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蕴禅意 一壶得真趣——浅析紫砂“陶刻吴经提梁壶”的文化蕴意
2014-12-27徐赟
徐 赟
(宜兴 214221)
千年陶都,紫玉金砂。紫砂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存在方式,“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形成了集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等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艺术品珍品,成为陶瓷艺术的一朵瑰丽奇葩。紫砂壶从传统的工艺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艺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现代紫砂艺术珍品,一方面是因为紫砂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文化艺术符号;另一方面是因为紫砂陶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内在的文化艺术元素与实用收藏价值不断地被发掘。紫砂艺术沉淀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砂陶韵,而紫砂艺术中的陶刻装饰艺术拓宽了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成为紫砂艺术中最闪耀的一种装饰手法。紫砂陶刻艺术巧妙地将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门类通过紫砂这个载体得以体现,更是将各类文化如玉文化、茶文化和禅文化等与紫砂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现以“陶刻吴经提梁壶”为例(见图1),它通过“吴经提梁壶”的造型艺术、陶刻装饰艺术与茶文化、禅文化很好地融合到了一体,其深厚的文化蕴意令人回味悠长。
图1 陶刻吴经提梁壶
1 “陶刻吴经提梁壶”的造型、陶刻艺术美
“吴经提梁壶”是发现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紫砂器型之一。“吴经提梁壶”最早出土于1965年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也是当时唯有绝对有年代可考的明代早期紫砂壶。“陶刻吴经提梁壶”造型丰满,腹提得起来,底收得有力,提梁高度适宜,恰形成虚的空间以缓冲身筒的厚重,壶身正面上刻绘着达摩佛祖在香案前参禅的画面,佛祖盘膝坐于香案之前低头沉思,香案上香炉中三柱沁香烟气邈邈,虽然寥寥数笔,但却栩栩如生,尤其以刀代笔,布局精致,线条粗细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沉稳博雅的韵味。壶身背面刻有“茶禅一味”四字,与正面相呼应。在流的根部与壶的腹部相接处贴塑了四瓣柿蒂纹片,这样既使榫接更为牢固又掩盖接痕,美观大方。盖子是压盖,壶盖的子口与壶颈结合严密圆润,壶盖上面配有挺拔优雅的如意形钮。最使整壶增色的是倭角式海棠形提梁,它比例协调、简洁有力,像极了明式家具里的罗锅帐。整个作品造型、书法、绘画和刀法十分和谐统一,让人在赏用之时能沉静下来,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2 “陶刻吴经提梁壶”的文化蕴意解读
紫砂文化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文化,而茶文化历史渊源流长,中国人与以茶为能事,清晨人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茶,最早是一味药,有治病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后茶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料,随后士大夫们参与茶事,赋予其一种文化理念,故而有种茶、制茶、烹茶、品茶等程序,逐渐产生了一系列规则、制度、习惯、风俗,与书法、绘画、美文、诗词、琴棋等互为表里,融和成为综合性的文化现象。自古茶与文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茶的文学数不胜举。近代的赵朴初居士曾有一首著名的诗:“七碗受至味,一壸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茶文化內深层面又谓茶道,《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茶道的内涵,不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学、哲学的理念,所谓茶道即人道。茶事极重德行,陆羽的《茶经》说:“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事中体现为:对己,简朴自律;对客,待之以礼。中华历来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号称“三香”,是高雅、安详、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风论雅;芸芸众生,一茗在手,照样海阔天空。平易近人,宁静淡泊,雅俗共赏,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与参禅(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饮茶除了能对身体健康有益之外,因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故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陶刻吴经提梁壶”壶身刻绘的达摩参禅图案和刻写的“茶禅一味”很好地反映出了这个主题思想,可谓“吴经蕴禅意,一壶得真趣”。
传承千年陶都风韵,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在艺术道路上的“修行”以“勤”为“因”,在紫砂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诱惑,“内修”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与修养,“外修”为人处世之道与创作技法,怀揣一颗平常心进行艺术创作“修行”,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这样才能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创作出更多经典的紫砂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