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

2014-12-30肖雪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制度变迁会计制度

肖雪

摘 要:文章阐述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会计制度的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后及从1992年至今;分析了变迁的主体和动力,认为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具有渐进式、从量变到质变、有较强“路径依赖”的特征。

关键词:会计;制度;制度变迁

1.关于制度变迁环境

会计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会计制度的变迁,而会计制度环境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去分析。如北京工业大学的栾甫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静红等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会计制度环境变迁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综合国内理论界的众多观点,本文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将会计制度环境的变迁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期间:

(一)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主要照搬前苏联,之后经历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遭受了空前的浩劫,企业会计制度的变革最终失败。

(二)1978年——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1978—1981年间,党和国家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到了1982—1992年,工作重心调整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此期间,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相匹配的。

(三)1992年——现在。1992年开始,中国进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会计制度的变迁要适应会计制度环境的变迁,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环境的改变导致了会计制度环境的改变。这期间会计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的,显现出很多特征,使中国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规则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自2012年到现在,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变迁的方向是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向企业会计靠拢,标志着非营利组织会计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2.关于制度变迁的主体和动力

(一)会计制度变迁的主体

制度变迁的主体可能是政府、相关利益集团、企业或组织,也可能是某些自愿聚集的松散或紧密的团体或个人。而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属于基于群体决策的理性设计型制度变迁。

综合国际上会计制度发展较好国家的情况,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有三种制定主体: (1)法国、日本等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制订会计制度的国家。 (2)类似于英国的属于民间机构负责制定,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的制定主体。这种模式对真实和公允的观念十分重视。 (3)美国、加拿大等民间性职业机构负责制定,但政府保留对会计制度的监督管理权和最终的决定权。由于中国的民间会计职业组织发展的历史较短,在规模、数量、质量以及影响和威望等方面都无法达到要求,难以承担起领导和组织会计制度变迁的重任。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是,企业在有了统一的会计准则后,自行制定相配套的会计制度进行规范;中国的会计专业教育水平、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学术水平还较低,因而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间内,无法像会计发展上比较成熟的国家那样,能够达到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的程度,使得财政部在出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必须再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来指导实践。

(二)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力

黄少安提出,制度变迁的动力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他认为,在特定的制度下,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与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能力之间的内在矛盾才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而变迁主体从事变迁的目的是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因而制度变迁动力被其分为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

3.关于制度变迁特征

通过对会计制度环境变迁的综合分析,中国的经济学家对建国以来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研究,并分析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征,得出了不同结论。在拥有许多学者研究的前提下,总结归纳出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征:

(一)中国会计制度变迁主要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从计划主导会计制度向转轨经济会计制度发展。到中国在2005年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仍然分为全部企业和上市公司两部分实行,在此之后第二年的2月15日,中国颁布了新的准则系统,在上市公司试点后全面推广,以上内容都说明了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模式是渐进的,缓步执行的。

(二)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由增量变迁逐渐向存量变迁转变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便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因为会计制度具有这种变迁的初始条件,所以中国会计制度在变迁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有增量式的变革特征。随着各种会计制度在资本市场的推行,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利益团体慢慢增加了对新制度的认识,进一步减少了变革的费用,会计存量制度的改革条件已经具备。现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发布,并且规定上市公司在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新准则,其他类型的企业按部就班有序执行,这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已经向存量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三)中国会计制度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

诺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关于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这一性质的提出。诺斯说过,路径依赖是对长期制度变迁做分析性理解的关键。

在对中国的会计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时,很多研究者仅把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参考的方向,但是却没有很好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们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也有相似的内容,吸收两种理论的精华对于分析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有很大帮助。在当前的一些知识相关载体中,有关变迁利益组织的出现和成长并没有大篇幅的记录,这是未来应该加大研究力度的内容。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度在变迁中必会体现出越来越丰富的特点。所以,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虽然在对于微观经济问题的阐述时更多的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依据,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度变迁会计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