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4-12-26周昌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兴趣新课改小学数学

周昌府

摘  要:新课改下给广大的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新挑战,主要是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注入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的“魅力”。以往的数学教学在情景导入这一方面中较为缺乏没有形成良好的系统内容,让教师手中的教材体现不出教有情趣、让学生学有滋味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一教学的现象,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看。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3-01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小学教育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最充分证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加强小学生对学科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逐步在各小学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教育,更多的提出了建立快乐课堂的目标导向。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的“魅力”。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这几点呢?

一、增加课堂信息来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今,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的学习素材。课堂上,运用网页浏览与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自主建构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二、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

师生互动模式不是单纯的一问一答,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所建立的讨论机制。因此,该模式并不一定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应用。具体而言,当涉及到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便可以应用该模式,着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经验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则适时的将问题的讨论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来。

三、优化学习工具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用的学习工具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有的课堂还增加剪刀、胶水和纸等工具。而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为了丰富学生知识可以使学生寻觅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取所需,学生可以沿着自己的途径,按自己的节奏接受教育与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享受最佳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培养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四、建立欢乐气氛的课堂

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非功利化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能快乐,没有压力的进行学习。这主要表现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与鼓励;激励学生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力,并将优化小学数学学习的效果。

五、尊重、激励、宽容的教育理念

尊重体现为:承认学生的能力将在不同方面展现。因此,以一种包涵的教育心态来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激励将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机制,有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上来。宽容是赏识教育的重要特征,区别于功利性教育的方面就在于: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不用尖刻的言语与行动惩罚他们。

六、从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

课余老师需要不断的总结,在数学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也融入到反思工作内,让学生首先从自身角度对小学数学工作开展、落实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及学生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为教师总结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事实。

例如,在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专门开展一堂讨论课,让学生对反比例知识、问题交流和解答,对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真实反映。教师依照该课堂上学生表现对反比例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从学生理解状况、学习状况、应用状况三方面分析教学目标落实效果,对今后教学中注意事项进行列举。教师要从学生总结及自身教学发现两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总结教学规律,对存在问题的操作进行改正、优化,形成系统性反思。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总之,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能造适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 ,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方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2] 曹广福.叶瑞芬.谈谈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体系的改革[J].大学数学,2008 24(1):1-3.

[3] 胡清林.高等数学教材的改革[J].高等数学研究,2006 9(4):40-42.

[4] 郭东星,刘庆欧.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 7(1):37-39.

猜你喜欢

兴趣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