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引领 开放合作创新

2014-12-30林昌富

当代贵州 2014年32期
关键词:黄平构筑蓝莓

林昌富

黄平县是长江流域重要涵养水源区和天然生态屏障,坚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开放合作创新路径,力促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确保青山常在、碧水长流,为贵州省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贡献。

在保护中建设,构筑“一江一河”生态屏障。黄平以建设朱家山原始森林保护区、舞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生态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做大森林资源“绿肺量”。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防网络,筑就生态环境“安全网”。加快乡村和城镇生态系统及以住房为主的居住环境建设,突出实施好村镇周边山地、公路可视范围、水口林的封禁绿化,构建城乡和谐“大公园”。

多元融资开发,构筑国际生态旅游首选区。把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争取早日实现凯里黄平机场开办入境旅客落地签证,大力建设国际化“原生态文化旅游窗口”。抢抓建设黔东南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历史机遇,努力将黄平打造成以旧州古城为核心的贵州东线和黔东南北线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胜地”。依托雄厚民间银饰刺绣蜡染芦笙工艺技术,重点开发以谷陇为代表的黄平苗绣,以重兴枫香、塘都、望坝为代表的革家蜡染服饰,以谷陇、翁坪为代表的银饰工艺品,以谷陇浦江为代表的芦笙工艺品,努力将黄平建设成为地方民族特色的“中国苗绣革装银饰芦笙生产基地”。

推进城乡一体,构筑绿色城镇“公园县”。按照“东拓西延、南北相连、城乡统筹、配套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重点突出苗族革家人个性文化,加快绿化、美化、亮化进程,集中展示苗族和革家人歌舞文化魅力,把县城“一城两区”打造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文明靓丽、生态宜居的“苗疆腹地、山水园林”城镇,大力提升城镇形象。以“一路三区”城镇带为依托,沿黄谷县道和余凯、江瓮高速路网建三条城镇带,极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实施工农对接,构筑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以“工农对接”为抓手,做好工业多元化、农业特色化、资源循环化的生态产业大文章。一是构筑资源集约转换的生态工业体系。重点培育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依托科技创新,促进黄平富城实业开展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推进高端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体系,依托页岩气、风力、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配合中石化集团加快黄平页岩气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引资开发建设冷屏山风力发电项目和印地坝水库、重安江流域水能发电项目,将黄平打造成为“绿色能源基地”,力争2018年形成产业体系。二是构筑生态效益型的特色农业体系。抓住旧州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契机,重点加快培育中药材产业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继续保持年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0万亩以上,全力培育灵祥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引导华东制药集团落户黄平发展,走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路子,把黄平县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县和民族药业大县;加快培育蓝莓精品水果产业体系,依托贵州金佰瑞和黄平丰平,抓好5万亩优质蓝莓核心种植基地和蓝莓酒庄建设,开发精品果脯、干果、蓝莓果酱、饮料、红酒等系列产品,推进经果林由单一经济型向生态效益型转变。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蔬菜、黑毛猪、林下养鸡等特色农业产业,努力把黄平建设成为“凯里城郊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乃至成为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菜园”和“果园”。(作者系黄平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黄平构筑蓝莓
联合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与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蓝莓
不喜欢下厨的女人 也可以玩转餐饮业
中国最北自贸区助力龙江扩大开放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妙设游戏构筑精彩的体育教学
蓝莓
下岗后如何构筑更好的未来?
筑一道抗“毒”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