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

2014-12-26杨敏玲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数图形生活

杨敏玲

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转变教育观念、引入电教手段、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阐述。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被动参与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课堂的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逐渐消磨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试想,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兴趣都没有,又何谈高效课堂的构建呢?所以,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我们得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老师走下讲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的舞台。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解了面积含义以及基本求法,然而,课后的练习题,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针对其中的难点,只进行适当点拨和梳理思路,当得出答案后,让学生来扮演老师,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这样,我们就将课堂的学习权利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引入电教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只能凭借老师的口头讲解和书写来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因为过程较为枯燥、死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们也无法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教学课堂,它的优点就是能够将声音,动画,图形,文字结合在一起,与课本相比较,它能同时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且因为其具有强大的视觉功能,能极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节时,如果单凭课本上的图形和学生的空间很难让学生理解图形变换的具体过程,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各种各样对称的物体,并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图形平移和旋转的整个过程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为我们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应用价值

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下的高考,而是能够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都将应用于生活。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它并没有脱离实际生活,一切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概括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与小数”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硬币,一元的,五角的,等等,学习小数时,我向学生列举了市场上蔬菜价格的标价,例如,黄瓜1.5元一斤,学生的分数也有91和91.5的区分,让学生真正了解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热情也随着知识的深入越来越高涨。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的几点简单看法,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采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以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誗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数图形生活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分图形
找图形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