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群众工作基本白干
2014-12-30
祝灵君,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党制度研究室主任,主要致力于政党政治理论与方法、党内民主、党群关系、基层政治与党的基层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向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合)著7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党组织处在群众工作中的前线,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群众工作基本白干。“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群众身边党员干部的形象决定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基本形象。如果群众身边的党员干部“立”不起来,党的感召力就会下降,上级组织再努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决定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重要性。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解决好群众的问题,如此才能达到固本强基的目标。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40年,张闻天在主持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调查时就发现:“违反‘公平理想的倾向,在一部分村干部中间,无疑是在发展着。依靠全体农民对于公平的共同要求,克服一部分村干部中这种倾向,是当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1946-1948年农村土地改革时期,面对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然而来的重大利益调整,由农民组成的基层政权组织往往眼花缭乱,难以抵挡物质诱惑。在监督缺失的情况下,不少基层干部栽倒了,形成了所谓“大动后村村有问题,主要也是果实问题”的局面。
1947年初,党决定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洗脸擦黑”运动,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整党确实达到了效果,农民对党更加信任和支持。首先是群众在整顿中出了气,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此,有群众反映:“当干部真不容易,一点脏也要洗脸啦!”“我活了五十来岁,不用说看过,连听也没有听过,老百姓还能管干部,这才叫真民主!”
1948年,中共中央在老区与半老区推行土改工作期间,针对基层干部在土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开门整党”,邀请党外群众参加会议,共同审查党员干部。
“开门整党”一直延续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使得党的基层干部不敢稍有腐败、基层组织活力无穷。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生产关系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开始把组织工作的重心转向农村地区,在农村扩大党员数量。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积极发展农村优秀分子入党,另一方面决不放松整顿党组织的工作。但是,受城乡差距、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流动、农民增收缓慢等诸多因素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组织工作面临新情况,农村地区愿意入党的青年不多。有的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决心;思想政治工作松懈使一部分青年农民价值观念发生倾斜;有的老党员对经商办企业、勇于致富的青年农民看不顺眼、求全责备:这些都是削弱党在农村青年中的吸引力的原因。
1994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1994年12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的意见》,总结近几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提出整顿工作的基本方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和国有企业。在农村,1995年开始为期六年的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进入新世纪,开展以“三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提出乡镇党委“五个好”标准、村党支部“五个好”标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并把2012年定为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2013年6月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的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认识到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固本”需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探索一些管用的好办法。(责任编辑/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