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等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2014-12-31李红松廖昌军
李红松++++++廖昌军
[摘要]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法规,其旨在于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率,使仪器设备发挥出最大的效率,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医学;仪器设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2(a)-0145-05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并进入了大众化,医学高等教育更是有了飞跃的发展,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仪器设备的状态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开放性学习将是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能开展创造性劳动的高素质人才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离不开好的仪器设备,而且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新技术不断应用,技术服务重要性也日趋凸显。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有效维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进而提高实验效率的问题,值得高校实验室关注。本文就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工作,对仪器设备与日常维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1]。
1 医学高等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
1.1 实验室管理松懈
1.1.1 仪器使用率低 随着医学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与数量的迅速发展,因而其他原因,如教学经费的投入不够,教学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实验室仪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周全,有的大型仪器复杂贵重,使用上有一定的难度,使得大型仪器专为搞科研的教师和研究生用,导致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闲置时间长。有些实验室对自身的需求缺乏清楚的认识,有时候仅仅是模糊地觉得某些仪器能用到,或者看到其他学校有就购置了同类仪器,但对实验的性能缺乏详细的了解,更没有全面的考察,仅凭商家的推荐就草率购买,当实际用时才发现仪器的性能不符合实验要求,从而导致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或者闲置。由于设备闲置,时间长,无人管理,其完好情况不明。
1.1.2 实验室技术人员地位低下 医学高等院校比较特殊,对学生要求严格,技能操作性强,因此唯有通过仪器设备的操作来提高自身技能。一直以来,医学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管理很大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因而从事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地位、待遇都比较低,得不到学校应有的认可和支持,严重伤害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弱,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相应的仪器设备也就得不到管理、维护。
1.2 实验室工作人员技能较低
1.2.1 本身实验技能不扎实 国家对实验师工作能力有具体的要求,《医学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对实验师任职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通,努力掌握与本实验室有关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独立进行实验教学和课题研究”、“除完成所要承担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外,还能够对实验工作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维护和排除故障”。可一直以来,学校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管理忽略,有时候在招聘实验室工作人员时没有按照规定的技能考核,导致实验师技能不扎实,未经培训就上岗,大多数只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不会有意识地维护、保养实验仪器设备。
1.2.2 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技能低 目前,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多地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而对实验仪器设备硬件维护、保养技术十分薄弱,不懂技术原理,也就不会正确维护。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仪器设备生产与营销的企业和商家竞争激烈,产品的售后服务也逐渐完善。实验室在购买仪器时,在招标文件或者采购协议中,一般都提出售后服务的要求,厂家为了提高销量,一般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因此,购买的仪器使用和质量有了基本保障,但给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维护工作上的依赖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了心理效应,就会忽略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设备的清洁、防尘、通风、防潮、电源是否切断、开关是否断开等等都疏忽。由于部分仪器缺乏日常维修、维护,给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障碍,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实验室人员就直接联系商家的售后服务部,而许多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厂家为了维修的方便和快捷,一般要求更换整个部件,由于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特殊性,这些配件往往十分昂贵,有的甚至接近机器价格的一半。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故障只是坏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元件,只要维修人员有扎实的理论水平,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态度认真,完全可以进行芯片级的维修。
2 应对措施与管理法规
2.1 各级领导及实验人员的重视
总体来说,由于长期的“重理论轻实践”,相关领导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更是敷衍了事,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直接关系到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因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稳定队伍,制订合理完善的仪器使用制度,定期检查监督;挑选责任心强,做事认真、公正,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承担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学校更应该有新的认识,不仅要让大型仪器在教师的科研实验中应用,更要用于新的人才培养。对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其用途、原理、使用方法,加强维护意识。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减少对仪器的破坏,降低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
