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场合“礼多人不怪”
2014-12-31吴德广
吴德广
在我多年的礼宾实践中,看到诸多外交见面礼节。当然握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了,不足为奇。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见面礼节。点头、握手、吻手、亲脸、脱帽、戴帽、鞠躬等礼节,各国传统、文化习俗不同,礼节有异。不同的宗教也有各自习惯的见面礼。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毛泽东主席行吻手礼、邓小平戴牛仔帽、江泽民行碰鼻礼三件事在我的脑海中烙印尤深。入乡随俗行礼节
吻手礼。伊梅尔达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1974年9月,伊梅尔达来华为总统马科斯访华打前站,访问期间她要求见毛泽东主席。当她被告知毛泽东主席这次将难以接见她之后,她表示非常失望和难过,希望中方能够重新安排。当李先念副总理告她毛泽东主席确实不在北京,请她谅解。之后,伊梅尔达沉默了几秒钟,便从包中取出手帕来,开始擦眼睛,接着就听见她细微的抽泣声。伊梅尔达的这一哭使得中方人员不知如何是好。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下,面对伊梅尔达的眼泪攻势,李先念副总理答应她再考虑毛主席会见的可能性。伊梅尔达立即破涕为笑,与李先念热烈握手后告辞。果然,中国政府安排专机将伊梅尔达一行送到武汉会见毛主席,伊梅尔达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毛泽东,会见时宾主相谈甚欢,彼此也成了朋友。 第二年,马科斯夫人再次访华。又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见面时,伊梅尔达微笑着把手背伸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脸上浮现出笑容,并从容地托起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地吻了一下,潇洒得像一个西方的绅士。马科斯夫人笑着对毛泽东说:“我很荣幸!”
在场的摄影记者杜修贤当时被毛泽东这个意外之举搞蒙了,脑子一片空白,竟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把这么动情的镜头拍上。就这样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行吻手礼成为历史记载,却没有永恒的镜头!此次采访让杜修贤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戴牛仔帽。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副总理正式访美。2月1日结束访问华盛顿后前往美国南方休斯敦访问。邓副总理受到得克萨斯州州长和休斯敦市长等各界人士的欢迎。他们邀请邓副总理一行观看马术竞技表演,赠邓副总理一行每人一顶牛仔帽。邓副总理马上把牛仔帽戴在头上,应邀乘上一辆19世纪的美国马车,绕场一周,向在场的美国人挥动帽子致意。立刻得到在场的美国人欢呼。这种“入乡随俗”之举获得阵阵掌声。 行“碰鼻礼”。如果有客人来访,新西兰毛利人必定要为来宾组织专门的欢迎仪式,最让客人满意的是男女老幼,一边引吭高歌,一边兴致勃勃地拉着客人手舞足蹈。随后举行毛利人传统的最高敬礼——“碰鼻礼”。碰鼻礼就是见面时相互碰额头和鼻子,表示久别重逢的快乐。按毛利人习俗,鼻子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表示彼此关系越亲近,受到的礼遇越高。
1999年9月13日至14日,江泽民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14日上午,新西兰总督博伊斯在总督府前草坪,为江泽民主席举行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毛利欢迎仪式。“碰鼻礼”是毛利欢迎仪式的重点。江泽民主席在毛利人的夹道簇拥下,同毛利人长者举行“碰鼻礼”。
