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品质和民族预科英语教学
2014-12-26熊晟奇
熊晟奇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对于人类了解自然,追求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了解不同民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特点,将促进民族预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为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进一步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品质;少数民族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62-01
近一二十年来,批判性思维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众多的学校纷纷设置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来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
维的培养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的教育综合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上议程。英语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预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切入口。
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倾向调查对预科教学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举办和管理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品德和文明风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调查将从七个亚类: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批判性思辨品质倾向现状。针对不同民族的预科学生的思维品质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预科学习的要求。
二、思维和语言
思维是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数千年来,世界上有很多杰出的学者作出过巨大努力去解答有关思维的问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外物作用于特殊感官发生感觉感觉遗留下意象多次留下一物的意象后就形成对于它的简括形象即所谓经验。随后人从这些经验中抽出概念或把它们概括成原理,这就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恩格斯曾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指出思维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对思维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上对人类自我认识活动最为重要内容的探索。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 均属于人的认识活动。思维活动的进行除依赖于感知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外,还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材料,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依靠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的表达,结果即思想是靠语言符号的物化而固定而表现的。思维是语言的核心,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思维一切智力活动都将停止,那么语言的表达也就无从谈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对语言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也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由此来看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可见语言对促进人的智力,特别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能准确地掌握和应用语言,就不可能有正确而敏捷的思维。现在许多学者直接把语言因素当作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其理由就在于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等智力因素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定义、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智力活动也不能脱离语言而进行。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预科英语教学和批判性思维
英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指导人们学习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能力。而思维这一智力因素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因此我们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地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我们也完全思维有可能通过英语教学有效地全面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思维能力为突破口,英语学习就会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思维的批判性就预科英语学习而言,是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严格评判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主要表现为及时发现,鉴别所听内容的长短优劣,吸收有益信息,剔除无用内容,能在听话中有所领悟,发现对立观点,说话辩论旗帜鲜明,分析辩证,表达策略,勇于坚持和服从真理,积极修正他人与自身的谬误,辩证分析所读内容汲取精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学会自评自改作文及时总结作文经验,调整改变作文方法提高作文水平。
最后,学校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育竞争、科技竞争激烈的21 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的预科英语教育任重道远,而教育的宗旨该是培养会思维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2005).《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Z].
[2] 罗明江.李旭(2008).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7):183-185.
[3] 贺新全.何守仁.(2009).论外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