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

2014-12-31韩永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35期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考核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理论教学任务化、实践教学作品化、考核评价过程化”的教学模式;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实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给出了应用研究的实例。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49-03

"Database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HAN Yong-yin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uzhou 221140, China)

Abstract: For problems existing in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Database Technolog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eaching mode"course teaching work,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product whole process"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teaching. Besides, some problem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l have been analyzed, and examples of this applied research are given combined with "Database Techn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database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1 概述

《数据库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知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案例。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数据库管理技能和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数据库设计与服务器端程序设计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是三层动态网站和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本课程为其提供了规划设计数据库的能力,组织创建数据库的能力以及数据库的访问能力。

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的教学仍注重理论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和谐。而对于高职来说,数据库技术课程应该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突出能力和技能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必须的通用能力(数据管理、数据处理)[1]或再发展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个现状,笔者提出了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采用基于项目化的“理论教学任务化、实践教学作品化、考核评价过程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2.1 结合需求,统筹规划

在实际教学中,在保证课程的完整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分解为:(1) 通用知识部分;(2) 通用方法部分;(3) 不同的“现场任务驱动”部分(现场任务是指在企业中采集到的实际案例);(4) 结合实际问题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部分。

2.2 合理分配教学课时[2]

该课程的标准学时为60课时。教学组织实施中,将教学课时分配为课堂教学40%,实验室实践教学40%,到指定企业现场收集数据进行课程报告设计20%,课程设计报告答辩考试附加4课时。经过实践,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2.3 以“任务驱动式” 教学方法突出课程实用性

用“任务”驱动学和教。教师从编写“问题原型”入手,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教学任务,再将这些任务嵌入到各个教学阶段。整个教学体现“六段式”[3]:问题——工作任务——实施任务——检查评估——讨论学习,修正错误——问题解决。具体特点是:

1) 教师布置作业在“前”。教师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业余或课堂时间到企业实际中去,完成对问题资料的收集(完成作业);2) 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自主设计、自主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方案(作业);3) 教师评阅学生作业,找出不完善典型,从“错误”分析入手,形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对任务的正确解决方案,在解决过程中,必须强调以下几点。①注重概念建立②注重教授方法③注重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④形成逐步学习,逐步深入,逐步完善,逐步复杂,逐步实用,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建立的实用化的学习体系。由于教师编写的问题都是来自企业实际中的现场问题,课程的实用性、实效性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3 教学模式概述

基于项目化的“理论教学任务化、实践教学作品化、考核评价过程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单位进行分解,各单元的基本知识点通过教学任务的实现得以掌握,知识的应用通过实现作品得以巩固和熟练,学生考核不再是简单的考试,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教学的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进行对接,按照企业对职工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4]。

3.1 理论教学任务化

在教学准备时,教师需要对各单位的教学内容设计任务书,在教学过程中分配到由若干同学组成的小组中去,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出台评价和考核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任务的验收。

3.2 实践教学作品化

实践环节是学生对知识应用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案例,最好能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按照企业的工作环境对学生分组,学生通过按照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并完成作品,教师根据企业对产品的验收要求进行验收和评价,结合作品的完成情况考核实践教学成绩。

3.3 考核评价过程化

目前对课程有两种考核办法,一种是通过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期中考试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这种考核机制虽然看起来也比较全面,但是考核过程主要是借助考试实现,成绩不一定真实有效。还有一种是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提交,老师根据作品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注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但是存在忽略了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同时对于学生提交的作品真实度难以掌控。这两种考核方法均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是教师占据了主导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我们提出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将这两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有效。

图1 数据库技术课程评价构成

这种考核体系注重把 “理论知识考核+技能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考核。

4 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主意事项

基于项目化的“理论教学任务化、实践教学作品化、考核评价过程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前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4.1 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是实施的基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单元知识点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要进行分解,通过任务来实现知识点的学习。

2)单元的项目设计。每个单元的项目需要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应用和总结,同时与其他单元项目之间也要关联。

3)单元知识评价设计。

单元评价要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考核,能有效反映学生对单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课程知识评价设计。课程知识的考核需要对课程总体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变通能力有所体现。

5)课程项目评价设计。课程项目考核是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检验,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同时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小组的配合情况,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通过项目答辩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4.2 对教学过程及时评价

过程化的评价体系重点就在于对评价体系进行分解,有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大量的考核评价,评价内容对、工作量大,需要老师能够及时的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考核、记录并进行分析和反馈,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弱,因此,专业教师的培养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先决条件。

5 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例

5.1 课程教学作品设计

根据对数据库技术课程各单元知识点的分解,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经分析,本课程分8个学习单元,见表1。

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完成对应教学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和作品:

1) 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

2) 学生成绩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导入与导出、分离与附加;

3) 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4) 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表的创建与管理;

5) 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查询的实现;

6) 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视图设计;

7) 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的设计;

8) 培训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5.2 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课程考核主要分为单元知识评价、单元项目评价、综合知识评价、综合项目评价4个评价部分,每个部分的成绩作为最终考核的组成部分,具体如下表:

其中:

单元知识评价由单元学习过程评价和基本知识点测试成绩按照3:7构成,并占总分数20%,即单元知识成绩A=A1*30%+A2*70%。

单元项目评价是学生完成各单元项目的考核成绩,由子项目完成情况和报告按照7:3构成,并占总分数的30%,即单元项目的成绩B= B1*70%+B2*30%。

综合知识评价是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全面评价,由笔试和实践按照5:5组成,占总成绩的20%,即C=C1*50%+C2*50%。

综合项目评价是对实践环节学生所完成的项目总体评价,由项目的完成情况、总结报告、答辩PPT、答辩过程按照4:3:1.5:1.5构成,即 D=D1*40%+D2*30%+D3*15%+D4*15%。

最后得出课程的总成绩S=(∑A/7)*20%+(∑B/7)*30%+C*20%+D*30%。

从上面的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同时突出实践考核,通过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紧迫感。同时,通过综合项目的答辩,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化的“理论教学任务化、实践教学作品化、考核评价过程化”的教学模式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课程考试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 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30(4) : 366-370.

[2] 杨晓文,韩燮.基于 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0(12):65-66,69.

[3] 温涛.基于 TOPCARES-CDIO 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8(11):23-29.

[4] 张晶晶,张琪.任务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125-127.

[5] 李岩.SQL Server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60-62.

猜你喜欢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数据库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数据库技术在云计算背景下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