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画
2014-12-26徐芳
徐芳
在本学期的一节美术课上,有学生问:“老师,我们画画是不是可以随便画?”听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段话:教师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把教师的“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回答之前,把这个问题先抛给全班学生:“你们觉得我们是不是随便画的呢?”好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其中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不是随便画的,它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应该画成什么样子。”“老师以前说过,就是随便画的意思。”“老师说画我们心里想的东西的样子,不是随便画的。”
学生回答完,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然后说:“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现象很好,你们很棒。老师认为画画是表达我们心中的想法和感情。举个例子,当我们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画面来表达我们开心的心情。当别人看到我们的画时,他们也可以体会到这种开心的心情。当你画一个苹果的时候,你可以发挥你的创意和想象,把它拟人化,可以给苹果加个笑脸,这样老师就知道这幅画要表达的情感是快乐。这样讲,听明白了吗?”学生们都开心地说:“明白了。”接着学生继续自己的创作,这次作业,每幅画都表达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或开心,或忧伤,等等。
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作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当我发现学生画出了富有创造力的苹果,就觉得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积极引导,让更多的学生都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出各自不同的能够表达他们情感的作品。
学生的画完成后,老师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对学生的画做出评价。学生认真画完画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就需要幽默的评价;要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就需要富于感情的评价。
在评价时,对于一些喜欢画画,但画得不理想的学生,要重在鼓励;对于一些特别有想法的学生,要重在引导;对一些画得不认真的学生,要重在营造氛围。
一年级的学生,现在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他们的作品中,更需要的是主动想象,主观意识,个性表现,各自不同的个性思维。在我的美术课上,我只会告诉他们要求是画苹果,而不是说一定要画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苹果。大千世界,苹果本来就不都只是圆的,颜色也不只有红色,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根据他们的主观意识去创作,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能体现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教育来说,想象比事实重要,主观比听话重要,创作比模仿重要,兴趣比方法重要,开心比成绩重要。所以,我作为一个一年级的美术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符合他们自己个性特征的方式来画画。
一年级学生的画的好坏,如果说非要有一个评判标准的话,那么好的画就是指反映了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情感的画,像不像没多大关系。
作为一个一年级的美术老师,我要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自主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语言要精练、生动,能够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思考和想象,给学生营造一个发挥想象力来创作的空间。
?誗编辑 温雪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