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辞世十年祭”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12-31蒋晶
蒋晶
摘 要:2014年5月10日-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辞世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位代表分阶段发言,主要讨论了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以及沉痛缅怀蔡仲德先生逝世十周年并探讨其学术思想,以下就会议内容详细展开。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蔡仲德 十年祭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音乐美学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辞世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10日至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此次会议主要议题有二:一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二是缅怀蔡仲德先生并探讨其学术思想。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80年代后期就曾提出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的想法,也就是将传统音乐的形态和观念放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作综合研究。在蔡仲德先生辞世十周年之际,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蔡先生生前的同道朋友和学生,冯友兰先生家乡的学者等,齐聚京城一起研究和回顾蔡先生的学术成果、治学精神和为人品格,无疑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两天时间共六场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位代表发言。会议开幕式暨蔡仲德辞世十年祭纪念会于5月10日上午九点半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举行,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音乐学研究所所长戴嘉枋、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和云峰分别致辞。活动当天,王次炤院长因为有公务在身,无法亲临现场,特委托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研究员现场宣读了他的书面讲话,表达了对蔡先生深切的追思,其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对文化和学术无限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开幕式举行了“蔡仲德音乐美学基金”捐赠仪式,蔡先生的夫人,著名作家冯钟璞先生因年事已高未能亲临现场,特意拍摄了一段视频来追忆蔡先生,同时感谢此次活动主办方对家人的关切。蔡先生的女儿、华纳音乐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冯珏女士代表家人接受了音乐学系的捐赠证书并发表感言。中国音乐美学会会长韩钟恩教授、蔡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学生、患病期间的主治医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诗杰先生等一一作了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蔡先生进行了缅怀。
5月10日下午两点半在教学楼401学术报告厅开始了学术研讨会,前三场报告主要是蔡仲德学术思想研讨,其中第一场由邢维凯主持,苗建华、叶明春、邓四春、何艳珊、李浩五位作为蔡先生的学生分别作了发言。蔡仲德先生从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仅仅30年,但著述众多,成果丰厚,有著作11部,论文80篇。其研究领域主要有:中国音乐美学、中国哲学、士与中国文化;突出成果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陈寅恪论》和《士人格研究》等。1 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学术思想的核心,是蔡先生经过长期学术探讨逐渐形成的认识,既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标。这已经体现在其音乐、文化、人的学术轨迹中。蔡先生认为文化和音乐都是人所创造的,也为人所用,因此判断音乐的价值应该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作为蔡先生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苗建华研究员回忆晚年的蔡先生多次与她谈到传统音乐美学研究的现状。关于文献的整理和思想观念的研究,蔡老师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完成了个人的使命,但他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因为非音乐专业出身,很少从音乐本身谈美学思想和观念,希望苗建华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与音乐形态的结合,在此方面有所建树。西安音乐学院叶明春教授从五个部分来介绍蔡先生论文论著资料搜集、整理与录入情况,包括未发表的论文、论著、教材和书信搜集情况以及已收集到的冯学和其他方面的著作,同时提出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央音乐学院邓四春在谈到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论域兼及研究方法时,认为作为感性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的研究,必须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各学科结合,吸收其成果,这些具体的成果从哲学、美学上进行总结概括,上升为理论形态的美学意识。因此,他对组委会将论题冠之于“中国传统音乐”有不同看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何艳珊博士《再论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现实音乐生活的关系——从蔡仲德先生“接着说”》认为拓展学术视野、打破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是十分必要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和发展既需要“博物馆式”的保存,更需要开放式的发展,正因为只有在发展中、在当下音乐实践的参与中,传统音乐美学的精神才能被真正激活,通过对《大梦敦煌》这部具体作品的解析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音乐作品的显现。云南大学李浩副教授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对蔡先生治学方法和原则的思考,先生“我注六经”及“六经注我”的治学方法让他受益终生。
研讨会第二场由苗建华研究员主持,中央音乐学院李起敏教授在对蔡先生人物品评时讲到“在史中求史识”是陈寅恪信守的法则,也是蔡仲德信守的法则,“五四精神”在蔡先生人格塑造和学术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冯长春教授也认为“五四精神”是蔡先生学术研究与人格精神的根本。中央音乐学院邢维凯和周海宏两位教授阐释了蔡先生的人本主义观念,从自我人格准则与自己的言行上践行着自己的治学思想和学术研究内容,这是蔡先生超越一般学者的人本情怀。湖南科技学院教师张向东接着蔡先生谈音乐如何归复人本?
