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步,品味城市情更浓
2014-12-28三磊
三磊
读者推荐:
老城厢,最上海、最生活的地方
(秀娟,60岁)
漫步地区:地铁老西门站-豫园站-小南门站串起的老城厢
之所以会开始这次行走,是因为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关于上海美味小馄饨的帖子,其中老字号“大富贵”的小馄饨榜上有名。于是我身体里的馋虫被勾了出来,有种非吃不可的冲动,便想叫上老公一起去。老公一开始不以为然,瞥了我一眼:“侬现在哪能像小人一样,嘎馋牢(沪语,你现在怎么像个孩子似的,这么嘴馋?)”幸亏我早有准备——因为老公是个摄影爱好者,所以我对他说:“你陪我去吃小馄饨,我陪你去老城厢拍照片,怎么样?”老公一听,双眼立马放光,但还假模假样地“纠结”了一番,“勉为其难”地表示同意。我们稍稍准备,便开始了这趟“想走就走”的行走了。
穿街走巷,品味旧时光
从地铁老西门站出来不远,就能看到我最初的目的地——“大富贵”门口照旧排着长长的队伍,但又没有长到不能接受,很容易让人产生也去排队买点什么的冲动。仔细一看,除了原来的熟食窗口,还新出了半成品售卖。记得上一次来,小馄饨还是3.5元一碗,不过两三年光景,价格已经翻了近一倍。我们点了两碗小馄饨,一份老上海沙拉垫垫肚子(因为要留点胃口给待会儿将会遇见的其他美食),很庆幸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我们的这条行走路线,基本就是在中华路、人民路围成的一个圈内,也是经典环线公交11路的路线。这里是老城厢,也是老上海的精华,随便走进一条小马路,或许都留存有上海7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也有人说,这是一片最上海,却越来越不像上海的古老城区——曲折蜿蜒的小弄小巷里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老房子,还有不少被开发了的新房子,新老交织,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
同样是老城厢,不同地方的风格其实也各有不同。穿行于老西门附近的老城厢,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慢节奏。文庙街上养蟋蟀的老人、卖文具玩具的摊贩、一起逛街的学生,并没有熙熙攘攘的喧闹,反而给人一种怡然自得的闲适感。梦花街、柳江街等名字略显雅致的小弄堂里,明明家家户户都是炊烟袅袅,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但在秋色的映衬下竟显出一种清净来。到了豫园附近,人自然是多了起来。虽然古城公园里保留的一处拆迁老房里的厨房默默见证着岁月变迁,但不远处广场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市民休闲区摆开棋盘正在“厮杀”的人们,光启路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声,都交汇成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老公一路上用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顺便着眼于帮我寻找记忆中的美食,从素菜包、五香豆,到豆腐花、粽子糖,一个都不能错过。我帮他拎着包,偶尔挽起他的手臂,仿佛回到以前约会的时光,一路说说笑笑,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编辑推荐:梧桐树下的秋日浪漫漫步地区:陕西南路地铁站—进贤路—巨鹿路—安福路—武康路—淮海中路—复兴中路—陕西南路地铁站
这一带的马路是温婉且颇具亲和力的,不宽的马路可以让人方便地穿行。到了深秋,马路两侧种植的法国梧桐落得满地金黄,踩在上面咔咔作响,听到的仿佛是岁月的声音。一个转角,遇到的就是一栋栋有故事的花园洋房,或是武康大楼那样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抑或是作家书店、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图书馆之类的文化地标。夫妻俩携手漫步其中,感受秋天的静谧与优雅。若是走累了,找一间咖啡馆坐坐,一杯咖啡、一块蛋糕、一段悠闲的下午时光,老夫老妻也能浪漫起来。
小贴士: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去轻纺市场定制服装
走到小南门附近,我突然想去董家渡的轻纺市场看一看。以前,我常和姐妹们来这里买料子,回去踩缝纫机自己做衣服。那时候,家里的睡衣睡裤、枕套床罩,甚至可以穿出去“扫马路”的喇叭裤、老公的衬衫,我都会做。后来,自己做衣服没那么流行了,便有十几年没来光顾过了。一问才知道,轻纺市场几年前已经搬去了稍南面的陆家浜路。
到了久违的市场,发现现在真的时髦多了。市场里有很多来定制的外国朋友,一个个铺子里除了有模特展示外,还有很多服装杂志,若是有看中的衣服,店里也能仿制。我们可以选择面料、颜色,甚至是纽扣,还能对样式提出自己的见解。正巧女儿明年准备结婚,我们俩便选了一家有眼缘的铺子,商谈定了价格,分别定制了心仪的西装和连衣裙,不仅价格实惠,也更符合我们的身材,也算是这次行走老城厢的意外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