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014-12-26潘华
摘 要:通过概述信息处理能力的主要内容,整合小学科学课,根据平时的课堂再结合科学课程标准,重点分析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处理;知识
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必须要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那么科学课程中信息处理的能力就尤为重要,这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
一、信息的内涵和外延
信息,是一个多元化的词汇,它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百度词条的解释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在科学课中可以理解为一切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三至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很多的信息,在设计编写小学科学课程时,对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都有所涉及,这四大领域又延伸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个分支领域,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无不处于科学的信息中。
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意义
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浅显的科学知识,掌握观察、动手、总结等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科学活动中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的形成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形式才能实现,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处理信息。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手段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科学课程学习的意义。
三、信息处理的方式和内容
1.培养学生从多种资源中收集信息和事实以及选择可靠的信息资源的能力
学生如何才能收集有效的信息事实和可靠的资源呢?例如,在三年级科学课“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涉及对校园植物的了解,其实,学生可能见过很多的花草树木,对花草树木已经有了一个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中的信息来源自哪里呢?学生信息的来源有听说、看书、网络等。这些途径都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是否可靠,是否是事实呢?例如,有一种花叫晚饭花,长在教室的门口,学生最先说起了该花。但是,学生对这花的理解是否正确呢?这个信息在科学上就要进行处理。于是我便带着学生观察了花的叶片和花的花瓣,观察到花瓣较大,通过植物的特点并结合一些资料,我们分析得到,这种花为何叫晚饭花,这样的叫法是否科学?我们通过一起观察、研究、并查找相关植物的说明,得到结论,晚饭花为了保护自己的花瓣不被阳光晒死,选择在晚上开花,这是适应自然的结果。
2.培养学生理解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不同的能力
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些原始资料和一些二手资料,关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虽不是科学家,但是科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式,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学生要能慢慢体会什么是原始资料,什么是二手资料,这样的资料对我们来讲有什么作用,并会在实验中比对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这样的能力要求很高,只有在长期的实验和探究中才能培养起来。
3.培养学生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的事实的能力
培养学生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事实的能力,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学生可以筛选重点事实与非重点事实。在小学的科学内容中,经验事实的解释得到了更加清楚的表现。对于重点事实和非重点事实就是要视情况而定。例如,铁钉生锈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糖化了和糖焦了又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学生们在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解释重点事实和非重点事实,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4.培养学生阅读图表、表格和地图的能力
对于学生这项能力的培养,在科学课上涉及的较多,通过图表数据得出结论,通过图表解决问题,通过地图增强理解。例如,在五年级“昼夜交替”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球仪建立模型模拟昼夜的形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昼夜交替;六年级“踏上健康之路”一课中让学生分析图表,得出男女生身高生长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感受怎样保持健康体魄,怎么做符合身体生长的规律。学生读图填表这项能力是需要教师重点引导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读图、看图、分析,那么科学探究便无法进行,也更谈不上探究,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有很多的技能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形成。
5.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参考工具的能力
校内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既应注重人才资源也要注重实物资源、信息资源和交流渠道。实物资源包括科学教室、实验仪器、教学设备、标本、模型、光盘、挂图、网络设施以及校园环境和其他活动场所、设施等。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景。
总之,科学课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在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贯穿其中,没有信息处理的能力,就不能获取信息,不能对信息去伪存真,从而获得有效信息。
作者简介:潘华,1984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市永丰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编辑 李 姣