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的平台生态梦
2014-12-29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23期
了解高交会的人都知道,从把闻名中国的荔枝节转变为拥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名的高交会的过渡与蜕变。
作为特区城市,深圳一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与桥头堡。这里,也中国科技引进与输出的集中之地。
从最初作为“三来一补”的制造业之都,到如今高新企业聚集的焦点城市,深圳仅仅用了30余年的时间。
开明的政策,开放的氛围,开拓者的创新精神,加之“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的创业环境,让这里的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同时,深圳也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巨擘。
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五百强企业选择落户深圳的已经超过200家。而从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来,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有2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投资项目进驻前海。
在十六年的时间里,数以千计的中外企业、机构和团体完成了资本、技术合作和交流。高交会海外分会亦走进了德国、芬兰、匈牙利、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国,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邀请开办海外分会。
作为孵化、培育高新技术成果交易的平台,高交会已经构建成了一个涵盖资本、技术、人才等各个要素的生态系统。经过十六年的蜕变,高交会更是超越了创新要素的线性流动,实现了集成创新。
记得在五年前我在第十一届中国高交会专刊的封面文章《待续的革命》中写道:“深圳,是一首待续的诗篇;高交会,是一幅未完的画卷。在某个历史阶段,二者只是在相得益彰中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而未来的成就还待向更深更广的层面谱就。”
五年之后再回首,这种趋势性的判断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带来的更多的惊喜。今天的高交会已经成为世界高新技术领域的一颗耀眼明星,并为着“世界科技第一展”的目标而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