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有效性学习之我见
2014-12-26季冬英
季冬英
摘 要:高中作为学习阶段的进阶,是个跨度,也是桥梁,在这个阶段,有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化,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袭。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而这些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久远,但是根本的东西万万不能遗忘。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有效学习
中国古代、近代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让学生体会这其中的含义与精神,学习其中的精髓文化,让中国文化不断发扬下去。高中是让学生充分吸取知识的时段,学生心智基本走向成熟,具有相对完善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与鉴别能力。有了小学、初中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铺垫,学习起来不再有太大的难度,一般能自主地进行学习与理解。所以说,这个阶段,无非是学习历史的大好阶段,不会像初中阶段那般感到枯燥乏味,开始感受到这种历史文化的巨大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更愿意去汲取知识,只要找对方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那么学生的收获定会硕果累累。
一、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性学习
高中历史教授的不再只是些粗浅的知识,大多数人认为历史这类学科需要死记硬背,这是一个误区。历史是用来了解的,不是用脑子强硬记下来的,如这样死记硬背的话,过个两三年就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历史学科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感受、感悟出自己的东西,拥有自己的见解,能合理地分析历史长河中的事件,被事件中人物的精神感染。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首先要透彻地了解这门课,知道它所蕴含的意义和需要了解的目的。如果对某一点很感兴趣,课后可积极询问老师或者自己进行查阅书籍等自主探究,那样学习的结果会更有效。现在很多学生遇到不懂的难题或者知识点时大多抱有就这样过去、随便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不可取的,只有大胆提出疑问,大胆猜测分析,主动学习,才能更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到的东西也才会更加扎实,理解才更透彻。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有效性学习
在这浩瀚的长河中,历史课本只是概括性地叙述出翎毛凤角,
学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历史上的功过都不是一言一语可以说清的。高中历史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时要进行自我鉴定,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用最饱满的热情去汲取课堂知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性的学习。现在的历史课程经过长时间的洗练已经变得更具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于以前也新颖开放了许多,学生要把握好机会,磨炼自己,高中历史的学习也是对自己素质的提炼,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学生,有义务了解中国的历史,对课程进行有效性学习,这也是对国家培养的回报,各门课程有它的目的与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但是由于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陷入了很大的误区,历史课程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大,让学生不能够真正地掌握运用。教师的导学要紧密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真正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
三、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
1.树立发展变化理念
历史长河的形成过程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发展的动向。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去学习,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这一课程时,不仅要了解开辟新航路时的具体历史原因是什么,还要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对整个世界产生的影响,懂得思辨地看待问题,才可以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2.全面辩证地分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的发展具有多向性,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分析历史现象时,学生要学会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既要看到历史发展过程为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客观的消极影响,只有全面地看待问题,才能使得学生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分解割据”这一历史事件时,就要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待问题。首先要看到在中国古代分解割据时,战争残酷,民不聊生,但是也要看到分裂割据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极大贡献。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为提高学习效率而努力,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适应历史学习,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热爱,让高中历史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学生也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学习高中历史文化,深入理解历史的现象和本质,并以史为鉴,让它感染到每个人。然而,学习并不是强迫性的,只有感兴趣了,才会萌生了解它的欲望,这门课才能够学得更好、更有效。总之,这就是有效性学习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周锐武.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01).
[2]王勇.浅论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0(55).
?誗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