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康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4-12-26高宏伟周伟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

高宏伟+周伟

摘 要:高校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多种身心健康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加强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社会环境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目前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每个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笔者现依据近年的教育实践,浅谈一些对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校的卫生健康教育课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教育,虽然大学生是高文化水平的人群,但由于我校是专科层次,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部分人的卫生知识比较欠缺,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之间相互借用餐具,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的现象相当普遍。部分学生健康知识相当贫乏,甚至没有养成一些基本的卫生习惯,不注意视力保健和口腔卫生,吸烟酗酒、作息时间不规律、不食早餐、不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另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调查某专科学校有57%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心理承受力很差,经不起刺激,经常多愁善感,容易产生猜疑心理,斤斤计较,对一点小事耿耿于怀,心胸狭窄,继而产生一定的抑郁情绪。高校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照料能力差,健康知识匮乏,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性生理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也存在不良刺激。我校学生中传染病占有较高的比例,其原因可能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全力以赴准备高考,未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身体保健,入学时已患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组织地给新入校学生进行预防接种非常重要,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并且系统地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常见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早发现传染病,控制传染病蔓延,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正常生活。

总之,积极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季节多发病常见病进行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必须的卫生防病知识和急救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进自我保健的能力,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程葵.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及调适.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1):52-53.

?誗编辑 王亚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