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回归生活
2014-12-26刘秀苹
刘秀苹
摘 要:要想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价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努力使课堂回归生活,使知行和谐统一。本文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使课堂回归生活。
关键词:品德;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68-01
在以往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总是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使得知与行严重脱节,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体目标无法顺利达成。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是教师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理想化,忽视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努力使课堂回归生活,使知行和谐统一。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此的做法。
一、营造生活化的课堂,培养学生品德
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且教育的目的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教会学生关注生活,从小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实践提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靠教师讲些大道理就能有成效、有收获的;而要靠老师们做一个生活上、工作上的有心人,以身作则,不厌其烦地、周而复始地,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要“儿童化”,一切工作都要从孩子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特点出发,以儿童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具体、形象、直观的引导,达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境界,使之耳濡目染,心悦诚服,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天时地利人和”并非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有一点时机的不成熟,都会导致失败。
新接班,我发现学生爱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没关水龙头……但是他们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掉了水龙头,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孩子们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于是,我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我打印了一张表格,每天利用谈话课时间请孩子们把自己发现的能带给大家快乐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凡是和大家分享快乐的同学以及事例中涉及到的令大家觉得快乐的人物都在表格里,他们的名字后面打上红五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有几次没有分享快乐,他们就追着我问:“今天什么时候分享快乐?”、“今天还没分享快乐呢!”……正确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品德培养中最基本的,与其做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不如学会换个角度看世界,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因此,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教会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身边的小细节入手,利用身边的小事去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师要学会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影响力
要想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就是学生最好的范例。记得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态度非常认真的老师上课,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卡片都准备妥当了,上课的时候,却一边贴卡片,一边随手把双面胶的废纸丢到了地上——再精彩的设计,在这一刻,全部一文不值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毁了你精心设计的课堂。当时我们一笑了之,但我心里一直牢记着这个事例,从此,就特别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榜样。
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
四、从细节入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要想取得长期有效的思想教育效果,教师就要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使逐渐养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些道理,对其一生的影响更大。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处着手,如踩过的椅子记得擦干净;下雨天乘车逛超市记得带个塑料袋盛起来……总之,只有做到从细节入手,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要改变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想方设法让课堂回归生活,使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志亮.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J].学周刊,2013:14.
[2] 郑 伟.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