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下生转化的探索与思考
2014-12-26王涛於珍红
王涛+於珍红
随着国家教育均衡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地就近入学成为大趋势,择校几乎越来越不可能,中下生的问题在很多学校都将越来越普遍。正因为如此,对中下生转化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势在必行。数学学习中中下生的成因是多样的,但不管成因如何,作为教师应一视同仁。近年来我对中下生转化进行了一些探讨,有了些思考,也有了些成果。
一、教师要有颗“平常心”
这里主要是指我们的观念和心态。教师应该树立中下生也能被教好的观念,不要讨厌他们,要和他们拉近距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及辅导过程中,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学生犯错时,用耐心取代急于求成,不能有将他们与优秀生对比的心态。教师不能习惯性地说:“你怎么这么差啊!”“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啊?”等过激言语。而应该说:“老师再和你讲一遍,不会再问我”等温暖的话语。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数学中下生对数学的讨厌之情都溢于言表,他们往往因内容稍难点、计算稍复杂点,甚至题目稍长点、有“拓展”字样等,就会烦躁,不想继续。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缓解他们反感和焦躁的情绪,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乐意接受数学。
首先,教师应突出数学中的直观性教学,以缓解数学科学性、抽象性带来的枯燥、单调。如,讲解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时,教师可拿起实物演示这三种变化,再让学生自己挑选身边或喜欢的物体动手操作,在切身感知后,试着由学生得出或教师告知三种变换相关概念。这样的直观教学让学生手、眼、脑、口都动起来,不仅让抽象枯燥的数学具象化,还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其次,教师要尽量保持语言有趣、幽默。如,常常可将题目中人物的名字说成学生的名字,将题目中老套的事件改为当下流行的说法,在妙语中掺杂学生熟知的网络热词,连学生的称呼也可有些特殊的、亲切的叫法。这样可以将枯燥、抽象的内容用多彩的语言来修饰,以活跃教学气氛。在学生捧腹的同时,燃起他们听课的欲望。
三、注重情感教育,加强心理交流
对中下生应多关心,注重情感交流和教育。平时多关注他们,及时给予他们指引,而不能一出错误就扔给他们自己解决,甚至粗暴批评。如,几何推理练习中,对错题我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就同类的推理让他们重新体验一遍,巩固成果。在纠错和辅导过程中,告诉他们: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成功!哪怕他们有了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变被动为主动,快乐地学习。
课余时间,要与中下生多接触,多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数学跟不上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从交流中搞清他们落后的问题所在,从而使我们在转化工作上有的放矢。要尽可能减少他们与教师的距离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教师的一个笑容、一次表扬,都能给他们以力量。教师要以积极愉快的心情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正能量,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改变不良学法和习惯是中下生成绩提高之关键。如,中下生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等不能知而后记,学习方法极其不正确。在帮助这些学生时,应采取引导式教学法,领着他们一步步审题、分析、解决问题,尽量不直接给思路。对他们在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掌握后,也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分析,逐步培养并形成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注意分层,难度要适中,让他们感到有能力去掌握、去独立完成。对极少数特别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基本开始,耐心地指导他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提升要求。对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创造成功体验,树立学习自信
数学中下生群体大都由于过少的成功体验,而体现出极不自信。我们应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成功。如,在测验或作业中,对中下生,老师有意识地出些容易的题目,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随着他们能力的提升教师再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从而使他们在频繁的“小成功”中变得自信起来,也为后续的“大成功”打下基础。
六、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持之以恒
转化数学中下生一般不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效果,可以说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持之以恒。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制订策略,设计方案,并且可以同备课组共同研究,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打持久战,才能取得成功。
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以上的做法对数学中下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起着不错的效果。当然,对于不同的中下生个体,转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急躁,不气馁,循序渐进,不放过任何一个转化的机会,相信中下生也终将会“化茧成蝶”。
作者简介:王涛,男,1979年4月出生,本科,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於珍红,女,1980年12月出生,本科,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研究。
?誗编辑 王团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