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美学修养与素质教育
2014-12-26熊秀兰
熊秀兰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年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素质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有用的人。本文就如何加强教师美学修养,发挥其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育人效果和质量问题发表管窥之见。
一、教师美学修养与素质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美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覆盖了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当今社会,人类生活需求的变化更加突出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素质与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关系重大,教师的美学修养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密切相关。可见,素质教育不需要“教书匠”,需要的是“灵魂工程师”。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心灵、宽广的胸怀、果敢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不断吸收新信息,提高从教本领,坚定从教志向,以苦为本,执教为乐,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加强美学修养的必要性和作用
绝大多数教师能够以美育人,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美,但不容忽视是他们的美学理论水平普遍较差,美育活动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美育效果。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水平低下,有的甚至师德沦丧,从媒体近段时间频频报道的事件充分说明这一问题。可以说,当前教师的美学修养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的美学修养受思想素质、理论功底、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制约,表现了较大的差异性、层次性。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落实不得力;三是传统束缚多。
三、怎样加强教师美学修养
1.抓基础
现有教师的美学理论功底差、美育水平低与其接受的教育关系很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抓现在
教师的素质要与时俱进,过去胜任工作,今天也许落伍了。在职的教师要加强学习,弥补美学修养方面的不足。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要加强学习。学习是第一性的东西,是提高素质和做好工作的前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随意的。二要开展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改变以前溺爱德育、智育、体育,遗弃美育的观点和做法,让师生在丰富的美育活动感受美、欣赏美,养成“与美为伍其乐无穷”的良好志趣和习惯。三要遵循规律。坚持与时俱进是存在的根本,遵循客观规律是成功的保证。要让师生都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及格率,给教师松绑,给学生减压,把他们从重重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教与学的主动权还给他们,特别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抓机制
忽视教育的代价是沉重的。不断提高教师美学修养增强素质教育效果,要依靠机制作保障。
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教兴国方略,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二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易于操作的评价教师素质和工作效果的标准体系。三要强化师德和创新教育,从思想上、业务上促成教师美学修养的提高。
四、提高素质教育效果,适应现代教育需要
1.改革课程和教材
教育界人士普遍反映,现行中小学教师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吻合。
2.德育与美育有机融合
过去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解决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但是把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问题,喊了很久,就是落实得不好。一方面,德育讲真和善,真和善其实也是美的,德育中包含有大量的美育内涵,由于美育的乏力,致使德育的效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育的阵地往往也是德育的阵地,实施美育往往也实施了德育。把审美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真、善、美的历练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与美育结合,事半功倍。
3.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无论是美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美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一要善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正确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二要开展审美活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的事情,课外更能激起学生审美情趣。三要发挥教育基地功能。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人文景观、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
活动。
审美教育与教师美学修养、学生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在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发挥美育的育人优势,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生境界的升华;更有处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跨世纪的新型劳动者。人才和教育是竞争的核心,我们拥有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成功,必将早日实现。
?誗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