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情境创设的探究
2014-12-26张梓荣
一、前言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信息技术课也是如此。而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时地将学生不经意间产生的“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乐于探究。
二、创设信息技术课堂情境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如何提高情境的有效性,让创设的情境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针对这些提出有效的情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情境创设要有整体性
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还要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要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问题背景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学习新知识,并在情境中完成这个新知识的学习,最终在情境中把所学的知识带入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整节课做到始终以这个特定的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围绕这根“主线”展开学习。
2.情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有一定趣味性
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源,将科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并围绕本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紧扣课程标准及重难点来创设,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
3.创设的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说创设的情境应当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教学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利用情境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不
是为了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或知识点而刻意引用一个情境,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有效设置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
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课时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精心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及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用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故事都有一定的迷恋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设疑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无论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强烈的认识需要,并由此产生驱动思维过程的认知动机。
而学生对于他不知道的事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特别强烈。设疑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创设新知与旧知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情境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从中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中的缺陷,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促进学生产生“突破已有知识的束缚,致力于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与发现”的强烈动力和认知需要。
3.提供任务驱动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相对于陈述性的知识点而言,他们对于操作性的技能可能更感兴趣。在平时课堂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讲解到陈述性知识时,学生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间断性地完成,最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作品演示、调查访问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产生自发的主动任务,进而为完成这些任务而进行主动探究。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与协助下,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及知识的脉络,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又提升了信息素养。
四、总结与反思
总之,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信息技术对于他们的生活能起到什么作用,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收获一份成功。为了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选择的情境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用激励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就感和被认同感。通过这些方式,有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而暂时表现一般的学生也会学有榜样,榜样的力量可以督促他们下一节课好好练习。另外,要明确的是虽然我们提倡基于情境的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必须通过情境来学习,应该保留传统中的合理成分。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宏.教学新模式2教学艺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声宇.课堂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与调控[J].当代教育科学,2004(22).
作者简介:张梓荣(1969-),男,本科,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初级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誗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