2.2 加强培训,建设队伍
《医学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学校从事仪器设备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说是院系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特别是医学院校,国家对仪器设备的工作人员等的要求高,医学院校仪器设备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办法,技能操作是必须具备的。在设备签订合同后以及安装验收前,应指定使用维修人员进修学习和岗前培训,认真学习设备的性能与原理,做到熟练操作。一个医生主要是看理论水平与技能的娴熟与扎实,实验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医学高等院校的教育,院系应重新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来加强其技能,给他们多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肯定其劳动付出,使其得到合理的报酬。
2.3 建立完整的制度管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制度管理是科学、规范、有效管理的基础。应建立和健全设备管理和技术保障组织,引进配备足够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合理分工[2]。目前来讲,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部分仪器闲置,因此在购买新的仪器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了解购买仪器的性能,全面考察,严格制订仪器设备配置方案,多层因素考虑。同时设立维修激励机制,将维修设备件数、维修费用与节约费用、维修内容、修复时间等作为奖励的依据,发现仪器故障,及时处理,努力做到奖优惩劣。另外应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如高效液相色谱,首先规范操作,树立保护高效液相色谱整套系统的概念,尤其对于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在使用后应及时冲洗,以免污染而使其寿命缩短或损坏,尤其操作者使用了含盐的流动相,更应注意清洗的步骤:首先用脱过气的纯水以流速为1 mL/min左右冲洗30~60 min,再用50%以上甲醇或乙腈的水溶液以相同的流速冲洗20~30 min;如要卸下柱子,在经过上述冲洗过程之后,再经纯甲醇或乙腈以1 mL/min的流速冲洗20~ 30 min,柱子卸下后应马上拧紧柱堵。流速的变化应采用阶梯式递增或递减的方式,启动泵时,应在2 min之内由小流速慢慢增大到所需的流速,泵关闭时亦然(流速递减),切忌流速的骤变。
3 药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仪器管理分析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由于多学科共用整合实验室,因而仪器设备数量较多[3]。以下就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3.1 仪器设备的管理原则
药学专业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实行系统管理,实现人流、财流、物流、信息流的平衡协调的管理原则,使供应、使用和维修相互结合,达到整体优化,从而实现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同时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实现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2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药学专业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由管理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进行合理配备并保持相对稳定。管理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勤政廉政,并具备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刻苦钻研,不断掌握和更新知识,努力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同时根据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设立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参加考核和晋升,有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晋升。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在进行仪器设备管理前均参加了相应的专业培训(包括上岗培训)[5]。
3.3 仪器设备购置
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购置本着从实际出发,根据适用、先进、合理的原则,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价值,求得最佳效益,在申请采购进口设备及零配件要填写进口仪器申请表和论证报告。申请进口仪器设备应是国内不能生产或虽已生产,但质量和技术性能确未达到要求的品种。凡是国内的仪器设备质量良好、性能稳定、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原则上不予进口。购置国内或国外仪器设备,必须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选购。
3.4 仪器设备验收
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的验收在仪器设备到货前,应做好验收的准备工作。验收的目的是保证所订购的仪器设备数量准确,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所签合同要求,并通过质量检验、安装调试等过程,起到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的作用。验收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条件准备和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是提前索取订购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线路图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学习,进行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条件准备是做好验收场地、机房设备安装、工程图纸、施工要求和辅助设施准备。组织准备是对大型仪器设备应由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在进行验收时需要认真核对订购合同、到货通知单、运单、国外发票、装箱单等验收凭证,上述单据不全时,不得验收。检查仪器设备的外包装,如果外包装明显受潮或破损时,一定要取得港口、海关或运货单位的有关证明文件。按照订货合同、装箱单,开箱清点主机、部件、零配件和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并检查规格、型号是否相符。对合同规定由外商派员安装调试的进口仪器设备,必须有双方在场共同开箱清点,以便分清责任。通电开机检验性能的稳定性、结构的先进性、操作的方便性、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等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在通电开机前必须详细阅读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以防事故的发生。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要有计划、方案、图纸。按照工程技术要求和安装程序,精心安装,保证质量。安装完毕后,在运行调试中发现异常、性能不稳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要随意拆机检修。进口仪器设备应请外商派员处理。国产设备应请厂家派员处理,直至调试运行正常方可验收。进口仪器设备验收入库应在规定的索赔期限内抓紧完成,如因故不能在索赔期内完成时,应向进出口公司提出延长索赔期或保留索赔权。对仪器设备在验收中发现数量短缺、质量低劣、破损等问题时,国产品应由订货部门负责向有关厂家交涉补货、退货或赔偿;进口仪器设备则需办理商品检验索赔手续。凡需办理商品检验或索赔的进口仪器设备,经办单位应及时向国资处提供包括合同在内的所有资料,并保持完整的包装材料,以便商检部门来员验证。进口仪器设备的包装箱待仪器设备调试运转正常3个月后方可处理。对大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后要写出验收工作报告。同时应将在验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报告、资料、记录、测试数据、照片、录像等有关技术材料,按学校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转交到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归档。
