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单元授课教学初探
2014-12-26张海峰
张海峰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对每篇文章都要精讲,花费时间多。学生自由时间少,阅读量少,语文综合素养提速慢。二是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只要多读就能解决,因此教师基本只是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基于此,为了让学生既能充分品词析句,感知字词的冷暖;又能在课内海量阅读,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了单元授课教学。
所谓单元授课教学指的是精读课例与略读课文相结合的教学。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
突破。
一、“精读”课例的教学
1.精读课例教学的特点:一是训练要“扎实”。二是与文本、学生平等对话。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三是教会孩子学习方法。
2.精读课例的一般操作模式
①导入,揭题激趣。如:图片导入、实物导入等。
②交流预习,整合疑难。
③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④展示提升,教师点拨。
⑤感情朗读,增强语感。
⑥突出重点,归纳学法。
二、“略读”课例的教学
1.略读课例的特点:一是学习方式更为自主。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孩子们根据学案,阅读、查阅资料、小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②大容量、高密度。通常一课时能学二至三篇文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或积累背诵,或摘记妙词佳句等。
③实践性强。“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略读课例的一般操作模式
①回顾学法,掌握方法。
②依照学案,自主合作。
③集体交流,纠偏改错。
④综合训练,形成技能。
学完几课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有关题目,可让学生感情朗读或背诵课文,可造句,也可说写结合,完成课后的“小作文”题等,以达到综合训练、发展技能的目的。
此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精读”和“略读”的矛盾问题,“精读”课例学法,“略读”课例用法,仅用1/3的课内学习时间就可学完课文,留有2/3的课内学习时间供学生海量阅读和参加实践活动,省时高效。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
学生乐学、会学。因为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不再是难点,有许多学生已能自己设计“学案”。读书兴趣明显提高。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材“本”的作用,保证了学生教材学得扎实有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还节省了2/3的课内学习时间,让学生海量阅读和快乐习作。
?誗编辑 段丽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