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氧气的性质教学思路设计

2014-12-26陈清波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法化学分析

陈清波

摘 要: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活动小结、课堂反思六步,加强双基和发展智能同步,实现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相统一。

关键词:化学;“三环六步”教学法;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氧气,我觉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外,更要培养学生懂得认识一种化学物质必须要通过一些实验探究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氧气并不陌生,知道它用来呼吸,一切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都离不开氧气,也知道燃烧也离不开氧气,但它有哪些具体的性质,还有哪些用途,这些是学生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堂课的主体课堂模式采用“三环六步”教学法。

所谓的三环即课前、课堂、课后三环。课前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任务,包括浏览课文内容,了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从而在上课过程中有的放矢,还包括搜集一些上课的资料和实验所需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节约资源。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家中收集一些木炭,并带到课堂上进行实验。课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老师实施教学、学生提高素质最直接的体现。课后就是知识的巩固过程。老师在课后应布置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要求学生在复习完本节内容后完成,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老师在一定阶段要进行回顾复习,避免学生遗忘,进一步达到巩固的目的。

所谓的“六步”即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活动小结、课堂反思六步。

第一步:设置情境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环节。教师以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故事或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着眼于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而教学用具可采用化学实验用品、电视、电脑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尽快投入课堂活

动中。

第二步:提出问题

在设疑激趣的基础上,对本堂课或一部分内容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是很关键的,这关系到教学能否进一步妥善地实施。老师必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如何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切不可把一些过大的、复杂的问题呈现出来,这样学生无法探究,反而一头雾水,达不到教学效果。总之,提出的问题必须恰如

其分!

第三步:分析问题

确定研究的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也可集体讨论,也可以老师学生互相讨论。教师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或实验方案等相关资料,在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一套适宜的探究方案。

第四步:实验探究

这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一步,也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步骤。老师一定要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地用确定的方案探究,切不可包办一切!

第五步:活动小结

这是对探究内容进行梳理、扩展和深化的环节,是一项很好的学生自我检验,从自己的收获中得到鼓励,使错误或不准确的认识得以纠正,从而比较完整和系统地掌握当堂知识。在探究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师应组织学生归纳小结,学生一定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而且还能使知识得到升华。

第六步:课堂反思

这是每堂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课堂反思可以采取老师引导学生回答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用书面的形式体现出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反思,在反思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好的反思就是一次很好的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能力还比较薄弱,观察能力也比较差,今后应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手段和观察能力。

?誗编辑 杨兆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法化学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