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调早得益 生态增活力
2014-12-29孙海山於维东
孙海山 於维东
建湖县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盐城市中西部,属于次发达地区。近年来,该县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连续5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列第87位。该县抢抓机遇,调整转型,打造比较优势,增强发展活力的做法,对次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一、次发达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促产业转型升级,走高精尖发展之路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优化产业结构。在全省率先关停并转小花炮、小化工企业,完成骨干化工企业合成环节的搬迁;大力培植石油装备、节能灯具等战略性新特产业,建成“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加快发展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首架“建湖造”小飞机整机于今年4月份下线,填补了江苏省这一项目的空白。突出集约发展。把“两区三园”及各镇中小企业园作为集约发展的主阵地,县开发区全力招引重大项目,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高新区全力突破新兴产业项目,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已通过初审。坚持创新驱动。引导企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制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全县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4家、中国驰名商标6件,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9项,是苏北唯一的全国商标发展百强县。
二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引进和推广生物技术、无公害技术,建立了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业达标排放和秸秆综合利用,被授予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大力发展城乡农业观光游经济,积极培植生物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和示范基地建设,全县“三品”有效数累计达149个。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九龙口大闸蟹正在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森林之城、活水之都,深度融合九龙口湿地公园、双湖公园、西塘河风光带等生态资源,九龙园艺、弘宇、瀚阳等乡村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由点到面的生态旅游线路。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资源匮乏县份要想实现超常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区域比较优势
一是精心打造“百河之城”。建湖历来被称为“水乡明珠”,县城规划区共有大小河流200多条。该县因势利导,借鉴威尼斯、苏州等著名水城的成功做法,借水生景,以水润城,全力打造“百河之城”。对西塘河、神台河等较大河流,作为城市重要景点来打造,沿线建设集旅游、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城市风光带;对盂兰河等中等河流,在河岸边较宽阔处设计小游园、绿化广场等绿化;对新河、徐河等较小河流,则从理清水系、美化环境角度出发,新建驳岸、埋设管网、栽植绿化、美化亮化。
二是精心打造“绿色建湖”。 坚持造林与造景结合、生态与效益并重,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园区绿化、通道绿化和农村绿化“四大”工程。城镇绿化突出抓好西塘河风光带、神台河景观带和县城林荫大道以及各镇主干道绿化建设,努力提升县镇绿化水平。园区绿化以各类园区和旅游景区为重点,打造景观绿化示范区。通道绿化突出国道、省道和县镇骨干道路,加快提升道路两侧绿化档次。农村绿化积极发展经济型、观赏型、高效复合型等村庄绿化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增绿添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3%以上,县城绿化率达到40.7%以上,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三是精心打造“湿地之都”。对境内丰富的湿地资源,坚持保护性开发。对取水口上游湿地资源严格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对尚未规划、暂时没有能力开发或发展思路不清的湿地资源,坚持暂不开发。对九龙口湿地资源,作为发展重点,着力打造成生态旅游的胜地、休闲度假的佳境和富裕农民的福地,深入挖掘古泻湖文化、龙文化、宗教文化和里下河风情建筑文化,把九龙口建成风景如画的“世界风景线”和“人间天堂”。在整体向外推出建湖湿地品牌的同时,引导各湿地景点错位发展,九龙口湿地公园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4A级景区;双湖公园、西塘河风光带发展成为城市运动休闲、娱乐观赏的综合性生态公园;刘家荡湿地公园发展为休闲垂钓、观光体验的水乡农家乐基地。
三、县域经济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必须紧密关注生产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大力实施“蓝天工程”。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口,从源头上控制排放总量和新污染源的产生。开展县城禁燃区高污染燃料整治行动,全面禁销禁用高污染燃料;完成县城区及国道、省道、铁路沿线两侧的锅炉、煤炉改造,拆除县城区、国道两侧所有浴室烟囱。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近两年来该县未出现一处着火点。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倡导绿色出行,提倡可持续生活模式。县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二是加快建设“清水走廊”。认真落实重点骨干河道河长制、河道断面包干负责制和上下游水质交接管理制度,全县水源保护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全面清理河道沿线对水体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工业企业排污口、畜禽养殖场等,河道水质污染明显减少。推进城市内河环境整治,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村河道集中连片疏浚整治,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开展清洁河塘行动,县、镇、村三级河道管护实现全覆盖。
三是着力打造“精品城镇”。按照“新兴中等工商业城市、水乡特色生态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县开发区、高新区、民营工业园和城北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工业制造、办公商务、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工商新城;加快发展老城区、城南新区、城东新城,形成集餐饮娱乐、观光休闲、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田园慢城。各镇区根据自身特点,结合镇情实际,确定镇区建设特色。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全县共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8家。精心打造秀夫公园等一批地标性景观,构建起多层次、一体化的生态绿化格局。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正在创建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
四是积极创建“美好乡村”。差异性规划村庄建设模式,着力打造村口、水体和人文景观及标志性风貌,涌现出乔庄村、九龙村、梅苏村等一批精品村。提升村庄文体设施配置水平,发展村庄各种业余文化队伍。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形成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常态管理模式。推进长效管护机制建设,探索美好乡村物业管理办法,引进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美好乡村“一村一品”“一村一园”兴业富民工程。创新土地流转和集体资产经营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农村新型产业,打造234省道沿线农业观光带、九龙口休闲旅游示范带,彰显美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效果,推动美好乡村向更高层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