,否则,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现实课堂的教育努力,就会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中淡化甚至被消解。党务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学会利用新媒体发声和传声。
(一)新媒体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
新媒体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载体,原本相对单一、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更为多元、广阔的教育空间,开放性和实效性大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建立全方位的现代宣传教育系统和网络交流平台,也便于及时掌握舆情、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引导。
(二)新媒体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新媒体信息传播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结合为一体,为广电媒体带来了全新的教育体验。同时,由于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增加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相关技术,在网页设计、手机APP开发等方面推出与工作相关内容和项目,随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所感所想、所困所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新媒体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新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交往方式。角色的虚拟化特征使得人群缩短了心理距离,交流和互动更加直接和真实,这种过程非常有利于思政工作者从中更好地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借助微博、微信、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对现有阵地进行巩固深化,加强相互关注和有关内容的推荐推送,更好地发挥整体联动协同效应。
(四)新媒体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
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当前党建工作创新水平的高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快速适应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学习和努力掌握新的媒体技术,将新媒体创造性地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去,跟上时代进步对党建工作方式的新要求,这是对党务工作者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考验。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与新媒体相融合,提高网络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二、全面理解把握新媒体的功能特点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的全方位数字化传播方式,它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内容方式的转变、传播语境的变化、传统话语权的解构与转变,具有以下特点。
(一)海量信息的融合性
突破了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单一性,互联网传递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它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完全融合。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信息多介质的高效传播。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智能手机能够将海量应用和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具有强大的便捷性、扩展性。
(二)传播角色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交互的。这就使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极易进行角色转换,可以在互动中“同声同气”、及时应答。
(三)传播行为的个性化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与此同时,受众也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操控权,受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
(四)传播速度的即时性
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彻底摆脱时空的限制,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加工发布信息。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五)超越时空的开放性
互联网的新闻报道具有非线性的网状传播特点,这也就让信息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并实现社会公众开放式的参与。用户可以在新媒体上,不受时间、地域乃至国界的限制,跨越时空地同在线的任何人进行传播和交流,并且方式不限。
三、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从传播规律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求使多元化传播成为必然,移动新媒体——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更好地满足了“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全方位人际互动传播。运用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应用平台开展思政工作,顺应了这种规律。
其次,从新媒体的普及程度看,以微信为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每月的微信活跃用户达到4亿。微信市场规模庞大,功能丰富,进入门槛低,市场普及度高。微信常用功能,如朋友圈、微信群、订阅号、公众服务号等均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在党员群众中也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为运用这一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能。
再次,从实践经验的反馈看,2014年6月,中组部与新华网、腾讯公司合作创办“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平台,广大党员积极响应,订阅关注该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是运用微信平台开展党员教育的成功案例。这也说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
四、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般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最初就是在网上PC端的开设党务网页和相关专栏,但问题是,内部OA网信息栏主要以发布文字性的信息为主,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专题网页虽然也能进行多媒体展示,但是需要后台专业技术支持、很难实现移动端的互动交流。在当下智能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在众多APP手机应用中,微信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开放,免费为大众提供新闻、图片、语音、图文链接等功能。微信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于运用这一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结合微信新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当前下列探索实践被证明可行有效。
第一,建立手机微信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微信群类似于讨论组,鉴于微信群最高人数限制为百人,主管部门可以依据需要灵活建立各类任务群或专题群,如支部书记群、组织委员群、教育实践工作群等,纳入党务部门官方微信统一管理。各党支部也可建立自己的党员学习群。党委向各支部发出通知信息、工作部署,各支部则可进行工作汇报、工作交流、请求协助,还可以把好的学习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放到群里,做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群”掌握工作进度,既节省时间又简单方便。
第二,搭建“微平台”教育新阵地。通过开设官方微信公众订阅号完善教育体系,建立集语音、信息、图文动态消息于一体的公众平台,党员干部职工通过登录微信手机客户端进行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全台党员群发党建工作信息。比如廉政短信、友情提示等信息发送。还可以运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开通“自动回复”和留言提问功能,让党员用户通过留言充分发表意见建议。
第三,整合“微资源”策划活动营造氛围。设置丰富的主题文库,普及党建知识、转载优秀社会时事评论,提供红色图书连载等,实现掌上阅览。通过微信,党员群众还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心灵鸡汤、读书心得、时事新闻等,不仅能增进支部间的友谊,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此外,用微信公共平台策划开展党建知识竞猜、主题影展等相关活动,增强教育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形成与党员深入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
第四,做好新媒体风险防范管理。就一般的发展趋势而言,手机应用市场同质化程度将继续加剧,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典型性也必将有弱化的一天,很难保证不会有更高效便捷的APP取而代之。一旦技术平台发展受阻,用户粘度下降,我们搭建的微信内容平台也必将受到不利影响。此外,使用第三方免费技术平台,自然要受制于对方的管理规则,因此,长远看存在着一定的管控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关政策法律的框架下,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和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如信息安全审核程序、信息发布流程、责任追究制度等。提高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形成正面引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张丽恒
G4
A
1006-1255-(2015)11-0047-03
张颖(1964—),天津广播电视台。邮编:3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