3.5 仪器设备使用与日常管理
实验中心在用仪器设备实施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三定两严”制度。每台设备必须标明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做到“三定”,即定人使用,定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两严”,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对集中共用、协作共用、专管共用的仪器设备,除本科室专业人员外,其他科室的使用人员由仪器设备所在科室组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管理部门签发《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证》,凭证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维护所属的仪器设备,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仪器设备零配件、消耗品,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妥善保管。存放仪器设备的场所应有安全防范措施及安全制度。凡大型仪器设备均应建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随机保管[5],其内容包括使用的起止时间、使用人、用途、使用前状况和使用后状况及检修记录等情况,最终根据使用登记计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并作为考核依据[6]。使用初期(厂商保修期内):在确保安全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不要搁置,以便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正常使用期:必须保证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状态,开发仪器设备的技术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各种功能利用指数。使用后期:加强对易损部位的维修保养,通过技术改造,延长其使用寿命[7]。对在用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考查评价仪器设备质量等级。对在用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使用率考核。仪器设备使用率考核范围、定额及使用年限按学校统一制定的标准计算,在此范围之外的设备考核,各单位自行决定。仪器设备检修是对在用仪器设备实施检验、修理、测试、校正等技术保障工作。通过必备的检修设备和有效的工艺手段,使仪器设备从故障态转变到工作态,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8-10]。
3.6 仪器设备报废
实验中心仪器报废时凡单价在万元以上者,应填写统一审批表, 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鉴定后,按仪器设备的管理权限逐级审批,并归入档案。对可供家用的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凡淘汰、报废的仪器设备均应办理账卡注销手续,同时存入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的报废库,长久保存备查。对淘汰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理办法淘汰、报废设备的处理,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办理。淘汰设备的处理办法:继续使用但不做完好率、使用率、修理率、返修率的考核;调拨给其他可设法利用的单位。报废设备的处理办法:拆件利用,或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实习用具。仪器设备处理后的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主要应用于维修、更新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统计表是为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决定政策、指导管理工作、制定和检查仪器设备计划的依据,各级使用管理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务求清晰、及时、准确无误。
3.7 仪器设备保障维修
国资处承担全校教学、科研各种训练器材、器具、设施、设备的配备、安装、制作等凡涉及到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各类设备、仪器和训练器材、器具等保养、维修,各种国产、进口仪器设备的检修和显微镜、小家电的保养维修等。
4 成果与结论
成都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实验室设备完好情况及大型设备利用情况如下:
由表1所示,2006~2013年我校实验室设备平均利用率、完好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上得到加强,提示近几年教学保障处和各实验室作了大量的相关工作,健全了管理制度,定期清查核对设备,建立和完善了仪器设备数据库。但与本科教学水平要求达到100%还有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1世纪初,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医学高等院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不断加大,仪器设备购置也提高,而在仪器管理和维护上却没有有效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高等院校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并通过定期培训、规章建制等促进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让其有效地服务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 徐新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2010,22(3):261-263.
[2] 梁敏.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1,8(24):83-84.
[3] 孔兰青.对药学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49-50.
[4] 王建宇,祁景坤,王冠杰,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4,28(5):524-526.
[5] 赵勇,王增林.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4,17(2):159-164.
[6] 王楠,韩红红.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8-230.
[7] 颜萌.强化自制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64-267.
[8] 朱艳萍.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4):228-230.
[9] 卢宁清,陶虹,李光华,等.加强机能实验中心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49-150.
