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除草剂两个不同时期防治碱茅试验
2014-12-30张万明张立顺王东生张艳红何凤荣
张万明 ,张立顺 ,王东生 ,2,张艳红 ,何凤荣
(1武清区植保植检站,天津301700;2天津市潞河种业有限公司,天津301700;3武清区农业良种繁育站,天津301700)
碱茅(Puccinellia distens(L.)Desf.)是武清区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优势种群之一。自1988年禾本科杂草开始侵入我区麦田以来,到2000年在我区部分麦田已经危害成灾,据调查,最高密度已达4764株/m2,小麦产量严重时仅为59.1kg/667m2,减产88.9%,严重影响了我区粮食生产安全。为此我们开展麦田禾本科杂草除治研究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试验作物:冬小麦,品种:轮选987。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武清区大孟庄镇大道张庄村。土壤质地为中壤,PH值8.16,土壤有机质1.3%, 耕种形式为小麦、玉米两茬平播,排灌方便,小麦播种密度、杂草发生密度均匀一致,杂草种类符合试验要求。
1.3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1 试验材料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河南锦绣之星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天津市绿保农用化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50%乙草胺乳油(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2 试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00g/hm2,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量为450g/hm2,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用量为375g/hm2,50%乙草胺乳油(对照药剂)用量为1050g/hm2,清水对照。小区面积20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30个小区(春、秋两季),随机区组排列。施药前调查杂草基数,抽穗期调查施药后杂草株数及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数据分析,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观察各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产量的影响。
1.4 防效计算方法
1.5 施药时间与方法
选择秋季和春季两个时间段进行,每个季节用药一次。秋季为2012年11月6日,小麦3叶1心~4叶1心,杂草2叶1心~3叶1心;春季在2013年4月28日,小麦、杂草返青后,春生叶3叶1心~4叶1心。施药方法采用常规喷雾,试验器械为山东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茎叶喷雾处理,用水量30 L/667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碱茅的防除效果
经分析,在本试验设计的剂量下,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50%乙草胺乳油4种药剂在秋季除治麦田禾本科杂草碱茅均具有很好的防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90%以上(表1)。其中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三者防效接近,差异不显著,未发现有药害发生,对小麦安全,但与50%乙草胺乳油差异显著。春季用药时,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种除草剂对碱茅具有很好的防效,防效达到91%以上,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而50%乙草胺乳油株防效为36.9%、鲜重防效为38.9%,防效较差(表2)。综合春、秋两个不同施药时期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秋季除草防治效果好于春季防治效果。
表1 秋季用药对碱茅的防治效果
2.2 对小麦的安全性
施药后在小麦各生育期,对各参试药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考察,表明秋季用药,对照药剂50%乙草胺乳油对小麦分蘖成穗有一定影响,高于清水对照小区,低于其它药剂处理小区(表3),植株长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其它处理小区长势正常,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小区,对小麦安全;春季用药,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对小麦有轻微药害,表现为拔节期小麦
表2 春季用药对碱茅的防治效果
表3 各处理产量性状表(秋季用药)
表4 各处理产量性状表(春季用药)
3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秋季冬小麦出苗3叶1心~4叶1心,为防治碱茅的最佳施药时期,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3种除草剂均可使用。春季防治碱茅建议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施药时期为冬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推荐使用量: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用量为300g/hm2,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量为450g/hm2,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用量为375 g/hm2,春季使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应严格注意用药量,防止重喷,避免产生药害。
[1]张殿京,陈仁霖.农田杂草化学除治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3]孟和生,王铃秀,等.单嘧磺隆防小麦田难治杂草碱茅的试验[J].农药,2004,4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