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2014-12-26薛伟荣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薛伟荣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也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重视语文阅读的价值,以确保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素养,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

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而阅读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感悟文本思想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为学生终身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深厚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也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再加上小学生的识字能力的限制,导致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差,甚至到了四年级还没有真正的阅读完一篇长点的文章。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阅读《巨人的花园》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下面几个问题走进文本,一步步感受花园的变化。问题如下:①巨人的花园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花园?②在巨人第一次斥责孩子们之后,花园变成怎样的?③巨人抱起最小的孩子放在树上后,花园又变成了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还形成一条线索,可以减少学生的盲目性,进而,逐步使学生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二、引导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可见,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明确阅读的价值和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心理上让学生重视阅读,喜欢阅读。

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重要性,也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我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跟随着笔者真正走进文本当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而,陶冶学生美的情趣。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再次进行阅读,然后,和文本进行对照,去感受文本存在的价值,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阅读,去感悟。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小学生来说,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是让学生进行死读书,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这是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如:在阅读《小英雄雨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引导学生和三年级所学的《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对比阅读,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那份爱国之情,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文本中赋予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恰当的阅读方法中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语文阅读的价值,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誗编辑 段丽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