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文化因素
2014-12-30张永山
张永山
摘 要: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充分认识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在于进一步解放德育教育思想,能够在更开放的民族文化的大系统中展开大学生德育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品位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生德育;实效性;文化因素
高校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新一代人健康成长的摇篮,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群、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场所的明显标志。高校是向青年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青年人尊重、习得和传承民族的乃至人类社会的优良文化的摇篮。就我国高校说来,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而,对于学生的德育处于教育内容和学生品质养成的首位,德育内容中以社会主义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为全部内容,民族文化中所有的精华内含都包容其中,需要高校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大量灌输,倾力引导,使得高校的莘莘学子都能够成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既清楚了解,具有文化自信,又乐于继承,具有文化自觉的一代人,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我们中华民族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他们的手中得到传承。
1 大学生德育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联系
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必定包含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岁月的洗礼,成就和积淀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和灿烂瑰丽的民族文化,无疑,这些文明财富是陶冶我们中华民族子子孙孙道德情操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就是滋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宝贵精神食粮。
(1)大学生的德育是与对民族文化的自觉相联系的。文化自觉即指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子民对于本民族本土文化的自知之明,知道其来历、过程、特色发展的趋向,不能在文化认同上混同于他民族文化,也不能盲目地放弃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永远是一个民族区别另一个民族的"魂灵"。年青一代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来的,没有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引导,民族文化的知晓、认同和传承就不会实现。
(2)大学生的德育是与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相联系的,没有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喜爱、尊敬的情感,就不会信服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会产生遵守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的积极性。那么,淡漠和怀疑甚至于丢弃了民族文化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就不是符合于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曾经的来自于西方的企图西化我国年青一代思想意识的阴谋,实质上也正是由文化入侵而来的,通过西方文化的入侵,混淆年青一代的民族文化观,干扰年青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将我们中华民族的年青一代西化为失去了民族文化内蕴的一代,这样的结果就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目的的背离。
总之,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宋崇角度探讨高校的德育,即是在探讨学生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取向,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实施和学生的德育水平,学生的精神面貌。
2 高校德育文化建设的加强
(1)正确认识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种偏离政治的方向性、淡化政治的服务性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那种单纯的政治教化观念,忽视"以文化人"的观念是片面的,过分突出德育的政治性,既不符合人们思想存在层次性的具体情况,又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不协调,不利于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和正确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文化自觉的理念
"以人为本"文化自觉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于文化的人化,而不是文化的形式化和政治说教化。学生是一个个富有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和胜生理特征的人,高校德育教育要尊重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以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熏陶和感染学生,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德育文化,只有学校的德育文化赋予了学生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学生的精神生命得到了自由的发展,才是学校德育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
(3)把"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融入德育过程中去,既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也坚持汲取当今时代时尚文化的有益成分。将对学生的德育方法和的与流程建立在双向交流、互动求同的基础上,让学生接受德育引导与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学校的德育目标建立在和谐共生实行的过程中。可想而知,政治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融汇与一体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一定是有血有肉、可知可感的,对于大学生所开展的这种德育教育更会具有影响力和教育力,正如这样的道理:一个对德育活动怀有激情、热情高涨、积极地思维定势的人,对德育施教的效果一定很明显。
参考文献:
[1]彭虹斌.从"实体"到"关系"[J].教育研究,2006:01.
[2]王丹.试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三个方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