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清徐
2014-12-26张志刚代文萍
张志刚+代文萍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28年(公元前514年),隋开皇16年(596年)置清源县。金大定29年(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均属太原府管辖。1952年7月,两县合并,取其首字为清徐县。
清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三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源、徐沟两县素有教育文化大县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隋唐时就在全国声名显赫,历史上有记载的举人以上及科举及第者达206人,武进士18人,武举人170人。清徐现存古建筑131处,古遗址12处,古墓葬8处,其中清源文庙、狐突庙两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徐沟背铁棍艺术、清徐砖雕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徐有考证的文明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境内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有4处,即东马峪古文化遗址、马家坡古文化遗址、都沟古文化遗址和新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进,踏着时间的脉络,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清徐文化,即:尧文化、醋文化、葡萄文化、贯中文化、晋商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尧文化
清徐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据史料记载,距今4000多年前,帝尧首先在此地建都。据《帝王世纪》载:尧始于唐,后徙晋阳(当时尧城属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尚书古文疏证》又载:尧为天子,先都晋阳,后迁于平阳。《山西通志》卷三也记载:太原县府城(即晋源)西南40里,唐尧始都于此。
尧帝名叫放勋,姓伊祁,史称唐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自尧担任部落首领后,便统领他的部落,徙步山西境内。当时尧城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又有乌马河灌溉。于是,他们便选定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开荒垦地,饲养六畜,使这块土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山西省考古学家曾在清徐县都沟发掘出与尧舜禹时代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存,印证了古籍中记载的尧城村为唐国早期都城。据有关史料记载,尧城曾是帝尧第一个建都的地方,登基称帝的都城在清徐县孟封镇尧城村。后因水患太甚,迁河东平阳(即临汾)。
后世人为纪念帝尧在此建都的这一历史事实,就在当时尧帝建都的地方修建了帝尧庙,作为祭祀帝尧功德之所。尧城村的尧庙,传说就是在帝尧“宫室”的原址上修建的。据《太原府志》卷十四载:帝尧庙在县东三十里尧城都,元至正年重修。该庙原为四合院建筑,殿内中塑帝尧,羲叔、羲仲、和叔、和仲四大臣分列两旁。帝尧殿又称无梁殿,因其殿顶没有梁架,全部用从大到小的斗拱由四周向中心迭涩而成,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其构思之精巧,匠心之独运,在元明时期的建筑中独领风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醋文化
清徐醋史源远流长。有民谣称:“自古酿醋数山西,追源溯流在清徐”。
相传清徐醋始于尧帝时期,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据史志记载,尧帝徙迁过程中,曾在清徐尧城建都定居凿井造历。当时,尧城一带生长着一种叫“荚”的酸性植物,尧帝命天文官依据荚的生长规律和气候变化制定出历法,同时还用此草取酸制成调味品,这就是原始的醋。这种直接取酸制成的植物醋,开创了制醋的先河,成为清徐制醋业的前身,为清徐食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到春秋战国以后,清徐人已开始用粮食制醋。宋代以前,清徐主要酿制米醋。元代以后,以高粱代替小米生产陈年白醋已远近闻名,而创出老陈醋这一品牌,则是在明末清初。
清初顺治年间,清源“美和居”作坊的王来福师傅,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运用清源本地生产的半无烟煤,在制醋的“醋化”与“淋醋”工艺之间增加了一道“熏醅”工艺,改陈年白醋为熏醋,不仅增进了醋的色泽,延长了醋的生产周期,充实了醋化过程,而且增进了醋的醇香味道。经过熏醅后的醋,色泽黑紫,清香浓郁,绵酸醇厚,风味大增,广受赞誉。王来福师傅将熏醅后的醋称作“老陈醋”。从此,“美和居”生产的“老陈醋”名声大振,畅销三晋,驰名全国,购买者络绎不绝,效仿者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山西地方官员也将美和居生产的老陈醋冠以“山西”名号,称之为“山西老陈醋”,作为贡品上贡朝廷。从此,“山西老陈醋”便名扬神州大地。