5月10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401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闽南音乐专场演出。由福建晋江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表演的掌中木偶、南音、笼吹、道情、佛曲、车鼓阵、大鼓吹,以及高甲戏、打城戏、歌仔戏等,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场传统音乐表演也给与会者提供了美学思考的资料。
5月11日上午第三场研讨会由何宽钊老师主持,罗小平、安国梁、王仁宇和明言几位代表作了报告。其中,星海音乐学院罗小平教授两次发言,从音乐表演心理研究出发,讲述蔡仲德先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思想研究起到的奠基、指引、示范和导向作用。此外,她还谈到中国古代音乐表演心理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如缺乏关注力度;缺乏范畴体系的构建;缺乏较广泛的中外比较视域和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互渗的视界等。南阳师范学院冯友兰研究所王仁宇教授总结了蔡先生在冯学、士人格以及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很多研究内容已经超出了音乐学领域,在哲学及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endprint
研讨会后半段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为主题。其中第四场由罗艺峰教授主持,韩钟恩、李曙明、王晓俊、陇菲、谢嘉幸、王学佳等六位代表分别做了报告。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强调以听感官事实为基点,来讨论高文化问题,内容围绕以古典范式呈现美学思想并通过传统形态凸显审美特征,能否在高文化论域中合式作业?如何解决古典范式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音乐的美学中个别问题,以及不同学科范畴能否实现协同作业的学科关切。西北民族大学李曙明教授谈和律音乐美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问题,提出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之人类美乐文化均现“一元万象”之态。谢嘉幸教授以近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溪山琴况》研讨会及对《溪山琴况》心身解读为切入点,力图从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美学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当代阐释的诸多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学佳探讨了《声无哀乐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研讨会第五场由李曙明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他从音乐思想史的视角讲述西汉以来建立在天人哲学基础上的礼乐规范,重点阐述了礼乐是如何从天人秩序演化到内在道德自觉的,这个具体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阐述西方专业音乐强调艺术审美的治史理念对中国音乐史学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和缺失,认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应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理念,努力辨析中国音乐传统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充分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他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展示了民间丧礼的音乐场面,思考了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问题,显示了与音乐美学界颇不相同的学术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提出了传统音乐传承的美学研究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章华英副研究员围绕晚明虞山琴派对于清代以后琴派、琴谱风格及古琴美学思想的影响作了报告。同样是讨论古琴美学,宋瑾教授讲述“自况”与《溪山琴况》之联系,并认为“自况”此乃修身养性、依器达道之行为,是中国古代“做的哲学”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开拓了一个思考《溪山琴况》的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新思路,并认为当今世界应该弘扬古琴精神。张伯瑜教授通过对田野采风的几段旋律做现场音乐分析,引入由音乐形态特征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中美学问题的可能性话题。
研讨会第六场自由学术讨论,也是此次会议最精彩的部分,大家就美学学科边界、学科特点、研究对象以及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做了热烈讨论,把整个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自由发言由谢嘉幸教授主持,每人五分钟,大家各抒己见。第一位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方教授,她的发言是写于2007年的一篇文章, 那年正值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庆,蔡老师曾经是附中的语文老师,所以她就把这篇文章呈献给蔡老师看,文章的题目叫《写在迎春与连翘盛开的季节》,由对迎春与连翘两种花卉的解读感受蔡先生的人格魅力。回顾20年的交往,她总结先生“以人为本”在做人方面的三个层次:一、做饱有真实性情的人;二、做本着平常心来做事的人;三、做一个与自然天地共存的人。第二位发言人何宽钊博士指出美学不光是一个学术,它更是一种思维,它渗透在音乐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音乐美学研究应该走出“纯学术的高空作业”。
