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生成,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2014-12-26蒋恒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预设新课程资源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各种资源,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以实际教学为例,从课前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生成、课后反思三方面初步探讨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在新课程下创造并且利用地理课堂中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地理课堂;生成性教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瞬息万变、不可预料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与课程教学资源相关的事件和信息,但是这些“课堂事件”“偶然事件”恰恰是教学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仅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更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那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应用好这类教学资源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资源生成的保证

1.吃透教材,设计教案

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利用往往是在充分设计课堂教学情况下产生的。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多方面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有效。例如,初中地理中七年级上册的自然地理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清晰理性的设想,根据学生的差异程度和课堂的开放程度预设教学方案,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创造条件。

2.了解差异,预设学生的“已知”和“未知”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了解新知识的过程。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是“未知”的,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对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多作假设。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实情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人口》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事先了解初二(1)班的学生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因此,在导入部分要求学生以“人口”组成短语,从而得出中国人口多,在最后讨论“人口是否需要大规模迁移到西部去?”时,采用了辩论的方式,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讨论东部的人口是否可以大规模迁移到西部。而在另一个班,了解到学生整体的基础薄弱,所以,采用问答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3.设计问题,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

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不能忽视问题的设计。恰当的提问方式和技巧,特别是恰当的提问时机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到提问的效果。同时,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考虑问题的层次性,需针对各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甚至是不同层次的班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另外,巧妙的问题设置,能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能创造引导学生探索的教学氛围,这样课堂教学就充满了生命活力。开放式教学情境设置能让学生大胆思考、畅所欲言,那么一个个精彩的实时生成就可能由此产生。

二、课堂:丰富生成,捕捉动态资源,实现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

术了。”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去促进更多的生成,及时捕捉智慧的火花,这样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1.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新课程的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地理课堂上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认为有用的知识。学生的疑问大多反应了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教师若能及时抓住这些“问题”作为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往往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使课堂具有生命活力。因此,动态生成的地理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适当地重组教材,从而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地球的形状》这节课中,在讲述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出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阅读材料,学生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看到学生反应如此热烈,我赶紧趁热打铁叙述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历史意义,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新的提升。

2.利用教师自身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做教师的都有体会:有时在备课的过程中全面考虑过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也

会有不同的灵感,尤其是地理学科,许多知识与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关,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些与预设不同的想法,有时自己能够大胆地引申到课堂教学中,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

三、课后:及时反思,开阔视野,提升教学的智慧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反思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他人的课堂,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和丰富自己的课堂。同时,必须有计划地阅读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刊,如,《走进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

心理学者主张:“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恰恰相反,在一个呆滞、有种种约束的环境中,思维堵塞、反应迟钝,心境封闭,毫无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多一双慧眼,多一颗爱心、慧心,及时捕捉在地理课堂中随时随地会出现的“重要瞬间”,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加以感化、引领,给学生创造一片精彩的天空,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去创造、去思考、去探寻。

参考文献:

刘丽丽.关注课堂动态生成 打造生命化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03).

作者简介:蒋恒,女,1987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南京市弘光中学,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誗编辑 王团兰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新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