清徐4000多年的酿醋史,不仅创造了自己精湛而独特的制醋、制曲工艺,造就了闻名于世的老陈醋品牌,而且积淀了丰厚的行业文化。在清徐境内,醋乡、中国醋都、醋都广场、醋文化研究会、醋文化博物馆、醋文化节等以醋命名的物名、地名,与醋文化有关的馆、会等比比皆是,流传于市井巷陌的有关醋的传说、歌谣、谚语更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最值得清徐人骄傲的是,明末无名氏所著《看曲论》、文人墨客撰写整理的醋作坊楹联、老陈醋酿造技术的传播、采曲号子等文学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清徐醋文化的内涵。
葡萄文化
清徐县素有“葡萄之乡”美称,民间流传着“清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境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大西北贩皮货,带回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之后,栽培渐广,清徐人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
到了唐代,清徐葡萄已享誉海内,鲜葡萄及葡萄酒、汁、干等加工品也远销四方。《唐书》记载“太原平阳皆作葡萄干,货之四方”。
唐太宗李世民人称“太原公子”,他在太原多年,与父亲李渊在此完成了称霸中原的各种准备,因而太原也称“龙兴之地”。当时的晋阳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富庶,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晋阳硝石、清徐葡萄酒都是当时享誉全国、朝廷钦定的贡品。《太平御览》记载,在山西期间,李世民就特别钟爱清徐的葡萄酒,不仅把它作为招待最高贵客人的礼品,还亲自用清徐的龙眼葡萄酿造葡萄酒,他当皇帝之后,仍念念不忘清徐葡萄酒,并将清徐酿造葡萄酒的作坊统一御封了“李氏作坊”的名号。
宋代大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也是山西人。他写有“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烦。”的诗句。可见当时人们喜欢清徐葡萄酒的程度。endprint
在元朝,太原清徐葡萄园已是全国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葡萄庄园之一,甚至有了检测葡萄酒真伪的办法,据记载“至太行山辨其真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既冰矣”。这在全国首屈一指!
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本人在元朝政府供职十七年间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在描述太原府时这样描写:“出太原府,过桥三十里(公里)有大片葡萄园,还有很多酒……”这里的葡萄园指的就是清徐的葡萄园,酒就是清徐“李氏作坊”酿造的葡萄酒。
明朝清源县志《果属篇》中记载有葡萄数种。洪武皇帝“辛酉谒禹庙,有以葡萄酒见向者,其甘寒清冽......”
清代的清徐葡萄酒销售仍然火红,民间有“向晚葡萄有酒熟,醉乡有梦不分明”的民间小调。
长期以来,清徐的葡萄生产久盛不衰,逐步形成丰富多彩的清徐葡萄文化。流传盛久的山西民间小调“平遥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盈盈……”就是对清徐葡萄生产赞扬的美好写照。
清徐县目前存活的一株最古老的葡萄树已有三百多年的树龄,被人们称之为“中国葡萄树王”。可见清徐的葡萄文化源远流长。
贯中文化
清徐县作为罗贯中的故里,从上世纪80年代已开始展开对罗贯中文化的研究。通过对罗贯中史料、罗氏家谱及家族繁衍等方面探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刘世德曾认为,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在未发现历史资料前,罗贯中是清徐人,不应该有怀疑”,此论点得到全国学术界的认同。
1991年9月26日,罗贯中研究会在文豪故里正式成立,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在我国《三国演义》学会、清徐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该协会于1999年9月在清徐举办了中国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领导以及国内外《三国演义》研究者近百余人参加这次研讨会。会后,由罗贯中研究会负责编辑出版了《三国演义与罗贯中》论文集。2001年8月,该协会举办了首届中国罗贯中与《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研究会还积极参与清徐三国城、清徐罗贯中纪念馆的兴建工作,在全国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0年,由清徐罗氏第21代传人罗二栋先生融资,罗贯中纪念馆正式修建落成。该馆为全国独有,它以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缅怀文豪、旅游观光的清雅胜境。
