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如何治疗
2014-12-30贾树才
贾树才
常见不少慢性胃炎病人不讲辩证辨病,只要是治胃病的药,拿来就吃,结果治了很长时间,慢性胃炎还是没治好。而且治疗胃病的药物品种也特别多,这些品种大都是“非处方药”,随便在街上哪个药店都能买到。患者大多是“以身试药”,不同的品种换来换去,感觉比较适合自己的就继续吃。如此不规范的用药治疗,效果自然不理想。所以,说起慢性胃炎的治疗,可以说是一个“乱”字当头。
其实,我们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讲过,慢性胃炎最常见有两大基本类型,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他比较常见的还有胆汁返流性胃炎与疣状胃炎,以及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胃炎。这几种慢性胃炎在病机、病理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其不同特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也必须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在医生指导下有的放矢的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疗效。
此外要说的是,慢性胃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要想彻底治愈,相当困难。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多能取得较好疗效,建议患者在治疗时注意选择。
治疗的相同之处
西医方面
这几种慢性胃炎的西药治疗,都是以抑酸药(自身免疫性胃炎除外)与促胃肠动力药为主。但患者症状不同,用药方案也应有所区别。
症状以腹痛为主者,重点使用抑酸药。因为疼痛属于胃酸相关性症状,即与胃酸过多有关。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疼痛。胃镜检查见胃黏膜糜烂者,亦应使用抑酸药,因为糜烂属于胃酸相关性改变。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阻断剂。前者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后者常用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具体用药可请主治医生斟酌。
症状以腹胀为主者,重点使用胃肠促动力药,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从而消除胀满。胃肠促动力药常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曲美布丁、伊托必利等。腹痛腹胀均明显者,使用抑酸药与胃肠促动力药并重。
此外,这几种慢性胃炎的腹胀等症状,如果同进餐相关或进餐后症状明显,皆可配合使用消化酶制剂,如胃酶合剂、复方胰酶等。
中医方面
以腹胀为主者,重用理气消胀药物,包括疏肝理气药物。可酌情选用苏梗、香附、鸡内金、枳壳、佛手、香橼等。
以腹痛为主者,重用活血化瘀药物。所谓瘀则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可酌情选用当归、白芍、川芎、元胡、蒲黄、丹参、桃仁、红花等。
请中医处方时,可在使用理气活血药物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型,加入相应的药物。例如,属于脾胃虚寒者,加入温中健脾药物,如党参、黄芪、黄精、白术、茯苓、甘草、桂枝、附子、干姜、吴茱萸等;属于寒热错杂者,酌加黄连、栀子、白花蛇舌草等;兼有湿热者,酌加黄连、半夏、瓜蒌、芦根等。
治疗的不同之处
西医方面
胃镜见胃黏膜糜烂、出血明显者(例如有慢性红斑者),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增加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药物铝碳酸镁。该药具有结合胆汁酸,吸附、溶解卵磷脂,防止其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且能刺激前列腺素的分泌及表皮生长因子的释放,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由于分泌胃酸的壁细胞也主要分布在胃体,仅有少量分布于胃窦,所以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往往有广泛的壁细胞破坏与萎缩,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应当使用助消化药,包括胃蛋白酶和复方胰酶,有利于症状缓解;不宜使用抑酸药,否则适得其反。
中医方面
疣状胃炎,胃镜下可见单个或多个疣状或丘疹样隆起。如果这种疣状隆起病变的病程短,通过一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消失。复查胃镜,如果未消失,可能是患病的时间比较长,因而需要治疗的疗程也长,可能要半年或一两年以上,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对于病程长的疣状隆起病变,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重用破血药,如三棱、峩术、土鳖虫、桃仁、皂刺等。破血药虽然也是活血化瘀药,但比一般活血化瘀药力猛。而且要强调重用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等。益气药不仅能预防破血药伤正的副作用,而且还能益气活血化瘀,增加破血药的力量。通过这种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的疣状隆起病变消失。
自身免疫性胃炎,中医辨证大多属于胃阴不足型,患者表现为脉象沉细、舌质瘦瘪、舌红有裂纹、舌苔少或无,一派胃阴亏损之象。治疗大法是养胃阴,强调酸甘化阴法,可选用麦冬、生地、沙参、白芍、乌梅、山楂等,获效颇佳。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温补脾胃、理气消胀、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更应侧重应用理气降逆的药物,如苏梗、枳壳、木香等。理气降逆药物能促进胃排空,防止胆汁反流。中医有所谓脾升胃降之说,即胃以降为顺,理气降逆有助于胃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应酌加清热祛湿之品,如茵陈、金钱草等,可提高疗效;因为反流的胆汁,中医辨证属于湿热。
(有关慢性胃炎的分类及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胃镜诊断等问题,请参考本刊2014年其他期的《解读胃炎》栏目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