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科技忧思录

2014-12-31康翔

IT经理世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人类

康翔

假如你和我一样,是个依靠工薪生活的普通人,相信在看到《无薪时代:未来没有工作》片名时的第一反应,应该和我是一样的。

这是一部时长127分钟的英国纪录片,导演、编剧和主演都是同一个人:Sam Vallely。此君到底是何方神圣,我无从得知,甚至通过各方记录和搜索引擎,也找不到蛛丝马迹。由于在整部影片中他也只是通过旁白出境,因此我只能判断出这大概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白人,男性。

然而,他的这部片子却激活了我久远的回忆,以及在颠沛流离的现实人生中上下求索时曾经无数次关于现代科技思考的碎片痕迹。

记得小时候,曾经有同学问老师:如果未来世界里各种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来担纲,那我们到时候干什么?老师的回答很简单:那么多的机器人,难道还没有损坏的或者故障的,需要人工来修理?貌似靠谱,着实忽悠了我多年。

《无薪时代》讲述了这样一种可能: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失业,各种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会由机器人完成,甚至一些部分带有“想象”和“创意”的脑力工作也是如此,譬如医学、教育、翻译等。至于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等行业,其实这种变迁已经在进行中:庞大的亚马逊仓库中,已经有大量的机器人进行分拣和发货工作,多年来无一差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上路了,直至今日仍保持着交通事故零记录;3D打印的多方试水和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还用我多说吗?

长期以来,作为中性词汇,“科技”一词被我们赋予了更多主观上的褒义。事实上,科技的进步不一定带来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也不意味着其源动力必然来自科技,二者并非如影随形。

我不是科黑,绝对不是。纵观历史,科技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快速的提升,以及持续不断的推动。得益于科技,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准更高,生活在更加自由的世界里,人和人的交流愈发通畅……很多人乐观地认为,科技是人类摆脱自然限制的金钥匙,它无所不能。

然而,即便不从辩证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到硬币的另一面。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急剧枯竭和生态的严重恶化;微信、微博上千篇一律的转发和点赞,表明了人们正在失去自主性与个体性;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被物化。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观看了《超验骇客》之后,写了一篇严肃的文章。他认为,人工智能或许不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还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他的潜台词是: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霍金坚信,人类的进化绝对无法与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机器人相提并论。他承认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但是它也有失控的微小可能。

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确实带来过很多灾难与风险,近的比如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远的比如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科技的参与程度越深,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就越强。其实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88年前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就指出,由于科技的主宰趋势及其消极后果,“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危险:变成单纯的材料及对象化的功能。”人们被制造者、开发者牵着走,并愈发依赖技术的功能。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近代以来,科技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事实上,科技确实带给我们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然而科学理论却鲜有重大突破。说到这里,我就有必要将科技分为两个名词: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和技术并没有联结在一起,只是在西方科学理论兴盛起来之后,二者才得以融合。不过一直是技术发展较快,科技理论则相对缓慢。即便到了今天,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开创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然有效,但是技术的步伐却在不断加速。

社会学家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和自然的演化速度相匹配,否则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在科学技术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的维度也不应被忽视。

最后,再给那些由于这篇小文而可能忧心忡忡的朋友们一个安慰。实际上,《无薪时代》带来的失业并不可怕,那时候少数有工作的人们,操纵着无数的机器人创造巨大的价值和生产丰富的货品,赡养着所有人,而无业的其他人则可以钻研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而机器人无法涉足的项目,譬如绘画、音乐、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毕竟这是人类精神家园中的无上瑰宝。

因此,请继续审慎而热情地拥抱科技吧!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