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爆创造力

2014-12-31陈婧

IT经理世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德格赛尔诺贝尔

陈婧

必须找到一个主题,才能够把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联系起来,最后瑞典人找到了这样一个词——创造力。

世界上没有一个奖项能够像诺贝尔奖那样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它已成为最受大众和科学家重视的国际奖项之一。在六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与经济学,已经产生了889位诺贝尔奖得主。每一个获得者都可以在每个领域中获得大约140万美元的奖金,这笔财富来自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19世纪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世界巨富。

这个家喻户晓的奖项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真正的“诺贝尔奖”。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出资增设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诺贝尔纪念奖”。又如,诺贝尔奖虽然给瑞典带来崇高声誉的奖项,却曾经遭到国王的反对,拒绝颁给除瑞典籍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人士。每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奖颁奖和举行盛大晚宴的日子,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12月10日是诺贝尔先生的生日。

201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再次齐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按照惯例举行晚宴。宴会接近尾声时,诺贝尔奖得主们要上台表示感谢。他们有讲幽默故事的,有谈感受的,甚至还有表示对社会不满的,可谓风格迥异。但不论怎样,晚宴总会在笑声中收场。

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的时候,斯德哥尔摩还成立了诺贝尔奖博物馆,位于老城的心脏地带,与瑞典王宫几步之遥。馆内设有展览、电影院、剧院和工作室,还有书籍及纪念品商店和咖啡店。这里曾经是瑞典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后来又成为瑞典文学院所在地。与诺贝尔故居纪念馆不同,这里与诺贝尔本人相关的展品很少,重点介绍的是诺贝尔奖。每一年当诺贝尔奖得主来到斯德哥尔摩的时候,都会参观诺贝尔奖博物馆。

诺贝尔博物馆的质朴与诺贝尔颁奖晚宴的金碧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整个展厅总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由于场地的狭小,必须找到一个主题,才能够把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联系起来,最后瑞典人找到了这样一个词——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收藏“创造力”和启发创造力的博物馆。

据诺贝尔博物馆策展人托比亚斯·德格赛尔(Tobias Degsell)介绍:“博物馆成立以后,我们就把创造力定义成用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思维。我觉得这并不是足够的定义,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用特殊的方式来思考。诺贝尔的哲学有两面,一方面是会想,第二方面就是要会做。正是集合了这两点,才成就了我们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不管是文学还是科学,都是如此。”

在展厅布置上,瑞典人充分发挥了创意,用立体化的展示方式,让参观者完整感受诺贝尔奖创立以来人类的智慧之美。抬眼望去,800余名历届诺贝尔奖主的照片悬挂于顶棚专门铺设的轨道上,每天开馆后便不停地转动,所有获奖者的照片转一圈约3个小时。在展厅中间,一排长长的曲折的红色地柜格外显眼。地柜抽屉打开,是一页页诺贝尔奖得主的生平事迹介绍,沿着曲折的地柜向前,似乎翻开的是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创意的历史。

诺贝尔博物馆将所有关于诺贝尔奖的故事都数据化,你可以站在多媒体演示设备前,戴上耳机,完全沉浸在创意的世界里。展厅辟出了两个小间播放影视资料,互动演示虽然不多,但非常生动,一按按钮,一个甲烷分子的动态演示就展现出来,直观地表达了难以理解的分子结构解析。所选取的实物展示特别能让人感慨科学进步的迅猛。

在诺贝尔奖得主再次聚会斯德哥尔摩时,我们对德格赛尔进行了一次专访,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引爆创造力”,并聆听了一段关于诺贝尔奖得主的私家历史。

记者:诺贝尔先生和同时代的科学家相比,他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

德格赛尔:诺贝尔先生从来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他幼年时举家迁到了俄罗斯,由于当时俄罗斯的法律不允许外国人在公立学校里面念书,所以诺贝尔先生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是在家里受的教育。他的父母聘请了来自圣彼得堡地区不同大学的不同教授,教自己的子女数学、化学、物理等。后来这个家庭也意识到了学习语言的重要,17岁的诺贝尔就能够说五门语言,瑞典语、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而且非常流利。

火药从亚洲传入欧洲后,意大利人发明了一种液态的火药技术,非常危险,放在手上小小的一点,就会让整个屋子爆炸。为了找到更加稳定的助燃剂,诺贝尔先生就在不断地进行实验错误、再实验的过程,诺贝尔的弟弟因此在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中丧生,他被别人指责为对弟弟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并没有停止实验,直到发现了硝酸甘油炸药,让硅藻土和甘油为主的燃料混合在一起,就像水与花的组合,具有完美的稳定性。这仅仅是他生命当中的一个专利而已,他的一生共掌握了345项专利,是一位真正的发明家。

诺贝尔在19世纪就环游了整个世界,建立了跨国企业。17岁时他告诉父亲,他不想做科学家,他想变成一个作家,想写诗。父亲为了避免这个孩子成为作家,就逼着他到美国、欧洲做长途旅行。因此他有机会看到了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由于在瑞典生产的炸药不能被出口到其他国家,他就在世界各地需要炸药的地方设厂,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他的工厂不仅遍布欧洲,还远播到斯里兰卡、南非等亚洲和非洲国家。

诺贝尔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当他衰老的时候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等我去世的时候这些钱该怎么使用呢?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哥哥获取这笔钱财,他很爱自己的哥哥,只不过有天上掉馅饼的话,人就会很懒惰。他不喜欢懒惰的人,所以他就创造了这么一个奖项。

记者:创意究竟是一种天赋,还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创新?

