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4-12-26鲁建德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全班同学调动卡片

鲁建德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讲一时不好深入,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一、从导入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导语。如:在讲统一长度单位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知道古人是怎样量物体长度吗?”

“看来大家都预习了,是用身体的一部分来量的。那今天用古人的方法量一量我们黑板的长度好不好?”(学生热情很高,齐声说好)

于是,我就找几个同学用拃量,最后我再量,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自然地提到古人用身体的一部分去量,因为人的差别,所以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量的结果一样呢?就需要用统一的工具去量。这时候,再讲解相关的知识,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能力。比如在讲“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时,我不是口头说教,而是从学生手中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去量身边的物体:课本、作业本、课桌等等。实践证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的学习省时、省力、轻松、愉快。

三、课堂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在教二年级数学中乘法口诀时,就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堂游戏课。

我问:“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

“喜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今天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好”!

接着我给学生发了些数字卡片与算式卡片让拿数字卡片的同学边跳边说:“56、56,我的朋友在哪里。”拿7×8算式卡片的同学也边跳边说:“56、56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这两个同学问:“我算的对吗?”全班同学回答:“对!”最后全班同学鼓掌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喜悦中获取知识。

四、丰富练习,延伸学生的兴趣

要使课堂练习达到“高效”,练习须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师生间可以组织讨论;评价作业练习可以师生共批、同学互批;练习题的设计可以一式多变,一题多变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延伸他们的数学兴趣素养。

总之,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学生的课堂状态,有意识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誗编辑 段丽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班同学调动卡片
你试试看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吓哭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一张卡片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