[10] 王宇茁,刘敏,李庆华,等.提高医学分析化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56-157.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程 铭)
3.6 仪器设备报废
实验中心仪器报废时凡单价在万元以上者,应填写统一审批表, 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鉴定后,按仪器设备的管理权限逐级审批,并归入档案。对可供家用的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凡淘汰、报废的仪器设备均应办理账卡注销手续,同时存入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的报废库,长久保存备查。对淘汰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理办法淘汰、报废设备的处理,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办理。淘汰设备的处理办法:继续使用但不做完好率、使用率、修理率、返修率的考核;调拨给其他可设法利用的单位。报废设备的处理办法:拆件利用,或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实习用具。仪器设备处理后的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主要应用于维修、更新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统计表是为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决定政策、指导管理工作、制定和检查仪器设备计划的依据,各级使用管理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务求清晰、及时、准确无误。
3.7 仪器设备保障维修
国资处承担全校教学、科研各种训练器材、器具、设施、设备的配备、安装、制作等凡涉及到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各类设备、仪器和训练器材、器具等保养、维修,各种国产、进口仪器设备的检修和显微镜、小家电的保养维修等。
4 成果与结论
成都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实验室设备完好情况及大型设备利用情况如下:
由表1所示,2006~2013年我校实验室设备平均利用率、完好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上得到加强,提示近几年教学保障处和各实验室作了大量的相关工作,健全了管理制度,定期清查核对设备,建立和完善了仪器设备数据库。但与本科教学水平要求达到100%还有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1世纪初,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医学高等院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不断加大,仪器设备购置也提高,而在仪器管理和维护上却没有有效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高等院校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并通过定期培训、规章建制等促进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让其有效地服务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 徐新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2010,22(3):261-263.
[2] 梁敏.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1,8(24):83-84.
[3] 孔兰青.对药学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49-50.
[4] 王建宇,祁景坤,王冠杰,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4,28(5):524-526.
[5] 赵勇,王增林.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4,17(2):159-164.
[6] 王楠,韩红红.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8-230.
[7] 颜萌.强化自制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64-267.
[8] 朱艳萍.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4):228-230.
[9] 卢宁清,陶虹,李光华,等.加强机能实验中心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49-150.
[10] 王宇茁,刘敏,李庆华,等.提高医学分析化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56-157.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程 铭)
3.6 仪器设备报废
实验中心仪器报废时凡单价在万元以上者,应填写统一审批表, 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鉴定后,按仪器设备的管理权限逐级审批,并归入档案。对可供家用的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应加强审核,严格控制。凡淘汰、报废的仪器设备均应办理账卡注销手续,同时存入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的报废库,长久保存备查。对淘汰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理办法淘汰、报废设备的处理,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办理。淘汰设备的处理办法:继续使用但不做完好率、使用率、修理率、返修率的考核;调拨给其他可设法利用的单位。报废设备的处理办法:拆件利用,或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实习用具。仪器设备处理后的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主要应用于维修、更新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统计表是为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决定政策、指导管理工作、制定和检查仪器设备计划的依据,各级使用管理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务求清晰、及时、准确无误。
3.7 仪器设备保障维修
国资处承担全校教学、科研各种训练器材、器具、设施、设备的配备、安装、制作等凡涉及到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各类设备、仪器和训练器材、器具等保养、维修,各种国产、进口仪器设备的检修和显微镜、小家电的保养维修等。
4 成果与结论
成都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实验室设备完好情况及大型设备利用情况如下:
由表1所示,2006~2013年我校实验室设备平均利用率、完好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上得到加强,提示近几年教学保障处和各实验室作了大量的相关工作,健全了管理制度,定期清查核对设备,建立和完善了仪器设备数据库。但与本科教学水平要求达到100%还有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1世纪初,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医学高等院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不断加大,仪器设备购置也提高,而在仪器管理和维护上却没有有效的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高等院校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并通过定期培训、规章建制等促进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让其有效地服务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 徐新泉.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2010,22(3):261-263.
[2] 梁敏.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1,8(24):83-84.
[3] 孔兰青.对药学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49-50.
[4] 王建宇,祁景坤,王冠杰,等.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4,28(5):524-526.
[5] 赵勇,王增林.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4,17(2):159-164.
[6] 王楠,韩红红.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8-230.
[7] 颜萌.强化自制仪器设备管理的研究与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64-267.
[8] 朱艳萍.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4):228-230.
[9] 卢宁清,陶虹,李光华,等.加强机能实验中心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49-150.
[10] 王宇茁,刘敏,李庆华,等.提高医学分析化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实践和探索[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156-157.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