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2014-12-30孔辉王宗枝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研究

孔辉+王宗枝

关键词: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研究

摘要: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对读者假期阅读现状进行调研,从中探讨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1-0055-03

收稿日期:2014-11-06

作者简介:孔辉(1975-),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宗枝(1976-),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高校读者假期阅读是高校读者继平时阅读之外进行的持续性与连贯性阅读,读者假期阅读也为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提供了良好契机。与读者假期阅读相对应,高校图书馆此时的服务方式也应进行相应调整。而探讨高校读者的假期阅读对读者个人求知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不过截至目前,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研究仍显薄弱,而仅有的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对单一。高校假期较长,假期内读者阅读情况如何,假期阅读又有哪些障碍,读者假期阅读还需要哪些指导等问题都需要图书馆认真思考,而对假期阅读的研究也能为图书馆开展相应的服务提供参考。基于此,笔者以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读者近五年来寒暑假期间的阅读情况为个案进行调研,利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与统计、访谈法等方法,并借用相关学科知识对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笔者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的金盘集成管理系统及访谈整理。金盘集成管理系统的数据能清楚地反映读者个人相关信息与跟踪读者借阅图书的详细信息。访谈数据的搜集主要依据事先准备好的框架进行,搜集一般是在假期过后两个星期之内进行,该访谈笔者长期进行。自2008年以来,访谈对象约280人。

1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现状

1.1假期阅读计划

假期阅读是在没有学业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说是读者处于阅读本真状态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读者的阅读需求状况。据研究,高校读者有阅读计划的学生占多数,且有研究表明,放假之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借阅量呈井喷之势。笔者对遵义师范学院寒暑假期间的借阅数据统计发现,虽然遵义师范学院寒暑假的借阅数据很少,但在研究的时间段,其寒暑假之前的借阅数据量也印证了此点(由于假期留校生很少,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而多数读者假期前借阅图书留在假期内阅读,因此假期前的借阅数据更具有研究的说服力,本研究主要依据此点进行)。而假期前一个月数据占相应年度借阅数据的近19%(见表1),统计来看,每年借阅图书的人数基本上稳定在2,000人左右,约占全体读者的1/5(见表2)同时,寒假前的借阅人数与借阅量比暑假前的多41.8%、32.3%。表12008~2012年寒暑假期间及假期前一个月借阅数据统计表

在对读者借阅数据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高年级读者,低年级读者的借阅范围相对更广,大多偏向畅销类、流行类书籍以及时尚类杂志,这主要与他们的知识结构有关。同时,阅读内容受专业影响也很大,读者大多围绕本专业资源进行阅读,而高年级读者对专业类图书更为关注、阅读也更有方向性。

1.3阅读媒介及阅读来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青年学生的阅读行为与网络信息的关系更为密切,高校读者有时更乐意利用电子设备下载并进行网络阅读。从调查来看,假期中大学生的阅读媒介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外,电子产品作为新的阅读媒介已融入了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几乎每个调查对象都承认自己在假期中利用电子或网络途径进行过阅读。在假期阅读的来源方面,有38.6%的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得到纸质图书、25.6%的大学生通过书店购买图书进行阅读、20.6%的大学生借助网络下载图书进行阅读、8.5%的大学生通过朋友借阅进行阅读、剩下很少一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是通过其他途径(视听阅读等)进行阅读。可见假期阅读资料的媒介及阅读的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孔辉1,王宗枝2: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孔辉1,王宗枝2: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的特点、原因及对策1.4假期阅读的目的

而在遵义师范学院的调查数据上发现,假期阅读的目的与假期阅读的内容息息相关。有43.3%的读者认为阅读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充实自己;34.2%的读者认为是兴趣使然;17.8%的读者认为假期阅读就是消遣;剩下的4.7%的读者认为假期是一个很好的完善自己专业知识、准备各类型考试的机会。

1.5假期阅读完成情况

假期阅读完成情况是读者对阅读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往研究大都是对阅读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量化,但事实上阅读过相关资料与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量有时并不成正比,因此要附加定性的方法研究才更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已有研究表明,在一些高校中基本完成阅读计划的人数所占比例为59.1%,但能够很好地完成(即:彻底完成+超额完成)阅读计划的只占8.7%;而没有完成计划的占32.2%。从数量上看,阅读1~3本图书的学生占59.2%,阅读8本以上的学生较少,只占7.4%[1]。据笔者一线调研发现,阅读1~2本图书的占绝大多数,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一本也没坚持看完。咨询其未看书或未看完的缘由时,大多读者反映没有时间或没动力阅读,也有读者反映阅读被影视、上网等方式替代,不过访谈中也有极少数读者认为自己没有借到合适的图书而影响到假期阅读。

