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策略之我见
2014-12-26王玉娟
摘 要: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让幼儿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分享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将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分享;实践;策略
作为与幼儿朝夕相处的老师,理应给幼儿创造适宜的交往环境,找寻培养幼儿的交往策略,让幼儿习得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
一、分享喜爱的物品,让幼儿学会忍让与合作
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大部分时间是要在一起合作玩耍的,比如说共同玩积木,共同看书,共同游戏等等,但往往很多时候,为了自己喜欢的物品,都会有争吵。而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说得容易,做到很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本班开设了一个玩具柜,请每位幼儿从家里带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放在玩具柜中,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朋友交换玩,在和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他们纷纷觉得“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必须要征得朋友的同意”。这样自由式的交往减少了老师的干涉,多了一份自主的商量,对于幼儿好习惯的内化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二、分享伙伴的品质,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每次幼儿做了好事,我们都让发现这种品质的幼儿能把它说出来,分享伙伴之间的美好品质,这样的举措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幼儿是有帮助的,冬冬(化名)是个不爱表达的孩子,他经常在手工课后悄悄地捡掉地上多余的纸屑,在小朋友喝完牛奶后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自从我们倡议幼儿用发现的眼睛夸一夸别人时,幼儿做起来都很用心,不但自己变得乐于助人了,还注意观察周围幼儿的变化,很多幼儿都争先恐后地夸奖冬冬,这种美好品质的分享,也让冬冬从内向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我们也经常鼓励幼儿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时时分享行为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认识到我们要给别人带来快乐,为他人、为集体创造欢乐。培养幼儿会分享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我们以一颗爱护、宽容、发展的心去精心呵护、培养幼儿,需要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长期的坚持才可以进步,相信坚持不懈定能让幼儿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靳小玲.幼儿分享意识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1.
[2]曾英.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作者简介:王玉娟,女,1984年8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学。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