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简单叙事到细节出彩

2014-12-31罗小军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升格包子面团

罗小军

考场真题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母亲安详的姿态,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这是歌曲《画》中的歌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画”:或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或为自己“画”上一道彩虹……你会“画”上什么呢?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为 画上

要求:(1)文体限于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写作指导

重庆市2014年的这一命题,很有意思。之所以说命题很有意思,是这一半命题中虽然有一个“画”字,而作文里所写的并不一定是画画的场景。正如提示所言,你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感恩;你为自己“画”上一道彩虹,突出的其实是一种自信。这也告诉我们,命题者其实是希望考生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给他人或给自己传递一种意料之外的收获与情感。如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在原本失落的画卷里画上的是温暖的色彩;在你遭遇孤独时,你在原本痛苦的天空里画上的是慰藉的阳光。如果用记叙文写作,大家不能满足于讲述故事,得学会在细节上雕琢。这种细节,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笑脸等,只有将那细小的动作展示得细腻入微,展示得栩栩如生,你想描画的人和物才会宛若眼前。比如描写人物的微笑时,你可以结合其面部神态的变化,也可以结合周边春暖花开的情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细腻描写,如此一番刻画,人物嘴角轻轻上扬的姿态才会美如画卷。又比如你写给父母围上一条围巾,那在“围”字上就要大做文章。如“围”之前可以写不安的心理;“围”的过程中,则可以抓住一连串动作进行雕琢;“围”完之后则可以用人物的神态来反映内心的幸福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事件虽然不大,却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能够收到滴水生辉、震撼人心的效果。

失误原文

为挫折画上美好(二类文)

□一考生

近三年初中生涯,也许是前两年的顺风顺水,令我置身云端。面对初三的压力与此次失败,我终究显得力不从心。(开篇为作文的关键处,这样的寻常叙述,缺少魅力。)

回到家里,卸下沉重的书包,我瘫软在书桌上。想起自己那低得可怜的分数,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了。考场上,看到那些题目,竟然一题题都那么陌生,考试开始有一二十分钟了,我的心却总是收不回来。考试一结束,与同学一对答案,似乎又那么简单。我真弄不明白,课堂上也算认真,学习也挺投入的,为何一上考场就紧张呢?(考试失败之后的这种心理,可以借助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来描写,不能满足于简单地讲述故事。)奶奶推开门,看见我颓唐的模样和褶皱的试卷,说:“丫头,考得不太好吧,没事的,下次努力就行。”说着,她牵着我的手,走进了厨房。

走进厨房,奶奶开始和面做包子,我不得其解。我看着奶奶,不明白她的意思。奶奶把我拉到桌边说:“既然都考完了,结果也出来了,也就不必放在心上。抛开一切烦扰,和奶奶一起来做包子吧!”我慢慢地拿起面团,却不知从何入手。不过,奶奶就不一样了。那小小的面团,经她几捏,一个包子便做出来了。我还没有缓过神来,十个包子便整齐在摆地了我的面前。看着我发呆的样子,奶奶说:“做题目和做包子一样,你只有熟悉了面团,了解了面团,掌握了这个制作过程,才会像奶奶一样熟练。”(制作包子这一情节,意在为下文的内容作铺垫,因此对于这个过程的描写应该细腻鲜活。而此处显然缺少了栩栩如生的描写,读来显得毫无生趣。)

“您的这些面团,木楞楞的,真丑啊!”我失望地说。奶奶也没有理会我的话,熟练地将一屉包子放入小小的蒸笼。见我一脸茫然,奶奶便静静地示意我坐下。她说:“这包子看起来确实不怎样好看,可当它们经过了这火的考验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而且这火越猛烈,蒸汽温度越高,到时它们的形象就越好看,味道就越美了。”原来,奶奶是想用制作包子的过程,来引导我啊!我顿时明白了奶奶的用意。说话间,只见水蒸气开始弥漫起来,屋子里悄悄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面香。我看到一个个小生命,正扛着挫折,在渐渐成长。(记叙文,要多用生活细节来说话。正如这蒸煮过程一样,只有细腻逼真地展示那一场景,说理才会变得自然而贴切。)

没过多久,大功告成。奶奶取出包子后,我忙凑了上去,只见它们一个个退去了灰色的苦闷,竟是那么漂亮,那么丰满,那么诱人,我似乎体会到了它们甜蜜内心对挫折的感激。(这里对包子的描写,过于简单,没有形象地展示其诱人风采。也正是由于忽视了关键内容的刻画,下文道理的引出也便没有那么精彩了。)奶奶这才笑了,拿起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包子,用玫瑰碾成的色彩,在包子上涂上了粉扑扑的笑脸。继而她缓缓告诉我:“如果没有烫人的高温水汽,如何卓越?为挫折画上美好吧,孩子!”