2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特点

2.1高校读者假期阅读特点

假期阅读的环境相对轻松,阅读多少与阅读什么基本上由自己决定,这种阅读看似杂乱,但仍然有其自身特点。

2.1.1假期阅读呈现多样性及多元化趋势。从假期读者阅读的内容、媒介、目的等方面来看,高校读者假期阅读仍围绕其阅读兴趣展开,这也充分体现了该群体阅读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特征[2]。

2.1.2阅读内容仍以本专业为主,但同时人文社科类图书及应用型图书相对也比较多。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学生不但要专业过硬,且人文素养及技能也要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单纯学期内时间有限,部分同学利用假期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本人未来发展需要开展学习。

2.1.3阅读倾向因不同级别而有所差异。相比低年级读者,高年级读者假期阅读的方向性更强,而低年级读者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及娱乐性问题则较为突出。

2.1.4假期阅读电子化、数字化更为凸显。如今文献资源通过网络可以轻松得到,基于网络带来的便捷性,青年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的阅读形式,比如假期中不少读者就通过影视、游戏、旅游等方式把娱乐与阅读结合起来。

2.1.5自然状况对阅读也有影响。比较而言,高校读者在寒假比在暑假的阅读量要高。当然,假期阅读作为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也常因为外在干扰过多而影响阅读的数量与质量,而这种状态下的阅读也常常受到个人意志力影响。

假期阅读有假期阅读的特点,正是因为假期阅读的特点,才能为图书馆掌握高校读者假期阅读规律提供参照,同时也进一步能为图书馆提供相应的服务作参考。

3高校读者假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3.1假期阅读需求相对不高

在没有学业压力、考试压力下进行的阅读,其阅读内容基本是源于个人兴趣,这也构成了假期阅读内容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读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3读者假期阅读服务工作还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在假期基本处于非正常状态,即便一些图书馆曾尝试着正常开放,但最终因借阅数据偏低等因素作罢。而一些图书馆在假期每周固定开放时间有限,读者也相对较少。相比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服务,数字资源的提供服务则基本上能保证全天候服务,只是图书馆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远程虚拟访问方面还有待加大力度。当然,针对读者阅读内容方面,图书馆应加强读者阅读推广与导读功能,让读者假期内能够读到适合的图书。

4高校读者假期阅读建议

大学生处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的阶段,在校时间毕竟有限,要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应抓住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学习。当然,高校大学生假期阅读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作为教育部门的各个系部,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都应该做好服务工作。

4.1图书馆应加强寒暑假期阅读推广服务

针对读者阅读需求不高,阅读相对随意问题的存在,图书馆有必要加强假期阅读推广。具体而言,应该在假期前精心编制推荐假期阅读的书目,引导读者从人文素质提高、专业强化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阅读;应该在假期中利用现代技术对读者阅读进行跟踪服务,使读者在校外也能得到及时帮助;应该在假期结束后调研读者的阅读情况并总结相关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开展相关活动[4]。

4.2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延伸其服务范围

相比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的阅读推广,教学系部尤其是一些知识渊博的教师对大学生读者阅读内容更具有发言权,且他们所推广的阅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更具有学术权威性与针对性。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教学系部应把读者的假期阅读作为教学任务的延续来对待。

4.3加大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与能力

如今微信、微博、IM通讯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了青年学生们交流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搭建相应的平台,及时与读者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另外,针对学校的数字资源,其也应提供vpn(即:虚拟专用网络)服务,及时解决读者学习科研需求。

4.4增加高校读者阅读后知识的考量

读好书、求真知是现代读者普遍阅读诉求,对阅读后知识考量的目的是与读者分享获取知识的乐趣的手段,也是读者加深阅读内容的过程。当然考量的方式不一定要是严格的考试,其可以多样且尽可能人性化。对图书馆来讲,只要读者对所阅读内容感兴趣、有收获,就达到了读者与图书馆双赢的目的。

当然,寒暑长假是高校大学生在紧张学习后休养与社会实践的好机会,阅读与否、阅读多少、阅读什么最终还是由自己来决定。微观上来讲,高校读者假期若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无疑对自身是一种修炼,同时也是巩固阅读能力与弥补学期中因课程学习造成阅读不如意的遗憾[5]。宏观上,大学生假期阅读也是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知识人才的一个途径。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本次研究仅以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读者为调研对象,没有把访谈对象扩展到其他高校,也没有把高校教职工的阅读作为调研对象进行研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笔者今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吴晶晶,胡艳.暑假里,你阅读了吗?——武汉高校学生假期阅读情况调查[J].出版参考,2005(11):22-23.

[2]彭继玉.大学生阅读多样性与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创新转型[J].图书馆研究,2013(6):81-83.