第三位发言的是宋瑾教授,主要谈自己对李曙明教授“一元万象论”的理解和回应,李教授随即也表示部分同意宋老师的观点。罗艺峰教授针对项阳老师所讲的民间丧礼和丧乐问题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补充了相关材料。在中国传统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欣赏挽歌,儒家早期就是作为吹鼓手参加红白喜事的,东汉的《风俗通义》和魏晋时代《世说新语》里边也有相关记载,《两唐书》里面还有专门的“挽歌部”,以至于成为正史当中一个重要的乐种。唐代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到清代,仍然保留了这一特别的传统,有诗云:“挽歌但使皆名士,歌哭何须是妇人”,可见,当时的文人是以唱挽歌为能事的,这是一个风尚,也可以说与美学或审美有某些联系。谢嘉幸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容易把欣赏和审美等于美学的全部,实际上所有的实践都是感性活动,都是美学关注的对象,而我们又把美学变成了审美,变成一种娱乐,这可能是有误解的地方。项阳老师针对罗艺峰教授的不同意见做了补充和回应,认为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我们作为旁边的观赏者,在场者,与仪式的参与者对丧乐的认识不同;另一个层次是说当事人,当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他还在欣赏丧乐吗?所以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分层讨论。何宽钊老师表示探讨丧乐仪式中的音乐的功能性,不是一个音乐美学的话题,而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或者是人类学对象。主持人谢嘉幸老师提醒我们对审美的理解过于狭隘,仪式音乐也是审美对象,只是不能把审美等同于娱乐,既要考虑丧乐的社会功能,又要关注到欣赏丧乐的感性活动,这才是人类学应该研究的。何宽钊老师对此观点表示认同。陇菲老师从“美学”这个词的概念出发,表达了自己对美学学科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张伯瑜教授则对美学中的“感性”理解进行举例说明,认为感性的概念除了声音之外,还很宽泛,需要在分析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章华英老师强调蔡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是建立在哲学史基础上的,对音乐形态的欠缺导致他的中国音乐美学史当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这是令人遗憾并需要我们重视的。
陈自明教授作为世界民族音乐研究者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去关注世界音乐。“音乐美学研究是否要面向世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世界有五千个民族,一万多种音乐,四万多种乐器,研究对象非常丰富,包含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已经出版的涉及东方美学的书有印度美学、阿拉伯美学、波斯美学、日本美学、朝鲜美学等,但是没有音乐美学,这个领域需要研究者去开拓,并且还需注意,研究世界音乐美学,不能拿西方美学那些规则和理论强加在其他美学上。
谈到世界民族音乐美学的研究,罗艺峰教授二次发言,提醒我们始终要明晰,所有提到的概念,都有一个历史性的发展,不管是“音乐”的概念,“美学”的概念,还是“传统”这个概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历史意识,我们就很难把十八世纪以来建立在审美认知主义之上的音乐艺术的理论和美学,套在今天世界各民族的身上,也很难套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身上。应该看到,这是哲学的一个极限,走出去就是哲学,在这之内就是美学。我们能否为无限多样的音乐形态提供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原理,仍然需要讨论。美学的哲学品格,它的原理性和和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多样性,民族属性、文化属性之间,能否发生合理联系?体现什么样的学术主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教授发表了简短的小结,事实上,早在2006年他就已经萌发要举办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的想法,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搁置至今。今天到场的有研究音乐美学的,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世界音乐、音乐史的,也有音乐教育界各位专家,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
研讨会上半场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独立的人格、批判精神和创造性,希望后学者能践行。后半场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宋瑾老师希望大家能关注三件事:一、后学者如何在文献、范畴以及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二、关注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三、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问题。一个是多元音乐的美学,音乐是多,美学作为学科是一,以学科为一,去研究多样性。还有一种是多样的音乐美学。
短短两天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追思、缅怀蔡先生的同时,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未来发展和研究充满了乐观期待,期盼下一次学术争鸣与交锋尽早到来。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endprint
研讨会后半段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为主题。其中第四场由罗艺峰教授主持,韩钟恩、李曙明、王晓俊、陇菲、谢嘉幸、王学佳等六位代表分别做了报告。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强调以听感官事实为基点,来讨论高文化问题,内容围绕以古典范式呈现美学思想并通过传统形态凸显审美特征,能否在高文化论域中合式作业?如何解决古典范式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音乐的美学中个别问题,以及不同学科范畴能否实现协同作业的学科关切。西北民族大学李曙明教授谈和律音乐美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问题,提出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之人类美乐文化均现“一元万象”之态。