德格赛尔:创新可以通过教育获得,但这取决于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教育,到底是培育创新的教育,还是扼杀创新的教育。我们和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过座谈,他们大多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些老师。他们提到有些老师非常出色,还有些老师非常糟糕。有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就因为一位糟糕的物理老师而转学化学。其次,培育创新的教育也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解决问题可以有多重路径,并不是所有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解决问题也不意味着你需要完全听从老师的指导,按部就班。教育制度应该带给大家的是,对于解决不同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于不同的人。在这点上,现在的教育需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我们曾经以为爱因斯坦是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其实这不是事实。真实的情况是他是个让老师感到头疼和麻烦的学生,他经常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在他去面试大学的时候也没有人喜欢他。我们需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提问,不要循规蹈矩。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是最好的学校。

记者:在你们的研究中,有没有发现诺贝尔奖得主在个性上的一些共同特质?

德格赛尔:我们也会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想要成功的话,需要哪些能力?有一个能力我们把它放在了我们博物馆的地板上,就是所谓的“坚持”。有些人觉得“交流”非常重要,如果说你没有非常好的交流能力,你也不会成功。有些人觉得“远景”非常重要,没有目标的话我们肯定不会成功。有些得主认为“辛勤工作、兢兢业业”最重要,有些人强调所谓的“能力和技能”,有些则认为“问正确的问题”才是关键,有些人也提到了“不尊重传统”。

但真想成功的话,一定还要有“合作精神”,如果说自己独善其身,单枪匹马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也要在别人身上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能力,自己的能力其实是远远不够成功的。有机地整合不同人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做非常伟大的事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诺贝尔奖更倾向于颁发给能够合作的三位科学家。有些人就特别擅长把不同的因素整合起来,有些人则非常善于创造一种网络。其实关键就在于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有创造性。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关于诺贝尔奖得主一些有趣的事实,比如说得主最多的前三位国家分别是美国257人,英国93人,德国80人。对创新来说,它到底是取决于个人,还是取决于环境?

德格赛尔: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并不是完全都在自己国家出生和接受教育,现在的科学家一生都在不断地移动,尤其是哪里有投入,他们就会去哪里。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它们有世界最一流的大学,它们也是对研究投入最多的国家。日本曾经立下计划,要增加诺贝尔奖得主的人数,因此加大了研究的投入。与得奖人数最为关联的是,能否创造一个对研究投入力度更大、对人才更加开放的社会。我们相信未来的趋势是,会有更多的来自印度和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记者:女性在诺贝尔奖历史上889次颁奖中只有47次获奖,您如何看待女性获奖人数的偏少的事实?

德格赛尔:虽然诺贝尔奖颁发了47次给女性,但实际只有46位女性获奖,其中居里夫人一人夺得两次诺贝尔奖。1901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的时候,世界女性还没有获得教育权。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攻读博士,从事科研工作。比如现在瑞典读博士的女性人数就已经超过了男性。虽然这只是小小的变化,但是随着女性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更加明显的变化。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重新改选后,女性评奖人的人数也在增加,这也是一个今后会有更多女性获奖者的理由。

记者:虽然诺贝尔奖也曾颁给过17岁和25岁的年轻人,但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普遍偏大,最年长的一位得主年龄达到90岁?

德格赛尔:虽然大部分的诺贝尔奖得主是在他们60岁之后获奖,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在60岁之后才获得的。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科学的审慎。比如2010年获得生物或医学奖的罗伯特·爱德华兹,凭借试管婴儿技术获得了这个奖项。试管婴儿技术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但评奖委员会为了验证这些试管婴儿能否像正常人类一样生育,而故意等了整整30年。由于科学技术的复杂性,因此往往会过几十年才颁发给他们。

记者:您曾经在硅谷演讲如何才能激发创新的火花,在您看来,怎么样才能激励创新,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

德格赛尔:以我在硅谷的经历,我认为最重要的首先要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尤其是重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所给出的不同意见。其次,愿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也不要害怕失败。虽然我们看到了硅谷的成功,但是我们也别忘记那些“卢瑟”,他们就像诺贝尔那样不断地重头再来。在我看来,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志向和兴趣联系在一起,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这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设计师都聚集在那里,巴黎给他们机会不断地交换信息和想法。还有一点就是不能把你的研究成果保密,要积极地公布你的结果,成为科学界的一分子,学会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因为你的创新可能就是从那些和你差异很大的人中得来的。

举例来说,10%的诺贝尔奖得主都和剑桥大学有关,这是世界上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一个大学。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有趣,我们就去了剑桥大学,并且问剑桥大学的领导,为什么你们学校这么出色?这个领导就告诉我一个秘诀,关键在于你要会玩,还有多样性也很重要。让一大堆年轻人和非常聪明的人在一起聚会,并不是足够的,我们还要让他们互动起来。剑桥大学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好,它经常会邀请一些出色的学者、研究者来参加他们的晚宴。在晚宴上你不能够自己选择挨着谁坐,剑桥会为你决定你旁边的人是谁,有可能你左边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右边是一位人类学教授。在晚宴结束之后,所有的人都能够从彼此身上得到很多的灵感和启发,所以说当他们回到公寓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地富有创造性了。

猜你喜欢

德格赛尔诺贝尔
莱赛尔产业力促优化供给
莱赛尔织物长车工艺探讨
阿克苏诺贝尔
2019年诺贝尔颁奖
星星
星星
漫画
索德格朗
百年诺贝尔
《赛尔号大电影5:雷神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