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紫砂筋纹器的工艺特色——以顾景舟“宝菱壶”为例

2014-12-27毛美娟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
关键词:壶底顾景舟菱花

毛美娟

(宜兴 214221)

紫砂筋纹器通体的筋纹上下流转,从壶钮、壶盖、壶颈、壶腹至壶底,筋纹流畅至极、上下映衬、深浅合度,通体形成筋凸瓤凹的纹饰布局,壶盖设计让筋纹不断流,上下两部分对接无痕,转角温婉,工艺不凡。因此,筋纹器能达到纹理清晰、均匀饱满、口盖严密、面面通转的视觉效果,现以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宝菱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筋纹器的工艺特色。

图1 宝菱壶

1 紫砂“宝菱壶”的造型特点

顾景舟(1915~1996),是宜兴紫砂名艺人,光素器巨匠,紫砂壶艺的一代宗师。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他所创制的这款紫砂“宝菱壶”为筋纹器,此壶的壶身由十六条筋纹将整体分为均等的若干部分,壶盖、壶底的两种花纹对称协调。壶把与壶嘴遥相对望,呈现出一种鸟儿飞的假象。紫砂“宝菱壶”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壶盖的制作,其花纹要求与壶身相对应,又与壶底相仿,花纹往各方向转动皆可衔接自如,其所需技艺是可想而知的,肌理温润,协调感十足。紫砂“宝菱壶”的筋纹层层叠叠、潇洒生动,表达筋纹器的线条使得壶器的每一块面弧度自然、清晰明朗,线条的过渡胥出处婉约舒展,各筋囊严谨有致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宝菱壶”不但做工精细,而且器型优美。

2 紫砂“宝菱壶”的筋纹工艺

顾景舟制的紫砂“宝菱壶”具有淳朴逸秀的风格,优雅美观。首先,从材质上看,“宝菱壶”采用的精细泥质易体现造壶风格,壶之总体呈现出红润的光泽,这是胎质独特的肌理效果,达到妙不可思的微妙艺术境界。从工艺上看,紫砂“宝菱壶”由泥片镶接,并采用压筋纹,依据样板校准、拼接而成,这是独特的成型手法,从而使壶艺个性鲜明。紫砂“宝菱壶”的筋纹包含诸多的审美理念,是技与艺相结合的产物。十六条筋纹将“宝菱壶”壶体切分为相同的块面,这是一种制作难度较大的工艺,不但要求制作的花瓣清晰可见,且要做到均等分配,进而呈现出对称美。

3 紫砂筋纹器的历史述考

紫砂筋纹器型制残片最早见于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器皿,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并逐渐演变,在明代中期以无名氏陶匠为先导,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徐友泉等为杰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宜兴陶器图谱》所录的《砂壶考》讲到:“邓秋板砂壶全形拓本,刻大彬菱花式壶,工巧有致。大彬二字楷书款。”紫砂历史上经典的筋纹器很多,比如“菱花式壶”,它是以对称菱花瓣为造型特征,阴阳交间、凹凸分明,十二瓤纹清晰端正,制工亦十分严谨,可谓是明代时大彬所创制的筋纹器代表作。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的款为“万历丁酉春茗、时大彬”的“玉兰花六瓣壶”精巧朴致,造型茎形盖钮如花蒂状,花蒂下逐渐展开花瓣至壶肩、壶身上部,到壶腹处膨胀至极,气势饱满、浑圆如玉,给人以心灵的震动;壶足呈展开状,壶嘴、壶把如花茎延伸,自然和谐,呈完整玉兰花状。而顾景舟制作的此款“宝菱壶”为十六瓣,工艺细致、形态飘然,壶型的几何轮廓工整大气,再加圈足设计平稳秀美,更显气质不俗。

紫砂陶有得天独厚之优,其原料细腻,可塑性强,器皿表面无釉,胎骨裸露,这些都为造型时线面明暗、转折、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筋纹效果在紫砂器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的机会。于是,历代人就顺乎自然地利用这美妙的线条,以及和谐的切割手法把紫砂器整体的俯视面对称、均匀地分成若干等分,做到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逢严密且四周“通转”,这样,使筋纹器一开始就以它那不同凡响的表现形式独立于紫砂艺海之中。从明代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制十八瓣“瓜棱壶”,清代陈鸣远的“南瓜壶”,到近代王寅春的“半菊壶”、“圆条壶”,乃至当代艺人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创作出来的一件件更丰富、更精美的筋纹器,无不体现出其艺术魅力。此外,由于紫砂筋纹器在处理线角和锐钝时所产生出来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可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这种有利于健康的生理上的舒适,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上的愉快,从而得到虽难言传却实能意会的艺术享受。

[1]许涛.紫砂壶之筋纹器漫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07):42-44.

[2]丁旭升.浅析紫砂壶筋纹器的发展[J].佛山陶瓷.2012(10):113-115.

猜你喜欢

壶底顾景舟菱花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封面人物
顾景舟偷懒
炉灶用热水壶节能改造研究
为什么底部有孔的壶不漏水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品茶
顾景舟的无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