[3]孔辉.高校图书馆流通规律试析[J].图书馆,2010(4):64-65.

[4]南爱峰,陈艳春.“阅读没有假期”——基于大学生假日利用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战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5):25-27.

[5]聂卫红.美国公共图书馆暑期阅读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85-87,49.

(编校:严真)

2.1.3阅读倾向因不同级别而有所差异。相比低年级读者,高年级读者假期阅读的方向性更强,而低年级读者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及娱乐性问题则较为突出。

2.1.4假期阅读电子化、数字化更为凸显。如今文献资源通过网络可以轻松得到,基于网络带来的便捷性,青年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的阅读形式,比如假期中不少读者就通过影视、游戏、旅游等方式把娱乐与阅读结合起来。

2.1.5自然状况对阅读也有影响。比较而言,高校读者在寒假比在暑假的阅读量要高。当然,假期阅读作为自然状态下的阅读也常因为外在干扰过多而影响阅读的数量与质量,而这种状态下的阅读也常常受到个人意志力影响。

假期阅读有假期阅读的特点,正是因为假期阅读的特点,才能为图书馆掌握高校读者假期阅读规律提供参照,同时也进一步能为图书馆提供相应的服务作参考。

3高校读者假期阅读存在的问题

3.1假期阅读需求相对不高

在没有学业压力、考试压力下进行的阅读,其阅读内容基本是源于个人兴趣,这也构成了假期阅读内容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读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3读者假期阅读服务工作还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在假期基本处于非正常状态,即便一些图书馆曾尝试着正常开放,但最终因借阅数据偏低等因素作罢。而一些图书馆在假期每周固定开放时间有限,读者也相对较少。相比传统的纸质图书借阅服务,数字资源的提供服务则基本上能保证全天候服务,只是图书馆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远程虚拟访问方面还有待加大力度。当然,针对读者阅读内容方面,图书馆应加强读者阅读推广与导读功能,让读者假期内能够读到适合的图书。

4高校读者假期阅读建议

大学生处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的阶段,在校时间毕竟有限,要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应抓住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学习。当然,高校大学生假期阅读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作为教育部门的各个系部,作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都应该做好服务工作。

4.1图书馆应加强寒暑假期阅读推广服务

针对读者阅读需求不高,阅读相对随意问题的存在,图书馆有必要加强假期阅读推广。具体而言,应该在假期前精心编制推荐假期阅读的书目,引导读者从人文素质提高、专业强化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阅读;应该在假期中利用现代技术对读者阅读进行跟踪服务,使读者在校外也能得到及时帮助;应该在假期结束后调研读者的阅读情况并总结相关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开展相关活动[4]。

4.2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延伸其服务范围

相比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的阅读推广,教学系部尤其是一些知识渊博的教师对大学生读者阅读内容更具有发言权,且他们所推广的阅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更具有学术权威性与针对性。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教学系部应把读者的假期阅读作为教学任务的延续来对待。

4.3加大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与能力

如今微信、微博、IM通讯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了青年学生们交流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搭建相应的平台,及时与读者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另外,针对学校的数字资源,其也应提供vpn(即:虚拟专用网络)服务,及时解决读者学习科研需求。

4.4增加高校读者阅读后知识的考量

读好书、求真知是现代读者普遍阅读诉求,对阅读后知识考量的目的是与读者分享获取知识的乐趣的手段,也是读者加深阅读内容的过程。当然考量的方式不一定要是严格的考试,其可以多样且尽可能人性化。对图书馆来讲,只要读者对所阅读内容感兴趣、有收获,就达到了读者与图书馆双赢的目的。

当然,寒暑长假是高校大学生在紧张学习后休养与社会实践的好机会,阅读与否、阅读多少、阅读什么最终还是由自己来决定。微观上来讲,高校读者假期若能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无疑对自身是一种修炼,同时也是巩固阅读能力与弥补学期中因课程学习造成阅读不如意的遗憾[5]。宏观上,大学生假期阅读也是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知识人才的一个途径。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本次研究仅以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读者为调研对象,没有把访谈对象扩展到其他高校,也没有把高校教职工的阅读作为调研对象进行研究,而该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笔者今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吴晶晶,胡艳.暑假里,你阅读了吗?——武汉高校学生假期阅读情况调查[J].出版参考,2005(11):22-23.

[2]彭继玉.大学生阅读多样性与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创新转型[J].图书馆研究,2013(6):81-83.

[3]孔辉.高校图书馆流通规律试析[J].图书馆,2010(4):64-65.

[4]南爱峰,陈艳春.“阅读没有假期”——基于大学生假日利用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战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5):25-27.

[5]聂卫红.美国公共图书馆暑期阅读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85-87,49.

(编校:严真)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