2008年,清徐籍人常青参与编写的历史剧《罗贯中》,由清徐本地剧团——太原市贯中剧团改编为晋剧后隆重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0年1月7日,罗贯中铜像在清徐县醋都广场正式落成,国内外多家媒体也都进行了相关报道,清徐县“贯中”文化在全球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晋商文化
说起晋商,许多人不由自主便会想起祁县的乔家大院与乔致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乔家的产业来自于太原帮。当年,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走西口时,有一个难兄弟叫秦肇庆。秦肇庆是徐沟县大常人,有一手祖传的磨豆腐手艺。两个人在包头开了一家“广盛公”商号(后改为“复盛公”),从豆腐到绸缎再到后来的粮食,生意眼看是一天比一天红火。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心要赚大钱的“广盛公”在粮食交易中栽了大跟斗,遭此打击,乔贵发扔下商号跑回祁县老家种地。只留下秦肇庆一个人苦苦支撑。后来,靠着囤积的黄豆,秦肇庆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老秦暴富,却没忘记乔贵发,当即跑到祁县,从地头把乔贵发拽到包头。许多人都知道“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却不知道,如果没有秦肇庆的坚守与义气,晋商的传说中,失掉的该是多么精彩的一笔。至于乔家的发达,也不过是一场无痕的春梦。
同样是来自清徐,乾隆年间的刘裕业风头更尽。刘家的祖上从明朝起靠粮食起家,积累资本后转攻盐业。到刘裕业手中时,刘家已是长芦盐界的霸主人物。据说,除了经营有方外,刘裕业本人还是一位美男子,有一次向乾隆回报盐务时,这位以面相识人的皇帝高兴之余,不仅允许他无限期拖延结账时间,还把每道盐引的分量增加五斤。这还不够,乾隆皇帝又追加了一件黄马褂。
在太原帮中,清徐商人表现相对出众。除了前面提到的老秦与老刘两家,王启恩靠着经营珠宝古玩、碑帖书画,同样独树一帜。商号遍及晋、冀、鲁、豫及东北诸省,同时还涉及银号、典当、绸布、粮油、日杂和租赁等行业;白树升靠一头毛驴闯关东,除了经营染坊、酒坊,还经营木材加工、日用百货、农副产品交易等,鼎盛时,他的商铺和店面,占据吉林省延吉市的一条大街;张联辉在河南的周口和项城经商多年,广涉钱庄、当铺、皮革、茶叶、粮油等行业,成为当地巨商,还被选为周口商会会长。除此之外,他还在老家徐沟东大街、东后街、东门外等处,开设了包括钱庄、典当行、杂货铺、木器店、骆驼店和酿造作坊在内的30多家店铺,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巨贾。
另一个清徐商人时成德,从咸丰初年至光绪末年这段时间里,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太原、太谷、清源等地开设了多处商铺和银号,使其财源骤增,成为晋商之翘楚;清徐商人常天枢,在河南禹州开办瓷窑,通过技术创新竟然烧制出了一种极具稀世珍宝——均瓷,被誉为瓷中极品,常家因瓷而成为晋商中的另类富豪。
民间文化
清徐民间文化据传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明末清初,位于晋商活动中心区域的清源、徐沟,涌现出了一批商界名流,经商蔚然成风,为民间文艺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城乡各店铺,特别是大的商号,在主要的街道、店铺门前挂黄红、搭彩门楼、垒塔塔火、发旺火、放架火,各商号、社团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街头文艺表演活动和就地设置“九曲”、“灯谜”、“秋千”、“二鬼推磨”等游艺活动,来渲染节日气氛。经过一年辛勤劳作的人们,也自制、自演一些节目来庆贺节日,渐渐形成了独具清徐特色的民间文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徐沟的背棍、铁棍艺术。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的民谚,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徐沟背铁棍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无论背棍铁棍,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一支采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要站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共舞,魅力无限,其制彩玄妙奇特,令人惊叹,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徐沟背铁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对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对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巧妙的借鉴和利用,有着很深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同时,还有女子背棍、女子锣鼓队、女子社火、“猪八戒背媳妇”、“担媳妇”、“骑驴”、“扇子舞”、“彩绸舞”、“扭秧歌”、“打腰鼓”、“霸王鞭”、“武术表演”、“旱龙舟”、“县官坐轿”、“管弦乐行进吹奏”等,大大丰富了清徐民间文艺的形式和内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