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步忠与康保二人台
2014-12-29吴桐郭义有郭向年
小牧童,唱红乡间街村巷
初见睢步忠,会立刻被他清亮的眼神吸引。人们常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他眼神中的灵动专注、豁达自信,有股智慧的穿透力。那是长期以来艺术熏陶与生活灌注的结果,凝于眼神,便深邃透明。
睢步忠生于1948年,虽已年过花甲,但走起路来,步伐轻快,腰板挺直,似乎总有一股子随时要舞动起来的轻盈,二人台载歌载舞的明丽欢快风格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北部的地方剧种,因其剧目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被称为二人台。据考证,二人台音乐起源于元代,有的可追溯到唐宋大曲,曲牌唱腔的音乐元素有相当数量来源于元人小令及明代民歌,最终形成是在清乾隆年间。张家口地区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流传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二人台有明显区别,因此又被称为东路二人台,而睢步忠便是东路二人台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人台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在外行人眼中,它是民间玩意儿简单易学,其实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融歌、舞、杂技、戏曲于一身,手眼身法步,样样需精致。舞台道具也很多,丑角手持霸王鞭或折扇,旦角手执手帕、彩绸或花扇。这些道具要熟练运用,需要很多时日。我们到康保二人台艺术学校参观时,睢老师正带着学生们练功,仅仅是一个推门、开门的动作,都在反复练习,一步一步认真到位。睢步忠就是这样,从那一招一式练起,从小学唱开始,在二人台艺术的田野里,在民间广阔的舞台中,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
睢步忠自幼酷爱二人台艺术,刚满十岁时,与同桌润瑛一起学演《小放牛》,被当地人称为“小牧童”。从此,他与二人台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冬闲时节,与润瑛一起,跟随民间艺人走乡串村,在兴和、尚义、商都、康保等地演出。他和润瑛学演的《小放牛》、《小姑贤》、《秀兰挑女婿》、《闹元宵》等小戏,动作灵活、形象逼真、扮相可爱,受到周边村民的喜爱和好评。一对金童玉女,成了乡间二人台的“大明星”。
但是,缺少师承的模仿,终归是不完善的。为了把这个民间艺术奇葩全面地继承发扬下去,1978年,睢步忠拜老艺人赵有根(艺名白菜心)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二人台的“说口”“花唱”“满唱”等演唱技法和花棍、扇子、手绢等表演技巧。从此,二人台艺术在他的演唱中日臻完美。
聊起老师赵有根,睢步忠充满激情与感情。学戏先学做人,这是老师给他印象最深的教诲。老师的一言一行深深激励着他,也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事。他不仅学到了老师的演技,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其艺德、人格和敬业精神。他下乡演出,休息时常为驻地房东扫院、挑水、做家务活,老百姓说他是当年的老八路,所到之处常常人山人海夹道迎送。
卖麻油,广州献艺折金桂
“文革”期间,张家口二人台受到严重摧残,许多专业团体被解散,演职员被迫改行,许多艺术资料也被销毁。即使“拨乱反正”后,二人台的发展也举步维艰,处于低谷。但是,康保二人台却在夹缝中生存,保留了二人台专业剧团,并生发出一些企业艺术团体和民间二人台艺术团。
1984年,睢步忠出任康保煤矿文工团团长、工会干部。在这里工作的17年间,他创作了《矿工情》、《妹妹为啥不爱我》、《狠抓安全为什么》等40多个小戏、歌曲,并排练、演出,用二人台艺术做企业文化工作,获得了巨大的宣传效应。同时,他积极帮带二人台传承人,培养出池银寿、梁增斌、罗志萍等30多位二人台优秀演员,为传承保护二人台艺术做出了不懈努力。
睢步忠进入了艺术生涯的辉煌期,他杰出的演技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为他的艺术之路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1997年他与弟子李翠萍演唱的二人台《挂红灯》获“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优秀奖。2001年,睢步忠闯过重重考验后,要赴广州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决赛,因担心出远门费用不足,临走时从家里提了一大桶自产的胡麻油,到张家口卖掉,充作费用。此事被著名二人台导演赵桂英老师知道后,亲切地誉为“麻油精神”。随之,“卖麻油筹路费,到广州去唱戏”的故事在广州演艺圈迅速传开,成为一段令人感慨的艺术佳话。
在“麻油精神”的鼓舞下,睢步忠一举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之后,睢步忠主演的二人台音乐剧《父子争权》先后5次晋京,受到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好评。2004年6月,《父子争权》参加“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电视大奖赛”获表演一等奖,睢步忠本人获“二人台艺术特别贡献奖”。2008年,他与罗英表演的二人台对唱《舞金鞭》获“首届中国秧歌节”表演二等奖。2010年,他获得冀中能源集团公司“文艺工作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
2010年夏,电影《塞上情仇》开机录制,睢步忠又过了一把电影瘾。他受邀为男主角霍小配唱,用高亢悠扬、行云流水的唱腔,哀婉激越、跌宕起伏的歌声将霍小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2006年,康保二人台被国务院、文化部,河北省政府、省文化厅列入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河北省文化厅命名康保县为“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康保县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睢步忠也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康保二人台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心犹壮,载誉
国际大舞台
2011年3月初,睢步忠接到张家口市文化局通知,要求他尽快准备节目,赴法国、荷兰演出。这一喜讯让他激动得彻夜未眠,同时也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伴奏要求简单易行不得超过三件乐器,演唱时加四块瓦,原有的伴奏带全部作废,不得已只好重新录制。
为了练好节目,睢步忠在张家口一住就是两个月,白天到河边练唱,晚上打着四块瓦跟着磁带练习,练累了和衣睡下,醒后再练。练得手都肿了,吃饭都拿不起筷子。
那年5月,柳丝新绿的时节,睢步忠携康保二人台《挂红灯》、《小拜年》赴法国巴黎参加中国曲艺节“燕赵风情”河北曲艺专场演出。19日晚,在巴黎文化中心剧场舞台上,睢步忠与王芳用清唱的方式、四块瓦伴奏,表演了二人台《挂红灯》、《小拜年》。他们的演出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跨出了张家口二人台走向世界的一大步,使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二人台在欧洲舞台大放异彩。
睢步忠在二人台艺术之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没有停滞对艺术的探索。他在摸索新的二人台艺术形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让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也需要更多的二人台艺术传承人来推广普及,让年轻人接受,需要探索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他在思考,也在尝试。
(责编:刘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