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非常规油气开发
2014-12-29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国家成长的动力。当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达到峰值后,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将拉开序幕。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态度鲜明地指出,世界常规石油的开采早在2006年就已经达到峰值。峰值点的到达预示着常规石油产量已进入下降趋势,且开采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必将逐渐发生转变,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已然成为“国之大事”,甚至可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可以说,谁主导了非常规能源,谁就能释放未来增长的潜能,谁就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虽然“绿色能源”正在悄然降临,但石油和天然气仍然主导着大国能源安全的命脉。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前化石能源仍在国际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而非常规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常规能源和非常规能源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化石能源来讲的,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常规能源,而油砂、页岩油、致密油气、盐下油气、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都属于非常规能源,或称之为非常规油气。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绿色能源”,一般划分到可再生能源范畴,不做常规与非常规的区分。
在需求的巨大推动下,依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使可采的经济边际成本不断下降,有一部分非常规开发已属于技术上可开发、经济上可有效益的资源。
下面,介绍一下几种主要非常油气的开发现状及分布情况。
全球页岩气“革命”势不可挡
如果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那么如果谁找到了页岩气,谁就不会被控制。发生在北美的页岩气技术“革命”使能源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在能源外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挺起了腰杆。
1976年,美国能源部正式启动东部页岩气项目,到20世纪80年代,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进展。进入21世纪,随着页岩气压裂技术的逐渐成熟,页岩气大规模开采的条件逐渐具备。2003年,美国第一口页岩气钻完井技术在巴尼特页岩气田诞生,此后费耶特维尔、伍德福特、斯维尔等页岩相继得以开发,拉开了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页岩气和致密气、煤层气一起并称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近200年来,相对于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各国对页岩气的研究和开发仍在起步阶段,美国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自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惊现供电不足的能源危机以来,美国一直面临着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美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寻求从国际市场上大规模进口液化天然气。
依靠成熟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目前美国的页岩气成本仅仅略高于常规气,这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在2010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度评价了美国页岩气的潜在储量,称要实施“利用一切可利用能源”的战略,并放言“美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储量,至少够美国人使用100年”。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估算,美国有超过49.38万亿立方米的技术可采天然气储量,其中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占60%,而在非常规天然气中页岩气储量最大。剑桥能源研究机构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按美国目前对天然气的需求计算,北美洲以外地区的可开采页岩气储量,可供美国使用211年甚至69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对全球天然气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巨大成功,迅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世界天然气市场的传统格局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步改变。不但欧洲国家开始探索页岩气开发,中国和印度也开始紧随其后。世界天然气储量第一大国俄罗斯也开始思考页岩气开发对其天然气“霸主”可能带来的冲击。一时间,页岩气“旋风”势不可挡。
油砂资源撬动全球石油版图
石油是一种先天资源禀赋,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下,属于非常规石油范畴的油砂资源、特重质油和油页岩等成为常规石油资源的替代性或过渡性选择。非常规石油储量巨大,其中工业开采技术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是油砂资源。
世界常规石油的探明储量约为1.1万亿桶左右,世界油砂资源折算为重油的总量与世界常规石油的探明储量相当,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世界油砂资源主要沿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带分布,目前大约有70多个国家蕴藏油砂资源,储量最大的前5个国家为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但目前世界已知可采资源量的80%以上集中在加拿大。
委内瑞拉拥有巨大的油砂稠油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但开发规模非常有限。
中国的油砂矿资源也很丰富,在中国国土资源部新一轮的油砂资源评价中,通过对106个油砂矿进行资源量计算,中国油砂资源地质储量为59.7亿吨,可开采资源量22.58亿吨,居世界第五位。近年在中国国土资源部统一协调和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已启动了全面系统的油砂研究和开发工艺试验工作。此外,2009年4月份,中国石油“劣质重油轻质化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专家称,此举意味着中国的油砂和重油开发与加工利用战略正在提速。
油砂资源虽然分布广泛,但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一国真正实现了油砂资源的大规模商业化量产。加拿大的油气行业令全世界都羡慕,区区3400万人口却拥有足以让全世界垂涎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在这点上,能与之媲美的只有一些大型的油气生产国,如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
随着加拿大非常规石油资源的持续开发,全球石油供应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随着常规石油产量的下降,来自加拿大油砂项目的石油产量将逐年上升,这意味着加拿大这样一个政治稳定的民主国家能够长期生产数量可观的石油。世界石油生产中心已不再局限于中东,加拿大油砂资源已然是重塑国际石油格局的新驱动力。
深海石油开启未来能量“黑洞”
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以及其下地层数百米的深处,有一个神秘的能量“黑洞”,“黑洞”里面蕴藏着种类不同的能源资源,它们在能源供给上的价值不可估量。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但还远远未开发,甚至以目前人类的探索技术还没完全弄清楚。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未来深海油气将是“能源之王”。
世界上已有几个大的深海油区,如北海和墨西哥湾深海油区。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3.2亿吨,随后逐渐下降。墨西哥湾、巴西深海、西非几内亚湾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在中国南海,也已经找到了深海石油。从最近十几年来全球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情况看,60%~70%的新增石油储量均源自海洋,其中深海中发现的储量大概占45%~50%。
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大陆架海底盐层之下相继发现深海大油气田,这些蕴藏在海床底下7000米至8000米深处的石油,被俗称“深海石油”或“盐下石油”。预计巴西深海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跻身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
20世纪90年代,石油工业界在大陆架外数千英尺的水下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藏。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主要分布在巴西海域、墨西哥湾、西非海岸盆地、滨里海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资源潜力巨大,但勘探开发难nJxALBupyOmPL9Ahli4eX1G7ZztwBVRDcVtbrbJKRUE=度也很大。
深海石油开发到底能达到多深,目前还不知道。水深500米或超过500米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水深500~1500米的油气勘探已变成了多数海洋油气经营者重要战略资产的组成部分。现在巴西深海石油的生产作业已经能够深入海平面8000米以下。
目前,巴西的深海石油开发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巴西国内开采的石油80%来自海上油田。经过多年发展,巴西石油公司在深海和超深海石油勘探开采领域具备了世界顶尖的技术和经验。
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近海是备受关注的世界四大深海油区。据2003年年底的数据统计,在已发现的深海储量中,巴西有146亿桶,墨西哥湾有115亿桶;安哥拉近海有95亿桶;尼日利亚有83亿桶。预计未来5年,四大深海油区的石油产量将快速增长,估计到下一个“10年”之初,产量会陆续到达顶峰。
(摘自石油工业出版社《能源大外交:中国崛起的战略支轴》 作者:崔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