回到房间,我心如清泉灌注,凉爽而宁静。是啊,若不带上感激之心,若不扛住高温,又有谁知晓这小精灵肚里万般缠绵的清甜滋味。

失误诊断

纵观全文,故事讲述清楚,语言通顺自然,结构安排也较为合理,就是读来缺少了几分吸引力。据此,本文最后评为二类下等文。细细探究,失误主要表现在叙述方式上。也就是说,考生只懂得讲述故事情节,不会巧妙地表达。就文章而言,失败之后的心理、制作包子的过程、蒸煮包子的情景以及包子出笼时的画面,均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可考生不是一笔带过,便是寻常叙说,几乎看不到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

升格时若能重点刻画好两个细节,效果自然会不同一般。一是借人物细微的神态反映内心的波澜。开篇时可以用“卸下沉重的书包,我瘫软在书桌上”之类的句子,来反映自己的失落,也可以通过“奶奶笑了笑,轻轻拍了拍我的肩”之类的神态,来引出自己走出失落的过程。这种刻画越是细腻,情感的波澜就会越显曲折,越显动人。二是用人物细腻的动作来展示情节的美好。就这篇文章而言,制作包子的过程是全文的闪光之笔,一定要细细雕琢。如制作包子的过程中,若能用“轻捏开口,迅疾一旋,一朵包子尖如盛绽的莲花”之类的句子,来展示奶奶的熟练动作,更会让人赞不绝口;最后包子出笼的画面,更应该调动比喻、拟人等修辞,引入“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之类的佳句,形象地展示包子历经磨难之后的风采。有了这么两个出彩的细节,文章自然会有化茧成蝶的效果。

升格佳作

为挫折画上美好(一类文)

□一考生

为挫折画上感激,一如沸水中沉浮氤氲出清香的龙井,一如残风冷雨中扶摇而上的夕颜,一如蒸笼中默默孕育香气的面点。感激汹涌的挫折背后,满是柔情般的鼓励。(连续用三个比喻,来展示历经挫折之后的美丽,这个开篇真不一般。)

三年初中生涯,也许是前两年的顺风顺水,令我置身云端。面对初三的压力与此次失败,我终究显得力不从心。回到家里,卸下沉重的书包,我瘫软在书桌上。被捏得浸入汗水的一模试卷,像烂泥一样躺在眼前。老师日日的辛勤与耐心,使我愧疚伤感。想起这些,我不禁长叹一声。望着外面婆娑树影,一窗清响却令我提不起神。奶奶推开门,看见我颓唐的模样和褶皱的试卷,笑了笑。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温软地说:“丫头,你跟我来。” (写考试失败的失落,内容虽然寻常,便由于“卸”“瘫”“捏”“躺”等一系列动作的细腻刻画,画面也便显得格外精彩。)

走进厨房,奶奶开始和面做包子,我不得其解。奶奶又笑吟吟地说:“丫头,来和我一起做包子吧!”手指揉捻着雪白的面团,我尽量把它们包成小壶一样的形状。奶奶灵活的手指如开花一样往包子内灌入甜甜的桂花馅。轻捏开口,迅疾一旋,一朵包子尖如盛绽的莲花。奶奶包好十个包子,面团有些干了,丝毫看不出其中有着甜蜜的桂花酿。(从内容上看,做包子似乎与考试失败并没有什么关系。但用奶奶的话自然引入,也便显得自然了。)

“您捏的这些面团,木楞楞的,真丑啊!”我失望地说。奶奶笑而不语,将一屉包子放入小小的蒸笼。水蒸气开始弥漫,青青的竹笼上浸了水。奶奶掀起一丝小缝,嘱咐我瞧瞧里面。只见包子们在滚烫的水蒸气里温润起来,它们正微微颤动,干涩的面皮承受着难熬的高温,渐渐鼓起来,呈现出美玉般的雪白滑润。我看到一个个小生命,正扛着挫折,在渐渐成长。(能够将这种制作的情景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文章便有了取胜的资本。)

取出包子,它们一个个退去了灰色的苦闷,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闭目凝思,我似乎体会到了它们甜蜜的内心对挫折的感激。(笔墨不多,然包子的美感却跃然纸上。也正是这种细节的美感,让哲理的感悟变得格外自然了。)奶奶这才笑了,拿起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包子,用玫瑰碾成的色彩,在包子上涂上了粉扑扑的笑脸,继而缓缓告诉我:“如果没有烫人的高温水汽,小包子哪能变得这么白白胖胖啊?”我内心一颤:人生不正是如此吗?一个人如果不能直面挫折,如何能变得卓越?