谢嘉幸教授以近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溪山琴况》研讨会及对《溪山琴况》心身解读为切入点,力图从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美学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当代阐释的诸多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学佳探讨了《声无哀乐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研讨会第五场由李曙明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他从音乐思想史的视角讲述西汉以来建立在天人哲学基础上的礼乐规范,重点阐述了礼乐是如何从天人秩序演化到内在道德自觉的,这个具体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阐述西方专业音乐强调艺术审美的治史理念对中国音乐史学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和缺失,认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应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理念,努力辨析中国音乐传统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充分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他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展示了民间丧礼的音乐场面,思考了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问题,显示了与音乐美学界颇不相同的学术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提出了传统音乐传承的美学研究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章华英副研究员围绕晚明虞山琴派对于清代以后琴派、琴谱风格及古琴美学思想的影响作了报告。同样是讨论古琴美学,宋瑾教授讲述“自况”与《溪山琴况》之联系,并认为“自况”此乃修身养性、依器达道之行为,是中国古代“做的哲学”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开拓了一个思考《溪山琴况》的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新思路,并认为当今世界应该弘扬古琴精神。张伯瑜教授通过对田野采风的几段旋律做现场音乐分析,引入由音乐形态特征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中美学问题的可能性话题。
研讨会第六场自由学术讨论,也是此次会议最精彩的部分,大家就美学学科边界、学科特点、研究对象以及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做了热烈讨论,把整个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自由发言由谢嘉幸教授主持,每人五分钟,大家各抒己见。第一位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方教授,她的发言是写于2007年的一篇文章, 那年正值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庆,蔡老师曾经是附中的语文老师,所以她就把这篇文章呈献给蔡老师看,文章的题目叫《写在迎春与连翘盛开的季节》,由对迎春与连翘两种花卉的解读感受蔡先生的人格魅力。回顾20年的交往,她总结先生“以人为本”在做人方面的三个层次:一、做饱有真实性情的人;二、做本着平常心来做事的人;三、做一个与自然天地共存的人。第二位发言人何宽钊博士指出美学不光是一个学术,它更是一种思维,它渗透在音乐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音乐美学研究应该走出“纯学术的高空作业”。
第三位发言的是宋瑾教授,主要谈自己对李曙明教授“一元万象论”的理解和回应,李教授随即也表示部分同意宋老师的观点。罗艺峰教授针对项阳老师所讲的民间丧礼和丧乐问题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补充了相关材料。在中国传统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欣赏挽歌,儒家早期就是作为吹鼓手参加红白喜事的,东汉的《风俗通义》和魏晋时代《世说新语》里边也有相关记载,《两唐书》里面还有专门的“挽歌部”,以至于成为正史当中一个重要的乐种。唐代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到清代,仍然保留了这一特别的传统,有诗云:“挽歌但使皆名士,歌哭何须是妇人”,可见,当时的文人是以唱挽歌为能事的,这是一个风尚,也可以说与美学或审美有某些联系。谢嘉幸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容易把欣赏和审美等于美学的全部,实际上所有的实践都是感性活动,都是美学关注的对象,而我们又把美学变成了审美,变成一种娱乐,这可能是有误解的地方。项阳老师针对罗艺峰教授的不同意见做了补充和回应,认为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我们作为旁边的观赏者,在场者,与仪式的参与者对丧乐的认识不同;另一个层次是说当事人,当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他还在欣赏丧乐吗?所以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分层讨论。何宽钊老师表示探讨丧乐仪式中的音乐的功能性,不是一个音乐美学的话题,而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或者是人类学对象。主持人谢嘉幸老师提醒我们对审美的理解过于狭隘,仪式音乐也是审美对象,只是不能把审美等同于娱乐,既要考虑丧乐的社会功能,又要关注到欣赏丧乐的感性活动,这才是人类学应该研究的。何宽钊老师对此观点表示认同。陇菲老师从“美学”这个词的概念出发,表达了自己对美学学科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张伯瑜教授则对美学中的“感性”理解进行举例说明,认为感性的概念除了声音之外,还很宽泛,需要在分析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章华英老师强调蔡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是建立在哲学史基础上的,对音乐形态的欠缺导致他的中国音乐美学史当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这是令人遗憾并需要我们重视的。