随后在毛利勇士的不断“挑衅”下,江泽民主席从容不迫,笑着向毛利勇士致意。经过反复“挑衅”,勇士们最终确定江主席是“为和平而来的善者”,并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的光临。 独特的毛利人举行“碰鼻礼”传统上是部落之间表达和平、友好的方式,也是两个敌对部落捐弃前嫌、重归于好的标志。据说碰鼻时双方能感受对方的呼吸,表示宾主同呼吸共命运。“名”正言顺 外交见面礼节重要之一是互相称呼。记住对方的姓名,正确称呼对方,是交际礼节中一项最基本的要求。知己知彼,“名”正言顺,这样就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使人感到亲切,增强了解和友谊。称呼错了是一种失礼行为,既尴尬又容易引起误会。一方水土一方人,地域、历史、文化的差异,彼此见面时称呼习俗和禁忌大有径庭。正确地称呼对方,除了正确了解和称呼其姓名外,也可以职务相称。 如何正确了解朋友的姓名?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差别而定。英美人姓名只有两部分,名在前,姓在后,与中国人截然不同。英美人通常还有教名、有的沿袭父辈名字,在名后缀以“小”字、有的把母姓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名字。法国人也是名在前,姓在后。 在英美彼此相熟之后,通常不再冠以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直呼其名字,并非失礼,反而感到亲切。在国际交往中正确了解朋友的姓名,然后以姓来称呼对方是常见的。俄罗斯人全名较长,例如俄罗斯总统全名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普京,“弗拉基米尔”是名,也是父亲名。“弗拉基米洛维奇”是“弗拉基米尔之子”之意思,普京则是姓。传统的阿拉伯人的姓名很长,有的译出的汉字有20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姓名的称呼错综复杂,如缅甸人有名无姓,称呼有别。
外交上习惯的尊称很多:国王、王后称陛下、王子、亲王称殿下;总统、政府总理、部长、大使称阁下;军界通常称军衔,如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和尉官等;教育科技界称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律师、法官、警官、医生等,称其职称时,加上先生或女士,也不少见。
对于在各种宗教中担任职事人员,以符合宗教礼规的方式称呼他们。如法师、禅师、大师;主教、牧师、神父、修士、修女;阿訇、伊玛目;住持、道长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不同,称其相应的职称也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人们以行政职务相称,但通常还是称呼其“同志”。在外交礼貌用语中通常使用全称,如泰王国国王陛下、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阁下等,以示对其尊重。 滥称、错称、不规范的称呼,使人感到困惑。例如把商界人士或一般人员称“阁下”等,有的称某某国驻华大使馆大使(应为某某国驻华大使),某某国驻华参赞(应为某某国驻华大使馆参赞),书写错误也时而可见。
各国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差别很大,语言各异,因而人们在交往中的称呼差别很大。必须善于正确把握,恰当表述,文明称呼。尊称敬称
有人说,在人际交往中见面时称呼对了才是好客人。善于用尊称敬语,才是有修养的人,才是受欢迎的“世界人”。 记得初到马来西亚时,我称一位朋友为先生,他虽然高兴与我交谈,但他对其称呼似乎有微词,说他已被沙捞越州元首封为拿督衔(Dato)了,说明他很重视荣获拿督衔。日后我均以勋衔称呼马来西亚朋友,他们都十分高兴,说我“入乡随俗”。日后,我对马来西亚朋友被州元首授予拿督衔者,都以拿督相称,当然他的夫人就理所当然尊称为拿汀了。 在马来西亚一个人被封勋衔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称其勋衔表示对其尊敬,更符合当地习惯。入乡随俗,当然比称其先生和太太,亲切得多,分量重得多。
马来西亚的封勋衔制度始于1958年。联邦封勋衔制度类似欧洲的爵位制度,但要比欧洲的爵位制度复杂得多。马来西亚各州也有相对独立的封勋衔制度。 联邦勋衔制大约分为28个等级。其中最常见,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敦”“丹斯里”“潘斯里”“太平局绅”“拿督…‘拿汀”等。如丈夫为“敦”(Tun),夫人应为“托篷”(Topuan);丈夫为“丹斯里”,其夫人应为“潘斯里”。
在日常交往中初次见面,马来西亚人习惯交换名片,在其名片上大多注明其勋衔。当你接过名片,看其勋衔,如何正确称呼对方,就一目了然。
在英国有爵位者称其勋爵,包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也是尊称。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男士称先生,女士称夫人、太太或小姐,这是通常的习惯,也是尊称。
在日本,称呼用敬很多。礼多人不怪,多用尊称敬语,是文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