回到房间,我心如清泉灌注,凉爽而宁静。是啊,若不带上感激之心,若不扛住高温,又有谁知晓这小精灵肚里万般缠绵的清甜滋味。

升格简评

与原文相比,升格文可谓有化茧成蝶的效果。考生为了让自己走出失败的阴影,独特地选择了制作包子的画面。纵观全文,细节真是美如画卷。开篇时,在自己沉重的心理与奶奶阳光的心态中引出,无论是“我”的动作还是奶奶的神态,均是细腻入微,格外传神。开展时,奶奶“捻”“灌”“旋”等动作,均是活灵活现,美不胜收;高潮部分对包子的描写,更是巧用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通过“竟然像一位位豆蔻少女,亭亭玉立”之类的句子,从色彩写到形象,让原来寻常的包子变得光彩夺目,将“为挫折画上美好”这一主题展示得格外深刻而动人。原来,细节可以让记叙变得如此精彩!

升格启示

通过对这一失误文的升格,大家可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上,获得两点启示:

1.精选细节,切入细小。有时候,讲述一个故事,不能满足于讲清故事的本身。而要学会从整个事件中精选最出彩的情节。也就是说,要学会抓住几个细节,来展示故事的亮点。就升格文来看,一改原文平铺直叙的方法,开篇部分,重点抓住了“回家时的感受”来雕琢。为了逼真再现人物的心理,或忆前两年的快乐生活,或写回家后的失落神情,或写奶奶的动人微笑。这种从细处切入的写作技巧,往往能收到情感动人的效果。

2.雕琢细节,事关成败。一篇记叙文,往往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主体部分,升格文成功刻画了“制作包子”的精彩。主体部分虽然只有这么一个情节,然读来却有美不胜收的感觉。之所以能够收到这种效果,是由于升格文对这一内容的刻画格外细腻,从制作之前的动作与印象,写到蒸煮时的鲜活画面,再到出笼时出人意料的画面,均栩栩如生,让人宛如亲历。若是练就了这种雕琢细节的功夫,考场之上自然会从容自信,无往不胜。

谁能理解肥胖的痛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中学九(6)班 远航文学社社 雷 婧

肥胖是会呼吸的痛:上楼喘大气会痛,穿漂亮裙子会痛,连吃饭也痛……谁能理解我肥胖的痛?

胖嘟嘟的脸蛋被封为“卖萌”,肉肉挤满整个脸是萌还是痛?那可爱背后的痛又有谁能理解?丰腴的腰身对衣服要求绝对苛刻,稍不留神便会露出健硕的“游泳圈”,让你面对旁人惊讶的眼光尴尬苦笑。粗粗的小腿看上去总是那么不灵活,走起路来左摇右摆,天哪,好像一只臃肿的肥鸭,而且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可恨的无处不在的脂肪!

美食的诱惑是痛——

你无法想象那摞盘子堆在旁边的成就感,所以你更无法理解吃掉那盘子里所有美食的幸福感。一碟子炒鱼丝挺着脑袋,叫嚷着要让我吃掉它们,那盘子炸薯条便不服气,撒着娇地说我偏心。我看着满桌子的美食似乎都呼唤着我痒痒的嘴,诱惑着我守不住防线的心。其实不饿,只是嘴馋,我怎么忍受得了那么多美食排在面前却不能吃掉它们呢?

美丽的拒绝更痛——

就在我义无反顾地奔向“吃货”的路上时却意外发现,我离美丽那条路越来越远,它冷冰冰地拒绝了我,拒绝了我那颗爱美的心。每次去买衣服都是一次地狱般的煎熬,尺码的问题是掏心挖肺的痛!我躲在试衣间,满头大汗提着裤子拉上裤链,深呼吸,收腹,收腹。终于拉上了,看着紧绷绷蹲都蹲不下去的大象腿,各种欲哭无泪各种闹心啊!

肥胖的残忍最痛——

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我要减肥”。查资料寻经验,运动减肥,节食减肥,双管齐下。抱着满肚肥肉跑啊跑,看着它在我身上抖啊抖,跳着真正的肚皮舞。脸上的肉团团一会挤得我眼睛眯成一条缝,一会赘得我头不住向下跌,都这样子,什么时候才能瘦成一道闪电啊?

苍天啊,大地啊,谁能理解我肥胖的痛?(指导教师 张亚凌)

点评:肥胖,原本让女生们难以启齿又不忍面对,而雷婧同学,恰恰就直面了肥胖,并在形象的自嘲中,让人惊叹:原来肥胖可以如此生动!由此可以看出,敢于回望自身的缺点,写出最真实的状况及心理,同样出彩。更重要的是,小作者以真切又细腻的笔触,借助抒情型叙事及心理感受,将“肥胖”淋漓尽致地在我们面前铺排开来。并列形结构让文章脉络更清晰,读来更有条理,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升格包子面团
面团小蛇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猫面团
面团小蛇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卖包子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