陈自明教授作为世界民族音乐研究者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去关注世界音乐。“音乐美学研究是否要面向世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世界有五千个民族,一万多种音乐,四万多种乐器,研究对象非常丰富,包含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已经出版的涉及东方美学的书有印度美学、阿拉伯美学、波斯美学、日本美学、朝鲜美学等,但是没有音乐美学,这个领域需要研究者去开拓,并且还需注意,研究世界音乐美学,不能拿西方美学那些规则和理论强加在其他美学上。
谈到世界民族音乐美学的研究,罗艺峰教授二次发言,提醒我们始终要明晰,所有提到的概念,都有一个历史性的发展,不管是“音乐”的概念,“美学”的概念,还是“传统”这个概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历史意识,我们就很难把十八世纪以来建立在审美认知主义之上的音乐艺术的理论和美学,套在今天世界各民族的身上,也很难套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身上。应该看到,这是哲学的一个极限,走出去就是哲学,在这之内就是美学。我们能否为无限多样的音乐形态提供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原理,仍然需要讨论。美学的哲学品格,它的原理性和和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多样性,民族属性、文化属性之间,能否发生合理联系?体现什么样的学术主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教授发表了简短的小结,事实上,早在2006年他就已经萌发要举办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的想法,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搁置至今。今天到场的有研究音乐美学的,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世界音乐、音乐史的,也有音乐教育界各位专家,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
研讨会上半场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独立的人格、批判精神和创造性,希望后学者能践行。后半场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宋瑾老师希望大家能关注三件事:一、后学者如何在文献、范畴以及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二、关注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三、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问题。一个是多元音乐的美学,音乐是多,美学作为学科是一,以学科为一,去研究多样性。还有一种是多样的音乐美学。
短短两天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追思、缅怀蔡先生的同时,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未来发展和研究充满了乐观期待,期盼下一次学术争鸣与交锋尽早到来。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endprint
研讨会后半段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为主题。其中第四场由罗艺峰教授主持,韩钟恩、李曙明、王晓俊、陇菲、谢嘉幸、王学佳等六位代表分别做了报告。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强调以听感官事实为基点,来讨论高文化问题,内容围绕以古典范式呈现美学思想并通过传统形态凸显审美特征,能否在高文化论域中合式作业?如何解决古典范式音乐美学思想与传统音乐的美学中个别问题,以及不同学科范畴能否实现协同作业的学科关切。西北民族大学李曙明教授谈和律音乐美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问题,提出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之人类美乐文化均现“一元万象”之态。谢嘉幸教授以近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溪山琴况》研讨会及对《溪山琴况》心身解读为切入点,力图从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美学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经典文献当代阐释的诸多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学佳探讨了《声无哀乐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研讨会第五场由李曙明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他从音乐思想史的视角讲述西汉以来建立在天人哲学基础上的礼乐规范,重点阐述了礼乐是如何从天人秩序演化到内在道德自觉的,这个具体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阐述西方专业音乐强调艺术审美的治史理念对中国音乐史学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和缺失,认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应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理念,努力辨析中国音乐传统与社会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充分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他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展示了民间丧礼的音乐场面,思考了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问题,显示了与音乐美学界颇不相同的学术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提出了传统音乐传承的美学研究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章华英副研究员围绕晚明虞山琴派对于清代以后琴派、琴谱风格及古琴美学思想的影响作了报告。同样是讨论古琴美学,宋瑾教授讲述“自况”与《溪山琴况》之联系,并认为“自况”此乃修身养性、依器达道之行为,是中国古代“做的哲学”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开拓了一个思考《溪山琴况》的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新思路,并认为当今世界应该弘扬古琴精神。张伯瑜教授通过对田野采风的几段旋律做现场音乐分析,引入由音乐形态特征来探讨中国传统音乐中美学问题的可能性话题。
