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4-12-26苏丽君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苏丽君

摘 要:在素质教育前提下,要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多种,而艺术则是最佳切入点,它可以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以普及为基础,以全面提高为根本任务的基本策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这已是社会发所证实了的客观真理,物质生产的发展表明,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同生产工具的技术水平相适应,才能产生应有的生产能力,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劳动者培养与提高则应依靠教育,另外,教育担负着道德和思想建设的重任,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样,音乐教育在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过渡,在音乐教育机体中,我们应该与之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通过音乐启蒙教育,首先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认识;其次可使学生劳逸结合,获得全面发展;更深层次地说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再次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在音乐专业方面得以发展。

在古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音乐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早在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派首次提出且实施了六艺:礼、乐、身、御、书、数。其中把音乐列入“六艺”的第二位,当时孔子还重视乐教,首次将音乐列为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且强调了其社会功能,确立了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标准。他还把音乐作为修身治国之道,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在古代春秋时期的诸位大教育家已将音乐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是相当重视的。

历史的车轮不会重蹈覆辙,但就当前社会贫困地区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不容回顾历史。

在新形势下,究竟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的如何呢?值得思考!

现如今音乐教育和其他技能性教育——如美术教育一样,远远后滞于文化课。就拿笔者当地中小学音乐、美术等技能性课程安排来说,在小学每周音乐课共一节,经查实,其中一至三年级学生音乐课仅给学生教一些简单的歌曲,四至五年级才能教唱简单的谱例及音乐常识。而中学也是这样,有的学校甚至是两周才一节,这还是城镇中小学。那么可想而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是如何开展的,再不要提第二课堂。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造成贫困地区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重视不够

陈旧的教育观念是造成这种现状停滞不前的首要原因,思想上不能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那怎么能付之于行动呢?素质教育谈何容易!从学校这个大环境来说,首先是学校重视不够;其次是家长重视不够;再次是学生重视不够。

2.专业教师队伍奇缺

就拿笔者所在地来说,城镇中小学专业音乐教师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乡村中小学几乎没有专业音乐教师,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开展音乐课教学、如何开展第二课堂。

3.经济欠发达、办学条件困难、设施落后

没有良好的经济做基础谈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是不切合实际的。据调查,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在物质上都难以保障,还谈什么精神上的充实与享受。另外,现在农村中小学有些学校还是全校共用一间教室,几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也就是说,这些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基础设施都不能保证,再谈不上充实音乐教具,学生落实艺术修养,更无从谈起。

4.环境闭塞

二、解决策略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要做好这一点的首要任务是借新一轮课改,开展校本培训之机,加强素质教育新理念的学习。

2.加强制度建设,将音乐教育纳入考核

我认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中小学校应该将音乐教育及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让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全都重视起来。

3.应加强专业教师的配置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配置。这样一来农村的音乐课有望正规化。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前提下,要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多种,而艺术则是最佳切入点,它可以挖掘人脑的潜能,启迪灵感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我们应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加强团结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已普及为基础,以全面提高为根本任务的基本策略积极投入到我们热爱的工作中去。

?誗编辑 王亚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