研讨会第六场自由学术讨论,也是此次会议最精彩的部分,大家就美学学科边界、学科特点、研究对象以及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做了热烈讨论,把整个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自由发言由谢嘉幸教授主持,每人五分钟,大家各抒己见。第一位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方教授,她的发言是写于2007年的一篇文章, 那年正值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庆,蔡老师曾经是附中的语文老师,所以她就把这篇文章呈献给蔡老师看,文章的题目叫《写在迎春与连翘盛开的季节》,由对迎春与连翘两种花卉的解读感受蔡先生的人格魅力。回顾20年的交往,她总结先生“以人为本”在做人方面的三个层次:一、做饱有真实性情的人;二、做本着平常心来做事的人;三、做一个与自然天地共存的人。第二位发言人何宽钊博士指出美学不光是一个学术,它更是一种思维,它渗透在音乐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音乐美学研究应该走出“纯学术的高空作业”。
第三位发言的是宋瑾教授,主要谈自己对李曙明教授“一元万象论”的理解和回应,李教授随即也表示部分同意宋老师的观点。罗艺峰教授针对项阳老师所讲的民间丧礼和丧乐问题提出了一点不同意见,补充了相关材料。在中国传统中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欣赏挽歌,儒家早期就是作为吹鼓手参加红白喜事的,东汉的《风俗通义》和魏晋时代《世说新语》里边也有相关记载,《两唐书》里面还有专门的“挽歌部”,以至于成为正史当中一个重要的乐种。唐代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到清代,仍然保留了这一特别的传统,有诗云:“挽歌但使皆名士,歌哭何须是妇人”,可见,当时的文人是以唱挽歌为能事的,这是一个风尚,也可以说与美学或审美有某些联系。谢嘉幸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容易把欣赏和审美等于美学的全部,实际上所有的实践都是感性活动,都是美学关注的对象,而我们又把美学变成了审美,变成一种娱乐,这可能是有误解的地方。项阳老师针对罗艺峰教授的不同意见做了补充和回应,认为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我们作为旁边的观赏者,在场者,与仪式的参与者对丧乐的认识不同;另一个层次是说当事人,当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他还在欣赏丧乐吗?所以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分层讨论。何宽钊老师表示探讨丧乐仪式中的音乐的功能性,不是一个音乐美学的话题,而是一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或者是人类学对象。主持人谢嘉幸老师提醒我们对审美的理解过于狭隘,仪式音乐也是审美对象,只是不能把审美等同于娱乐,既要考虑丧乐的社会功能,又要关注到欣赏丧乐的感性活动,这才是人类学应该研究的。何宽钊老师对此观点表示认同。陇菲老师从“美学”这个词的概念出发,表达了自己对美学学科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张伯瑜教授则对美学中的“感性”理解进行举例说明,认为感性的概念除了声音之外,还很宽泛,需要在分析之前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章华英老师强调蔡先生的中国音乐美学史是建立在哲学史基础上的,对音乐形态的欠缺导致他的中国音乐美学史当中没有这部分内容,这是令人遗憾并需要我们重视的。
陈自明教授作为世界民族音乐研究者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去关注世界音乐。“音乐美学研究是否要面向世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世界有五千个民族,一万多种音乐,四万多种乐器,研究对象非常丰富,包含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已经出版的涉及东方美学的书有印度美学、阿拉伯美学、波斯美学、日本美学、朝鲜美学等,但是没有音乐美学,这个领域需要研究者去开拓,并且还需注意,研究世界音乐美学,不能拿西方美学那些规则和理论强加在其他美学上。
谈到世界民族音乐美学的研究,罗艺峰教授二次发言,提醒我们始终要明晰,所有提到的概念,都有一个历史性的发展,不管是“音乐”的概念,“美学”的概念,还是“传统”这个概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历史意识,我们就很难把十八世纪以来建立在审美认知主义之上的音乐艺术的理论和美学,套在今天世界各民族的身上,也很难套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身上。应该看到,这是哲学的一个极限,走出去就是哲学,在这之内就是美学。我们能否为无限多样的音乐形态提供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原理,仍然需要讨论。美学的哲学品格,它的原理性和和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多样性,民族属性、文化属性之间,能否发生合理联系?体现什么样的学术主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宋瑾教授发表了简短的小结,事实上,早在2006年他就已经萌发要举办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的想法,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搁置至今。今天到场的有研究音乐美学的,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世界音乐、音乐史的,也有音乐教育界各位专家,这是非常让人欣喜的。
研讨会上半场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独立的人格、批判精神和创造性,希望后学者能践行。后半场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宋瑾老师希望大家能关注三件事:一、后学者如何在文献、范畴以及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二、关注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三、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问题。一个是多元音乐的美学,音乐是多,美学作为学科是一,以学科为一,去研究多样性。还有一种是多样的音乐美学。
短短两天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追思、缅怀蔡先生的同时,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未来发展和研究充满了乐观期待,期盼下一次学术争鸣与交锋尽早到来。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